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美国心理学家舒兹(W·C·Schutz)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此都具有人际的需求.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上升的阶段,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一方面他们表现出高涨的自我意识,产生了比较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中心意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人对社会、对他人的依赖性也在增强.显然,能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我中心”是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中最突出的问题,这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代大学生“自我中心”心理的形成是家庭、社会和学校诸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科学的价值导向,才能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相似文献   

3.
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学说中,“儿童自我中心”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儿童自我中心主义”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理智的自我中心和社会的自我中心。同时也表现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皮亚杰指出:话动缺乏协调、主客体没有分化是心理上的自我中心状态的根源。儿童理智上的和社会的自我中心都是随着动作的逐渐协调而消逝的。如果仅从个体心理的基础来看,皮亚杰对儿童自我中心状态的根源的分析,以及他所指出的去除自我中心的途径,是基本正确的。但从社会心理机制的角度看,则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明显的认知中心论,混淆了主客体关系与主体间关系,忽略了符号功能与摆脱社会的自我中心状态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在面临两次社会角色转变中出现的角色转变障碍问题及其角色调适对策。高等院校在重视提高大学生角色适应能力时应突出“职业角色”培养。  相似文献   

5.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教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生子女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交往需求强烈,但缺乏协作精神与交往技能,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依附性强,适应能力与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感情脆弱,意志薄弱,挫折耐受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好逸恶劳心理突出。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独生子女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锻炼其意志品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合理利用期望功效,激发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成才动机;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为独生子女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6.
非理性信念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近几十年的发展为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尤其在临床心理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非理性信念是引发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常见的非理性信念主要有不良自我意识、自我中心、低挫折耐受等,针对这些非理性信念,可以通过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大学生自立能力、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等方式培养大学生合理信念,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自我意识心理学角度,调查研究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预防运动损伤的自我意识,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预防运动损伤自我意识的现状,影响形成预防运动损伤自我意识的因素。结果表明,大学生对预防运动损伤的自我意识认识不到位;体验情感复杂;自我控制措施少;形成预防运动损伤自我意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和间接接受别人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意识是哲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基础概念之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它一般是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社会发展的人所固有的高级的心理反映形式。意识的对象不仅是外部世界,而且也是主体(意识的载体)本身。人与动物不同,人是一个能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有着自我意识的实体。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自我意识的成熟才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才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野。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意识着的存在。需要指出的是,人的意识往往以自我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幼儿时期所遇到的那种“我”与“非我”的区别,就是在人的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实现的。纵览意识观的  相似文献   

9.
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与一定的心理问题相关联。需要作为个体行为发生的内部动力,是行为动机形成的动力,因此,一旦需要的内容与社会规范的要求发生偏离,个体的行为往往也会背离社会规范。自我中心观的认知方式体现了青年期大学生心理水平发展的滞缓性。这种一级化的认知结构限制了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当他们面对问题和困境时,往往无法从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角度来分析和处理问题从而发生违法犯罪行为。自我意识是支配个体行为的直接动力。良好的自我意识源于对自我正确的认识与评价,而混乱的自我意识由于不能把理想我与现实我协调统一起来,以致大学生无法适应环境,甚至会引发反社会问题。面对前述心理问题。我将从社会导向和社会支持、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干预机制、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作出应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人的思想是很困难的,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是嬗变的,研究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为困难。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和专访大学生,总结了大学生的一些思想状况:在“自我意识,社会化意向,价值观”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在“竞争意识”和“政治意识”方面表现得很强等。并对此做了分析,认为:自尊和自信因素,时代环境因素,新的就业机制因素对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自主创新     
当今世界,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崛起的筋骨。总体来看,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着力自主创新,尤为必要;另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诸多有利因素,着力自主创新,又有可能。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西方美学思想与自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引起了两种不同的自我观:西方人的"独立型自我"与中国人的"互倚型自我"。前者的主要特征是理性、自由和个体性,后者的主要特征是依赖他人。从西方的观点来看,审美兴趣乃是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本文对西方美学史作为独立型自我的发展过程,做了较详细的描述和评论。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吸取西方美学思想之精华,亦即对独立型自我的尊重,以充实我们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自我理论是实用主义哲学家米德的权利理论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分析这一基础性的"自我"入手,展现出自我在与他人及社会的互动关系中的生成过程。通过分析"自我"所具有的独特的特点,刻画出权利理论的理论构架,阐明米德的权利理论从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出发,在某种程度上调和了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在理论基础上的对立,具有合理性。米德将个体与社会纳入到一个经验界中来,拓宽了探讨权利问题的视野,为探讨权利问题提供了一条更为合理的道路。并且,他的权利理论继承了实用主义传统,是对实用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我调节学习的自我实现循环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并阐述了自我调节过程是一个循环活动。这个循环分三个阶段:先前准备、作业或意志控制和自我反思。先前准备直接影响作业阶段,而自我反恩主要是反思作业阶段的情况,自我反思过程影响接下来的先前准备阶段,并为学习者的进一步努力做准备。因此,构成自我调节阶段的循环。自我调节水平的高低决定学习者在自我调节过程中体验到的是自我毁灭还是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人所讲的自我在六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第一,"自我"含义的大小有差异;第二,对自我核心内涵的认识有差异;第三,对自我结构的认识有差异;第四,研究自我的角度有差异;第五,无我与重我的差异;第六,对自我最高境界追求态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铁凝在《玫瑰门》中塑造了姑爸、竹西、司漪汶、苏眉四位典型女性形象,她将这些女性放置在与男性的不断周旋中,来展示她们的苦难生活,从而揭示出女性由身体觉醒到灵魂觉醒从而完成自我觉醒的艰辛历程。同时,以苏眉为代表,女性开始有意识地争取自我的解放,在苏眉身上,可以看到铁凝对女性实现自我解放可能性的有益探寻。  相似文献   

17.
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极其复杂,与此有关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现在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本文回顾自我研究的历史,比较系统地引述了不同时期心理学家有关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探索结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自我的实质,并且对自我的结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组织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自我发展是组织自身的内在需要。大学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保持组织基本特性和办学特色,争取办学资源,必须坚持走自我发展的道路。自我意识是大学自我发展的关键,它 包括自我认识和自我约束。大学制度建设是大学自我发展的制度保障,而大学章程是大学组织内部的“宪法”,我国大学章程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自我图式理论--关于自我的信息加工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自我概念研究领域,自我图式理论别具一格、独具特色.它既不是从自我的结构去探讨自我,也不是从自我的内容去分析自我,而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去解释人类关于自我的认识.自我图式理论包括自我图式、可能的自我及运作的自我概念.自我图式理论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自我在调节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它不仅为个体调节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可行的解释,而且同样适用于理解和解释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相似文献   

20.
近代伊始的西方哲学有以主客二分式的"自我"为原则的传统,这一传统对"自我"的认识势所必然会导致自我认识循环的困境。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及其社会本质的规定,为走出自我性的图子和自我认识循环的困境提供了最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