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北漂”大家可能并不陌生,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洋北漂”亦闯入了我们的视线,这些“洋北漂”来自不同的国家。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使他们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他们选择在中国漂泊,用特有的眼光找寻城市发展的轨迹,并为自己的梦想执著努力。  相似文献   

2.
<正>本书以聂耳日记(北京部分)和聂耳及其作品在北京的影响为主线,反映了聂耳在北京云南会馆勉强解决温饱吃住,到清华、北大求学义演,为东北义勇军将士义演,与流亡北平的东三省同胞及“北漂”人士交流互动,与乡亲好友到中南海、太庙、颐和园、香山考察,向国际级小提琴家拜师学艺,参与创建北平左翼音乐家联盟等活动,  相似文献   

3.
《北京人在纽约》、《我的财富在澳洲》都是国人在国外打工、就业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开放、发展、稳定的中国也成了许多外国公民向往的就业市场。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的洋人成群结队,“洋倒爷”、“洋打工妹”、“洋盲流”,应有尽有。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提供的数字,近五六年间,在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非法居留的外国人达3万多人,其中已被动员、遣送出境的2万多人,尚有1万多人滞留在境内。 让我们看看“洋盲流”给国人生活带来了何种景观.  相似文献   

4.
正初来乍到的英国人盖瑞在三里屯刚落下脚,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干一场,实现他的"中国梦"——"我来北京做生意,我觉得我来对了,这里才是挣钱的地方。"此时他就站在三里屯某陋巷,左边是闲聊打牌的废品收购人员和成堆的废品,右边则是墙上硕大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是中英文喜剧片《这是三里屯》的开篇。去年,这部由中国大陆、冰岛、澳大利亚、爱尔兰四地合拍的喜剧电影入选2013年第38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当代世界电影单元,全球首映。与众不同的是,这部影片不是讲述西方名人的中国故事,而是以英国草根盖瑞的北京遭遇为主线,展现了老外"北漂"的经历:靠朋友帮  相似文献   

5.
在归国留学人员中,不乏颇有成就者但见诸于报端的大多是理工科专业的,从法国学成归来的谢朝华博士在北京开办了大众律师事务所,并且“火”得很,自然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北京首家由回国留学人员开办的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北京大众律师事务所开设在北京饭店,走过它的办公室,便让人感到一种高效率的工作气氛,事务所的人员不多,但每个人负责的案子却相当多,可以说是以一当十。谢朝华介绍说;“我们的业务主要是涉外的,如代理国内公司在国外发行担国性租赁融资、国际仲裁和参与国司的商务谈判等非讼法律事务。”这家律师事务所自从1992…  相似文献   

6.
“献给孕育了中华古老文明的漫漫热土,献给所有希望安居乐业的人。”这是写在《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这本书扉页上的话。翻开这本书,你会被“留住北京之魂”、“心在滴血”、“请留下最后的老北京”等这样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字所打动。  相似文献   

7.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云:“诗者,艺也.艺之成败,系乎才也。才者何?颜黄门(之推)《家训》曰:‘为学士亦足为人,非天才勿强命笔”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诗》中云:“诗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沧诗》中也云:“此事原知非(?)取,三分人事七分天。”他们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诗人,关键看其有否这方面的天资,若无天赋而“力取”,乃是事倍功半的徒劳活动.这一观点,与现代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 巴甫洛夫研究认为,人的特有神经类型差异可区分为艺术型、思想型与普通型三种。艺术型的人,为发展成为诗人、艺人、运动员、歌唱家、音乐家等提供有利的素质条件;思想型的人,为发展成为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等提供有利的素质条件;普通型的人,为发展成为工程师、农牧师、经济师、会计师、医师等提供有利的素质条件.他认为,不同“神经类型”的人,若  相似文献   

8.
北京入冬,十面“霾”伏.10月19日,根据北京市环保检测中心的数据,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279微克/立方米,全市处于“4级中度污染”到“5级重度污染”.除北京外,天津、山东、河北、辽宁等地也遭受雾霾袭击,多地发布空气污染预警,提醒人们减少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9.
第一代藏语专家“阿拉上海人.”黑黑的、魁梧高大的瞿先生笑着说.他强健的体格、豪爽的性情和一口流利的藏话常使人误以为他出身藏族.其实,瞿先生生长在繁华的上海,家庭条件优越.1952年,他高中毕业,抛弃了大城市中产阶级的舒适生活,考入北京中央民族学院语言文学系学习藏语,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的大学生.荒凉的北京西郊,新筹建的中央民族学院,简陋的教室拥挤的宿舍。既缺乏合格的师资,又无现成的教材。  相似文献   

10.
北京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要想3年不安生,就去装房子;要想10年不消停,就去买房子。”当我们把这句话说给香港合生创展集团旗下的珠江帝景项目总经理刘斌听时,他笑了:“智慧,充满智慧。” 对北京人的智慧,这位去年8月才北上的经理人颇有感触。他一再说,北京是人才的高地,他在这儿学到了不少东西。 受命北上  再创佳绩 在北京,珠江帝景可谓名气不小,还没有完全竣工就被评为北京“十大新地标”,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连坐在出租车上,司机都跟我们侃,门前的阿波罗太阳车雕像“气派啊,据说用了好几斤黄金”。但是作为项目总经理的刘斌,名气…  相似文献   

11.
, 《国际人才交流》2012,(12):19-19
外国人怎么管理?清理“三非”外国人,无疑是今年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到中国淘金的老外多了起来。1980年外国人人境74万人次,在华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外国人不到2万人。从2000年开始,进出中国的外国人数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到2011年外国人人出境已达5400万人次,在华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外国人约60万。截至2011年底,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且已取得居留许可证的外国人达11.9万,而每天实际居住在北京的外国人有近20万,居住地遍布全市所有行政区县。  相似文献   

12.
1999年7月21日上海某大报刊出一篇《<非相>之议》的杂文,引用我国楚人荀子写的一篇<非相》出色的文章,举出自古不少正反例证,说明人的相貌丑美与人的祸福、善恶无关。文中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叶公子高,接着逐步上溯至仲尼、周公、皋陶,说他们相貌虽不好看,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杰出的人物”。反之,有的人如夏桀、殷纣长得“高大,姣美”,“天下之杰也”,“强健,超常”,“百人之敌也”;然而身死国亡,后世言恶。苟文逻辑严密,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3.
问路     
出门问路,实在是日常生活中的些许小事,但是,当你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有好心人为你指点迷津,使你“柳暗花明又一村”,你内心是何等的感激。所以,在问路中的一些小事却往往又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1964年,我刚从上海来到北京,南北有序的北京街  相似文献   

14.
相关报道     
《人才开发》2008,(1):57-57
北京2007年软件人才缺口超5万人;天津2008年毕业生求职“热捧”滨海新区。  相似文献   

15.
去年春,一条消息在北京引起了不大不小轰动:戈尔巴乔夫的“御厨”正在北京一家“莫斯科餐厅”打工。据悉,近来“洋打工”在沿海地区、南方省份和东北省已不鲜见。有人说这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也有人说这是一些单位故弄玄虚的缘故。而国家权威部门则认为,对来华就业的外国人要依法加强管理。因为,非法的“洋打工”已造成许多问题。俄罗斯女郎的是是非非(法新社北京1993年2月3日电)由于俄罗斯经济困难,数以百计的俄罗斯少妇在两国关系正常之后来中国工作。她们大多在饭店和夜总会当服务员,不少人卖淫,特别是在大城市……人在某种程…  相似文献   

16.
8月23日,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透露,“北京绿卡”正式推出5年来,已经有311人获得了在华永久居留资格。  相似文献   

17.
朱仁 《人才瞭望》2016,(9):79-80
走出机关去创业,摆地摊、种菜、做房地产,直到8年前进军猪肉市场,目前个人身价近百亿……近日,被媒体称为“北大杀猪才子”陈生的独特创业经历,引起广泛关注. 名校毕业,却做着在一些人看来颇有些“不入流”的猪肉生意,陈生不是第一个.15年前,他的师弟陆步轩,就曾因生活拮据卖过猪肉;一年前,另一位90后北大法学硕士张天一,和3个合伙人在北京开起了米粉店.  相似文献   

18.
坐标北京的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走红了。
  在上海卫视家装改造节目《梦想改造家》中,一户挤了5口人,仅35平米的胡同老房在青山的改造下,摇身变为明亮、清新、整洁的小“别墅”。这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改造故事广泛流传于微博、微信朋友圈,青山也成为人们口中的“逆天设计师”,网友们称赞他的改造让北京老胡同重现活力。  相似文献   

19.
陈伟健,香港理工大学二年级语言专业大学生,2005年暑假来到北京,将在这里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已经是第二次来北京了,陈伟健的普通话说得不错:“去年到北京来,印象很好。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当地人待人热情,不像香港人那样冷冰冰的。今年争取到再来实习的机会,希望看看一年的时间,北京有什么新的发展。2008年北京就要开奥运会了,我也想看看北京是否为奥运会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黄柏基比陈伟健高一年级,香港理工大学三年级电机专业学生,第一次来北京,港味普通话让人听起来很吃力:“我的同学们都想来北京实习,我们是经过考试被挑选出…  相似文献   

20.
谁也别指望李华的脑瓜儿抛开葡萄酒而空转悠一天。今年4月,作为“奋斗者的足迹”知识分子报告团的成员李华在北京期间的任务就两个字——演讲。可刚到北京两天,李华便闻酒而逃,四处跟人推销他的葡萄酒去了。其实,李华并非生意人,一个十足的书生而已:一位总是西装革履、怀揣5张文凭的留法博士。想想,文质彬彬的博士跟人神“侃”葡萄酒的工艺、葡萄酒的味道乃至葡萄酒的价钱什么的,该不会“掉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