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自己呼唤出来的代替者或继承者,也就是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挥一分,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就成熟一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越是发挥,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就越趋于成熟;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殆尽之日,就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完全成熟之时,这就是"两个必然"全面实现之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思想.经济全球化虽然形式是资本主义国家引导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但它的归宿一定是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间是前后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交错区内社会现象极其复杂,只有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用联系的观点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从宏观历史高度,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科学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风起浪涌,人们对"两个必然"的认识越来越模糊,"两个必然"已经过时了吗?本文从全球化这个视角对"两个必然"进行了阐述,指出经济全球化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但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然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社会主义还必须做好准备迎接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进程使世界发生深刻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提供了一条沟通的渠道,使社会主义获得新的动力;使资本主义在胚胎内孕育出新社会因素,通过渐进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方式创造一种社会主义社会新形态。从而,社会主义同时在两个试验场进行试验:一个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个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共产主义的两大目标: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二是实现人类解放,即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列宁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了实践意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发展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赋予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以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宣言》和社会主义实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言,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有几个值得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一是《宣言》提出的“两个必然”的结论是否过时?二是如何看待世界革命的思想。三是如何看待全球化问题。值《宣言》发表160周年之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这几个问题,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和紧迫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有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又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笔者从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决国内诸多矛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四个方面,论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并着重探讨和谐农村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地位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全球观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与世界经济的历史发展分不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经济的历史起点,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起点。邓小平理论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历史新阶段上一国如何搞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经济全球化构成了中国改革理论建构和制度选择创新内容中关键的部分。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世界市场的依存度;经济全球化是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点。  相似文献   

9.
政治基础、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的“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显著特质。对毛泽东与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评价,驱散了思想政治战线的迷雾、廓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地坪并奠定了坚实政治基础;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战略布局出发提出“中国梦”的顶层设计,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设定了基本奋斗目标,而且凝聚了最广泛共识与力量、建构了强大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与向心力;“四个全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性原则、实践逻辑的转换以及强烈的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向世界宣布“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在经过150多年后的今天,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怎样认识现实社会条件下两大社会制度、两大对立阶级的历史命运,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给予理论上论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现实情况作出与理论一致的解释,把资本主义的“新情况”和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用历史的眼光,用百年的尺度去阐释,从而标显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命运的预言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共同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正如“两个必然”思想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两个决不会”思想同样有一个孕育、提出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这一概念,并回答了如何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这一当代中国最根本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理论的提出,又一次深化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把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实践“三个代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之间关系具有有机性、逻辑性和客观性,以及纽带性和部分与整体性,这些关系呈现为相辅相成的正相关联系;二者作用机制通过作用与反作用的方式形成;二者互动平台建立在历史的基本经验和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等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三个代表”论,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党的根本任务;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出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论深化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当代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科技革命的发展将加速资本主义的灭亡;科技革命的发展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对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了一些消极与负面影响,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最高形式,它的一切调整都是为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做准备,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6.
对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发展变化、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认识的发展变化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发展变化三个问题的历史考察表明,整个马克思主义以及它的每一个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都不是一经形成就凝固不变、停滞不前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这种认识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马克思主义既然是发展着的理论,我们就要用发展的观点和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和研究中要把"史"、"论"、"著"有机结合起来,撰写一批马克思主义专题史,编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贯穿并渗透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乔木对建国后十七年的历史进行过深刻的总结和反思。这些总结和反思包括:建国十七年绝大部分时间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1957至1965年社会主义探索中“两个趋势”的观点:用“二十年‘左’倾错误”的命题来审视1957年后的历史。这些观点对我们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矛盾和历史趋势,用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整体社会形态和研究对象没有变,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回答现实时代问题的核心解释。过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上围绕着“两个必然”这一核心问题,然而,在“两个决不会”方面缺乏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完全可以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重要、科学发展观等这些发展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理论上、实践上对“两个决不会”的深刻解释和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 ,“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赋予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以新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