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许多政治主张的创造者和开拓者,他有其自成体系的治国方略并且一生都在推行。他创立的以“仁、礼、德”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被后世所信奉和推崇。通过解读《论语》来对孔子政治思想进行宏观的把握与微观的分析,得出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为人以仁”“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孔子在政治生活中对礼的践行主要体现在遵循礼规礼仪上朝、处理公务等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对礼的践行主要体现在根据不同政治等级、不同社会群体的情况施以不同的礼规礼仪,形成了中和有度的社会关系方面;在家庭生活中对礼的践行主要体现在按礼规礼仪的要求和无过无不及的原则处理衣食住行和祭祀等活动方面。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古代是一个宗法社会,其信奉的一切伦理道德纲常中,“孝”被视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孝”在孔子“仁爱”理论体系架构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行孝之法分为物质奉养、情感慰藉、奉之以礼及从义不从父。孝的教化作用,其一在于它实质上巩固了封建社会上行下效、下不犯上的等级关系,这一点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看重。然而,这并不是“孝”的终极意义,行孝是修养君子性格,以成“仁”道。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周礼的重要传承者。面对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以“礼”救世,希望能建立一个理想的礼制社会,“礼”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论语》作为反映孔子哲学的著作,对研究孔子礼学思想有重要价值。文章从《论语》中“礼”的内涵着手,探讨“礼”在《论语》中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言语大师。孔子在《论语》中关于言语的论述,表达了他在言语的功用与价值、成功言语的前提与标准、以及获取与提高等方面的言语观。透过孔子的相关论述,我们不但可以看到这位言语大师言语思想的深邃和实践的丰厚,而且可以看到他对后世言语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东汉儒者抱持通经致用之旨,在《论语》训释中着重还原礼学的历史传承,推阐礼学的现实功用,透过辨析礼容、考述礼制、发挥礼义等方式展现儒家礼学的丰富意蕴。包咸训释《论语》承继西汉儒者依文衍义的特点,着重阐扬礼学的教化功能。马融对《论语》的诠释则参酌《仪礼》《周礼》,通过经典间的互证以考订礼制,显示出训诂之学对章句之学的逐步取...  相似文献   

8.
《论语》是人类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源泉。在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中,“仁”是五德之首。本文力图从“仁”的情感内化、“忠恕”是仁的外显、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和“仁”与“礼”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由内而外的进行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上博竹简关于孔子诗论资料的整理使孔子诗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论语>与<诗论>二者除形式上有所不同外,其本质内涵都是如出一辙的.<诗>在孔子眼中并不是作为文学作品来研读的,它主要是用来修身养性,达政专对的,作为孔子"内圣外王"的政治工具,伦理教化的手段,因此孔子诗学的本质是功利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孔子《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但"身"也是其重要思想之一。孔子的身体观包括在三个方面:以血亲为基础的家庭村社文化,以仁爱为基础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以修身为基础的家国天下思想。孔子的身体观强调的是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对当代物欲横飞的消费时代起着警醒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通达以“礼”与“仁”为思想底蕴,以“中庸”为主要思想方法,既是对世事和人生透彻而睿智的认识,又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本文以《论语》述其要旨,从礼乐制度、个人修养、教育教学、治国理念四个层面来探析孔子的通达,以展示其高超、开阔的学识和气度,以及在当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的含义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以<论语>为主要文本,把关于"孝"的记述加以系统的贯穿,会发现孔子用"敬"和"仁"对"孝"的内涵进行提升,既把"孝"收束为内心的"敬",又把"孝"散发为外在的忠、友、信."礼"只是"孝"的外在表现,"仁"才是"孝"之本."孝"中的"敬"之说以及"孝,人之本与"是理解孔子的"孝"的关键."孝"的现代价值不在于养老,而在于子女对父母的情感关怀.  相似文献   

13.
14.
先秦礼学的有序性是其获得生命力的支点。“仁”是礼学有序性的高度概括,“中和”精神是礼学有序的集中表现。故先秦礼学有序性奠定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基石,也构筑了中国人特有的人文理念和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5.
孔子致力于道德教育,但孔子不认为美德是知识。他采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论,被后人尊崇为"万世师表",他的有关教育的方法和精神流传至今,对今天的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道德修养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内容.本文基于对<论语>的理解,梳理了孔子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以及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语》作为研究孔子的重要资料,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直"在《论语》中共出现22次,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正直的人,二是指直率、公平、正直的心态.而且可以上升为儒家伦理哲学的"直道".拙文在此将"直"作为研究孔子君子观新的切入点,并由此说开去.  相似文献   

18.
张东荪论《论语》中的“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荪以西方近代伦理学思想为依据对《论语》中的仁进行了阐释,视"仁"为一种能统摄诸德之德,而仁本身又不可从概念的意义上加以界说,而只能从求仁的工夫、途径以及初步的仁与最后的仁等方面来显示仁的深远广大。可以说,他为我们提供了对《论语》中"仁"的一种阐释,能引发我们对"仁"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君臣父子关系是儒学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在这方面谈得比较多。本文拟从《论语》中孔子有关君臣父子关系的言论出发 ,从政治、人性、社会等多个方面重新审视孔子的君臣父子观。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一书中包含着丰富的"乐"(lè)思想,尽管古代的经学家与现代《论语》学者都作出过自己的注解或论述,但是很少有人从文献本身针对孔子乐思想的内在逻辑体系进行梳理和论证。通过对文本的统计分析、整理,梳理出孔子乐思想包括仁者之乐、君子之乐、学习之乐、朋友之乐、山水之乐、音乐之乐等六大体系。孔子乐思想的实质是"仁者之乐",其他五种乐是仁者之乐在人生中的五个重要方面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