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逻辑中对对当关系的讨论是针对主项存在的命题而言的,对主项不存在的命题就认为不存在对当关系或不存在某些对当关系,而不加以讨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逻辑学的形式化、规律化实质;就形式逻辑而言,主项不存在的命题之间同样存在对当关系.  相似文献   

2.
有些逻辑理论认为,一个全称命题是真的,并未断定其主项的对象是存在的,这就给有关直言命题推理带来了困难。为使推理成立,就必须假设全称命题主项的对象是存在的。但本文认为,当谈论全称命题的真假时,其主项对象的存在就已经被设定,因此无须再进行假设。同时要对“存在”作广义的理解,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实世界的范围之内。这样,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直言命题有关推理问题,而且也能有效地利用文恩图来判定推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选言肢是否穷尽的问题是逻辑学未加以深刻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原因是这个问题与具体的命题及形象思维有关,而形式逻辑的形式化特点一般是不讨论具体内容的命题的,更不讨论形象思维,所以未能得出有关理论,但逻辑理论对具体思维的规范化、准确化而言,要求选言肢穷尽是有一定价值的,选言肢是否穷尽也应该有一定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时,有的同志提出这样的疑问:列宁认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全集}第3卷第843页)现在邓小平同志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种提法是否矛盾?如果说不矛盾,这两个“第一”的关系又怎么处理?我们的看法;这两种提法不矛盾,可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对‘游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的命题的深化。“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是就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关系而言。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人,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  相似文献   

5.
(一) I、O判断(即传统特称判断)的主项有量项,这是逻辑界所公认的。①但是,I、O判断主项的量项标志到底是什么,那就众说纷纭了。初步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种,认为I、O判断主项的量项标志只能是“有”,即“至少有一个”。其实质说的是存在着主项所指的事物具有(或不具有)谓项所指的性质。因此,I、O判断又叫做存在判断。  相似文献   

6.
就命题提出的时间而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先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其命题的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一开始就内含有大众化的意蕴,也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7.
在近、现代,对汉传因明与逻辑三段论作比较研究,成就最著者当推四十年代出版的陈大齐的《因明大疏蠡测》。迄今为止,无出其右。但总观本世纪汉传因明与西方逻辑比较研究之水平,仍然差强人意。其原因有二:一方面,因明典籍晦涩艰深,要得其确解,不能不经历一个不断探讨、逐步接近的过程;另一方面,我国近、现代多数因明论著所运用的不少逻辑观点是被误解了的,例如:不懂得从全称肯定命题推出特称肯定命题必须以假定主项存在为前提;不明白全称的直言命题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中的一种类型可以相互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是将传统逻辑的欧拉图扩充成性质命题形式的语义解释 ,严格区分性质命题形式的主项 (或谓项 )与性质命题主项 (或谓项 )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从语义角度定义了周延、不周延这两个概念 ,并用这两个定义证明了周延的规则  相似文献   

9.
对当关系推理在逻辑学中一般被作为性质命题直接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推理形式与对当关系推理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有些推理形式甚至出现在负命题推理部分,存在前后矛盾的现象。对对当关系推理的内涵和外延的重新界定表明,对当关系推理包括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和性质命题的负命题推理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10.
一、周延问题的含义及意义 周延问题是针对性质判断而言的,是关于主项与谓项的量的问题,分为周延与不周延。一种判断的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就是说,这种判断确定地断定了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一种判断的主项(或谓项)是不周延的,就是说,这种判断未确定地断定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中世纪时,传统逻辑学A、E、I、O四种性质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性,就被概括为如下两条:  相似文献   

11.
性质判断的推理是形式逻辑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出版的各种版本形式逻辑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论述却存在严重疏漏,即对性质判断主项和谓项不为空类或全类的情况均作了透彻分析,而对性质判断主项和谓项为空类或全类的情况则避而不谈,或虽有论述,但很不深入。本文集中论述了当主项为空类时,各性质判断间的真假关系、性质判断的直接推理以及直言三段论的有效式。由于人们的日常思维经常与空类概念打交道,因而探讨主项为空类的性质判断推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基层政府的运行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无论是正式权力的获取与行使,还是各类资源的竞争与分配,都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的关系网络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基层政府的合法性危机。文章在综合人际关系学派、社会文化学派和关系网络学派的基础上,用"过度关系化"这一概念对这类现象进行了概括,并从政府制度的合法性机制与关系网络的效率机制之间的内在竞争逻辑出发,提出了三个解释性的命题:(1)竞争目标差异命题;(2)制度约束效力递减命题;(3)竞争成本比较命题。研究表明,过度关系化现象是组织制度的合法性机制与关系网络的效率机制之间不对称竞争的结果。而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治理,就必须从稳定的组织制度体系与结构的改革入手,寻求组织制度与关系行为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对性质命题的定义、种类、性质命题与性质命题形式、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做了全新的研究和解释。性质命题的定义不能以"性质"为种差,以"命题"为属概念;单称性质命题没必要与全称性质命题合并;性质命题与性质命题形式必须严格区分;主谓项分别相同的性质命题之间不存在真假不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现象溢出是近来意识研究的一个争论热点。现象溢出命题的支持者认为,斯伯林类型的实验充分表明,现象意识的丰富内容溢出了取用意识的有限容量。反对者则认为,现象溢出命题不仅没有证据支持,而且还有严重的方法论问题。我将表明,斯伯林类型的实验并不能像反对者所认为的那样用"类错觉"或"碎片错觉"来解释。由于现象溢出命题所涉及的认知取用要比心理功能严格得多,所以不会导致溢出的现象意识无法加以经验研究的问题。更一般地,由于我们可以将现象意识在场或不在场的直接或间接证据以及包括NCC在内其他更多证据结合起来进行最佳解释推理,所以,现象溢出命题不存在方法论上的问题。我的结论是,就已有证据而言,现象溢出命题是符合最佳解释推理的合理主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新的显学,目前研究热点和关注重心为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命题与规律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研究;关于现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命题和规律研究还存在意识形态的痕迹,政治命题与学术命题混同,历史研究力度不够。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和现代化的关系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比较研究的领域还太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需要更新认识和拓展视野。  相似文献   

16.
推理的演绎与归纳之分是从推理的导出关系而言的。推理的结论为其前提演绎地导出是指:如果推理的前提都为真,那么其结论为真,而推理的结论为其前提归纳地导出是指:如果推理的前提都为假,那么其结论为假。在形式语义学中,若一组命题演绎地导出一个命题,则该命题就被定义为该组命题的演绎后承;类似地,若一组命题归纳地导出一个命题,则该命题可被定义为该组命题的归纳后承。相对于形式系统,“演绎”和“归纳”的涵义如下:形式系统在形式语义下是演绎的,当且仅当该系统的语法推演关系等于该语义中的演绎后承关系;形式系统在形式语义下是归纳的,当且仅当该系统的语法推演关系等于该语义中的归纳后承关系。已经证明:形式系统在某形式语义下是归纳的,当且仅当此系统的镜像系统在该形式语义的镜像语义下是演绎的。对于任何按照某一形式语义建立起来的演绎系统,我们都可给出一个形式语义(它同前一语义具有相同的真值概念),并能按照该形式语义建立起一个归纳系统;反之也成立。演绎系统和归纳系统是一一对应的。  相似文献   

17.
三、对“有时周延论”的驳斥 “有时周延论”认为特称判断I、O的主项和肯定判断的A、I的谓项在有些情况下是周延的,在有些情况下是不周延的。这一论断是如何得出的呢?经分析总结,有下面两种主要情况: 第一种,据上文A、I、O 三种性质判断为真时所对应的图形,可知: A判断主项s和谓项p是全同关系时,谓项p的外延是被全部断定的,即是周延的;主项s和谓项p是真包含于关系时,谓项p的外延不是被全部断定的,即是不周延的。  相似文献   

18.
单称判断的主项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单称判断逻辑形式公式及其解说,在现行的逻辑教材中存有分歧。多数教材给出的逻辑形式公式为:“这个S是P”与“这个S不是P”,并认定单称判断的主项是一个单独概念。少数教材给出的公式为:“(某个)S是P”与“(某个)S不是F”,认为单称判断的主项有两种情况,即有的是单独概念,有的是普遍概念。本文对它们分别作了评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要正确理解单称判断的逻辑形式和准确刻划,关键在于确定单称判断的主项是一个普遍概念。  相似文献   

19.
许多逻辑教材将4种直言判断的"逻辑方阵(对当关系)"运用到同样是4个种类的模态判断和规范判断身上,从而导致了严重的逻辑混乱与错误。直言判断"逻辑方阵(对当关系)"的成立需要3个条件,其主要根基是对主项和谓项外延关系的穷尽分析,而所谓模态判断与规范判断的"逻辑方阵(对当关系)"却缺乏这些条件,因此是根本不能成立的。把"逻辑方阵(对当关系)"套到规范判断上是更大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词项的周延性,指的是直言命题对主项或谓项的外延反映的情况。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明确这里的所谓“反映”的特定内涵,即“肯定或否定”,以利于学生对直言命题A、E、I、O主项的周延性的理解。而对于直言命题A、E、I、O谓项的周延性,如若仅止于纯理论阐释,学生则往往会感到困惑。因此,教师应跳出教科书,并根据学生“直观一实践”的学习心理活动方式和语言逻辑的实际能力,尽量采用添加法、换位法、图示法等直观教学法,以有效突破这一教与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