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致”是指句子中两个语法成份之间的关系。即当某一成份具有某种特征时,另一成份也应具有这种特征。主谓一致是指句子中主语和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效方面的一致。初学者就知道,单数主语(第三人称)需与单数动词搭配,复数主语需与复数动词搭配.例如:1)ThetigerIsadangerousammal.2)Tigersaredangerousanimals.然而在具体运用时并非如此简单,因为除了语法一致外,还有概念一致和贴近一致。使用单数动词还是复数动词,取决于主语的结构及调语的时态。一、土语为非限制性动词短语或从句这类主语一般需与单数动词搭配。例如:3)T…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在最初学习汉语"被"字句时,教师和教材强调最多的就是"‘被’字句中动词后面的其它成分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其它成分,句子就不完整"。然而,光杆动词"被"字句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只不过其出现的条件是受到限制的。光杆动词"被"字句的存活条件受到动词、结构、句式和语篇,这四个方面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分析句子结构时,常常会碰到一些解释不清楚或认识不一致的问题,有时甚至对一些看来很简单的句子也束手无策,例如: “你去不去?”的谓语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肯定否定相迭的动词,是动词的一种重迭形式。那么,“你去还是不去?”又怎样分析呢?关联词语是超层次成分,使用关联词语并没有改变句子的基本结构;但是,我们能将“去还是不去”也看作动词的重迭形式吗?  相似文献   

4.
在包含that从句的句子中,我们区分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句子仅仅是报道了某一个事实。对干这类句子的理解,我们无需考察主体的心智状态;另一类句子则相关于主体的心智状态。我们无法直接将它们对应干某一个事实。人们一般将后者称之为命题态度语句(报道)。在此基础上,我们区分了命题态度动词和其他的(that从句)引导动词。进一步,利用情境语义学和Remsey的相关理论,我们认为信念语句的解释可以由三个部分构成:信念者、被相信的命题(某一类情境)、支撑信念语句的说话者作出断定的命题(某些类情境)。  相似文献   

5.
动词不定式     
《阅读与作文》2008,(7):65-71
一、动词不定式的语法功能 不定式属于非谓语形式,它不随主语的人称、数和时态变化而变化。其基本形式为tc+动词原形,有时可以不带to,在句中不能作谓语,但可以作句子的主语、表语、宾语、定语、状语和宾语补语。动词不定式仍保留动词的很多特征,可带有自己的宾语、状语、逻辑主语等。  相似文献   

6.
连谓句浅说     
现代汉语中的句子是很复杂的,人们根据各种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上的特点,划分出了不同的结构形式.如:①:我出去看个朋友。②:他取出一本书看.我们发现,这些句子的谓语中有两个动词连用,而且这两个连用的动词都是陈述同一主语的。因此,有人就把具有这种结构特点的一类句子叫“连动句”。  相似文献   

7.
在含有数量概念词语作主语的英语语句中,句子的谓语形式使用问题,即主谓语一致的问题较为复杂。一些语法类工具书对这个问题的论述不很具体和全面,造成了我们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和英语这门目的语使用的困难。笔者根据自己在平时教学中观察到的语言例证,从五个方面就英语中的数量概念词语作主语的谓语动词形式使用问题做些探究。  相似文献   

8.
蒙古语中的动词有两种形式:人称动词,无人称动词。人称动词又被称为有人称结尾变化的动词,在句子中该动词与行为的主、客体都要发生关系,担当句子的谓语。蒙古语中动词有各种"式"的变化形式。无人称形式又称无结尾变化的动词形式,包括形动词和副动词两种。无人称动词不直接和行为主体发生关系,不能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这类动词借助主要行为动词,使动词和名词、副词发生关系。根据人或物体行为完成的方式和与他们的关系,形动词能够确定人或物体的特点,例如,蒙古语:унасанчулуу"正在落下的石头",миниишидсзнчулуун"被我抛出的石头",由此可以看出形动词在某种功能意义上与形容词的功能意义差不多,他们之间的主要的差别是:形容词说  相似文献   

9.
“无动词分句”(VERBLESSCLAUSE),顾名思义,是指没有任何形式的动词成分的结构,可以是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或介词短语等。它通常属于SVC(主语+系动词+补足语)结构的省略式,没有动词,通常也没有主语。这种结构常见于比较正式的文体中。下面就笔者学习所得谈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学语文对语法部分的教学仍沿袭传统的一套模式,对句子只作一个平面的分析──句法结构分析,即将句子切分到词,然后确定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句子成分有六种:土语、调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各种成分担任不同的句法功能;主语和调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其余的是句子的次要成分。分析时,先找主要成分的中心词,然后把连带成分找出来,再将定语、状语、补语从土语、谓语、宾语中找出。用加线法示意就更具有简明、清晰的特点,划分起来也十分便捷。在理论上,这种分析方法是建立在以句法为中心的系统之上的。它的最大优点…  相似文献   

11.
浅谈语篇衔接和语境制约因素成方志当说英语的人听到或读到长于一个句子的语段时,会毫不费力地断定该语段是一个意义连贯的整体,还是彼此之间毫不相干的一堆词。语篇(Text)这一术语在语言学中指任何一个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相似文献   

12.
形容词化短语是动词短语的一种形容词化形式,它是包括蒙古语在内的阿尔泰语系语言的一大特点。它的功能相似于英语、德语等印欧语系语言中的关系从句,在蒙古语中根据实际情况作为短语来处理。在以往的语法书中,它被当成动词的一种静词形式来处理。其实,形容词化短语不只是单个动词的静词化形式,而是一个短语,甚至是一个句子的静词化形式。本文以蒙古语的形容词化短语为研究对象,揭示它的内部结构及其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13.
《庄子》中的连动结构──《庄子》语言分析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中有关连动结构的争论,近些年来逐步平息下来。吕淑湘先生曾说:“自从连动式出现在语法著作中以来,一直有人要取消它,也一直没有取消得了”;“看样子连动式怕是要终于赖着不走了,剩下的问题就是要给它划定界限。”(《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能够“赖着不走了”,说明连动结构这一语言形式确实是汉语语法的客观存在。至于连动结构的界定,这里有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汉语的调语结构形式,是否只允许由一个动词作述说语,这一点已无须再讨论了。动词的“散动式”用法已不再有人提及。另一个是连用的前后动词间是否语意上有轻重之…  相似文献   

14.
一、否定的转移否定词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否定范围。否定词有时否定整个句子,有时否定句子的一部分,有时否定否定词本身。一般情况下,否定词放在被否定成分前后,即处于否定范围之内。但有时,否定词被转移到其它地方,处于否定范围之外,与被否定成分分隔开来。这时,便产生了否定的转移现象。否定发生转移后,往往容易造成错觉,弄错否定对象,从而造成错译。以下几种情况值得引起注意:1、not…becausec(of)…的结构A、否定词no否定位于它前后的调语动词,因此,它依然处于否定范围之内。这种句子很易泽错。如:WomentinSomeIslamic…  相似文献   

15.
土家语南北方言的动词均具有体范畴,但各自所包含的形式却大相径庭。南部土家语动词的体形式简单,基本与汉语趋同,而北部土家语的体形式却复杂多样,可细腻地描述动作行为的进行状态。在语言类型学的视角下对二者的体范畴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北部土家语的黏着性要比南部土家语的显著,且具备一定的黏着语特征。  相似文献   

16.
浅谈动词的分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动词的分类问题陈祖荣动词分类是指动词按组合特点类聚的分析。对于动词分类的问题研究,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动词本身在汉语词汇和句法中的重要性决定的。我们知道,动词是句子的结构联系和语义联系的中心.动词语境特征的...  相似文献   

17.
动词及物性和句子及物性是不同的及物性,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互动关联的。二者的区别为:(1)及物性作为及物动词所特有的特征和属性,由动词的结构意义和词汇体共同决定,而句子及物性是整个句子结构的整体属性,由多种参数共同决定。(2)动词及物性和句子及物性是分别在抽象的句子和具体的句子中考察的结果。(3)动词及物性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特征,并不因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句子及物性是动词及物性在言语交际中的具体落实情况,是动态变化的。(4)及物动词内部并不同质,动词及物性具有层级性。句子及物性的高低呈现出逐渐过渡的连续性特征,是个程度问题。二者的互动联系在于:动词及物性影响句子及物性,但两者的互动过程中动词及物性会受制于句子及物性。  相似文献   

18.
“三不知”的表义,多数词书释为“突然、意料不到”,但存在意义内容概括不全、概括程度不高等毛病。其实,元代以后,“三不知”的词义开始虚化,虚化为副词性成分。经常用在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前作状语。依语境的不同,可理解为:突然、忽然;不知怎么地、不知不觉地、糊里糊涂地;冒然地、冒冒失失地;偷偷地、暗暗地、悄悄地;径直地、直接地等。  相似文献   

19.
讨论“主+谓(单个形容词)”形容词谓语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论“主+谓(单个形容词)”是现代汉语形容词谓语句的下位类型之一,它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早在50年代初丁声树等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指出这种类型的句子含有比较、对比的意思;朱德熙先生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一文中则进一步探讨了该类形容词谓语句的成句条件,认为“甲类成分”(也就是常说的性质形容词)只能出现在含有比较或对比的句子里.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描述单个形容同做调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受限制的深层原因.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采用朱德熙先生的观点[1]、即把形容词分为状态形容词和性质形容词两…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08,(6):37-38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时常对及物动词后宾语的补足语感到困惑,其主要原因是在句子中能作宾补的成分较多,有名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带“to”或不带“to”)、分词(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等形式。其实稍加分析,不难看出能作宾补成分的主要有分词和不定式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