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精细化管理作为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工程和管理方法,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是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高校实施精细化管理,既是高校管理及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更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人本观念、服务态度、责任意识等管理理念的树立,职责明确化、工作流程化、服务人性化等管理制度的完善,推进人职匹配、信息技术管理、定量考核评价等管理方法的健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管理文化的积淀,构成了高校精细化管理的发展体系及实施模式,有效推进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与思政课教师相比,专业课教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更具优势。但是,由于立德树人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部分专业课教师育人素养与能力不佳,专业课教师的立德树人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必须建立健全立体化的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技能的培训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专业课教学立德树人使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丁东 《新天地》2011,(11):54-55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可见精细化亘古有之,并非时髦的话语。也就是说,对任何事情要做到精密细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对于学校来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用于学校管理是办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时代要求。为此,学校提出了“实施精细化管理,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后勤管理理念,对校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使命。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立德”工作,“立德”在培育学生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思想等方面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要求。要完成“立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组织建设、工作方法、教书育人、管理服务育人等方面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管理好“90后”大学生,让他们逐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对辅导员来说,是一项充满挑战、琐碎繁杂却又细致的工作。这项工作要求辅导员坚持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科学地把握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心,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把“90后”大学生培养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6.
尝试将现代柔性管理的理念引入到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来进行研究,并结合现阶段学生工作所处的时代背景,阐述了学生工作实施柔性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学生工作实施柔性管理的特点、实施的具体原则和措施,旨在拓展和完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机制,以促进广大学生主动性、创新性和情感发展,追求一种更加完美的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7.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先进管理理念,依据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高校科研管理现状,对高校科研管理进行精细化研究。首先分析了高校科研管理精细化的内容,即科研经费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制度管理;其次对高校科研管理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实践,即精细化工作流程和精细化具体业务。  相似文献   

8.
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受重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需要各方面共同发力。而资助育人作为“三全十育人”的重要模块,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独特的意义。本文基于A校的个案研究,通过对上海高校现行资助政策文件的梳理和访谈发现,政策文本中的权威主体多样化、资助项目全面化和资助程序规范化等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资助育人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品德优秀为先、项目倾向明显和受助项目多元的特点,但高校资助政策的实施还存在资助体量不均衡、资助跟踪不连贯和资助精准待完善等问题。未来,资助育人工作始终要坚持政策先行,合理调控分配;务必要加强跟踪回访,保障一致连贯;仍需要提高精准资助,实现物尽其用。如此,才能实现资助育人的价值追求,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只有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才能深刻把握行政管理专业素质的总体性质,推动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内涵式发展。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偏重知识理论的掌握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缺乏内在的联系和梯度发展的必要衔接、在社会问题的分析方法与解决技能上着力不足等问题,关键出路在于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彰显学科自身特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人文素养培训,从而形成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合力,增强行政管理专业"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0.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作用等方面来阐述提升公司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1.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译者的风格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的过程中,作家的风格是可译的, 为了得到最佳的译文效果,译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格意识.文章分析了在翻译实践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译者的翻译观点、目的以及采用的翻译手段对其译文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指出虽然受到原文的限制,译者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文本,并以原文风格为基础,追求与之相适应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基本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历经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技术消费是技术品、技术服务进入消费领域的主体经济行为和个性创造过程。如果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工业文明的历史凝固物,那末工业遗产的技术消费遗存编码就构成了他的精神内核和遗存标志符号化系统。从技术消费角度解读工业文明的孑遗,从技术消费价值认知过程探索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将是一个有学术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