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确立刑事判例制度,要求我们必须在肯定现有法律模式和价值的同时,重新审视刑事判例的法渊地位,本文分别从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与法律多元理论两个方面对刑事判例的法渊地位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作者认为对刑事判例法渊地位的认识应当全面,既要考虑到在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下刑事判例不可能具有法渊地位这种实然状态,又要考虑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多元思维的成熟,刑事判例应当逐步具有法渊地位这种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2.
制定法与判例法的比较及确立刑事判例补充制度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是否可确立刑事判例制度争论甚大,甚至两种观点截然对立.文章通过对制定法与判例法的优劣比较研究,尤其是基于目前两大法系新近出现的趋于融合的纵深分析,加之我国刑事司法实际工作的需要,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确立刑事判例补充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可行.并提出应建立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点的刑事判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刑事自由裁量权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 ,但刑事自由裁量权过大 ,会导致诸多弊端 ,用刑事判例制度克服刑事自由裁量权过大 ,既能适应刑事司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需要 ,又能保持刑事司法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创制方式不同,制定法和判例法在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制定法以总的社会生活条件为基础,针对一般情况从全局的观念出发来制定法律,判例法植根于具体的社会生活现实,更偏向于通过对具体个案的调整来确定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从法律创制和法律适用两方面看,判例法与制定法相比,更具确定性优势;同样,判例法比制定法能更灵活地适应社会生活,有较完善的自我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5.
现行成文法固有的抽象性及滞后性,导致适用法律存在差异和出现法律真空,判例法制度的构建,能有效弥补相应的缺陷,实现法治的功能与价值,使法治的统一性及适应性得以完善.我国在存在构建判例法制度的条件下,应从判例法制度的确立方式、构建多层次的判例体系、建设相应的审级制度等方面进行判例法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对判例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判例法的概念、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判例法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中国能否适用判例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律渊源的独有表现;它是一种法律渊源,而不是一种适用法律的方法;判例法不等于判例.我国目前既不具备实行判例法的条件,也没有实行判例法的必要,但有必要借鉴德国的做法改革我们的司法解释制度.  相似文献   

7.
判例法与制定法是两种基本的法律渊源,关于这两种法律渊源的利弊比较以及在对我国应如何选择的问题上法学界争论以来已久。笔者在对我国法制现状、历史传统以及国际趋势等方面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中国特色的判例法制度。  相似文献   

8.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每一个环节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刑事执行程序却将被害人排除在外。被害人在执行程序中地位的缺失不仅与其当事人的地位相矛盾,也与被害人在执行程序中地位的历史发展规律不符。被害人参与刑事执行程序可以彰显人的尊严,是程序参与性与主体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刑罚功能的需要。我国立法应该确立被害人在刑事执行程序中的主体地位,执行程序的诉讼化改造和被害人的理性化参与是确保被害人在执行阶段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学界曾经围绕我国能否实行或确立刑事判例制度展开过不小的争论, 至今意见尚未统一。本文认为,争论的根源和焦点仍在于我国究竟适合建立怎样的 刑事判例制度。为此,文章围绕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判例制度理论,探讨 了刑事判例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了在概念定位上刑事判例是一种刑 事判决范例,在性质定位上刑事判例是一种刑事司法解释,在创制定位上必须经由 特定主体和程序来完成,在效力定位上应当具有普遍约束力,在监督定位上必须确 立制约制衡机制等观点。  相似文献   

10.
实施判例法制度能克服成文法自身的局限和我国现实司法实践的弊端。在注重制定成文法典的同时 ,应关注判例的作用 ,确认其法律渊源地位 ,尽快建立我国的判例法制度。判例法的制定主体应仅限于最高人民法院。民商事判例法创制程序的科学性 ,是提高民商事判例质量和效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构建判例法制度有较多的法律障碍,包括与成文法在适用技术上的差异、法官素质的不足、判例的缺乏等,但我国可以通过建立以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的模式、逐步提高法官群体素质、建立判例报告制度等措施予以克服,最终建立中国特色的判例法制度以回应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判例法的理论基础和特点入手,分析判例法的借鉴意义,阐述我国建立民商判例制度的作用,论述我国民商判例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我国诉讼模式改革的研究 ,大多通过对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具体制度和操作的对比 ,来考察并思考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及其借鉴。本文则对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背景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文章认为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应用有其特殊的法源环境———判例法 ,对它的借鉴并非只是单纯的司法制度中诉讼模式的简单移植 ,还应该营造与之相配套的法律环境 ,否则 ,难以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刑事强制措施的诉讼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强制措施和无罪推定原则并行不悖。为了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 ,揭露犯罪、惩罚犯罪 ,以及完成刑事诉讼的各项任务 ,刑事强制措施的诉讼地位不可或缺。但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作用远非如此 ,它还通过一系列严格的适用条件、适用程序、适用期限等来保障人权、体现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15.
法学教育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础环节,选择法学教育模式需要树立一种教育理念,在理念指引下思考在本土的法律体系框架内使用相应的教育模式。法学主要是一门应用学科,法学教育更要体现其学科的务实性,即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目前我国大陆法学教育现状最需要的就是如何缩短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差距,尤其是本科的法学教育。而英美法系判例法的务实精神可以作为改革高校法学教育实践的方向性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判例法与中国走向依法治国的现实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判例应遵循一条原则,即由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典型案例进行准确判决,并以判例的形式确定下来用以约束地方法院的判决。推行判例法有利于保证制定法的稳定性,可以作为审判的衡量标准,可以避免地方行政权力对司法的干扰;最高人民法院所确定的判例与其所作的司法解释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作用;推行判例法可以保持司法的稳定。判例法可以单独地从纵向角度作为统一体成为法律渊源之一;判例法的推行可以有力遏止行政权对司法部门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判例法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入手,在详细论述判例法的优缺点后就我国能否引进判例法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独有的一种法律渊源.我国既无引进判例法所需的历史积淀,也无判例法生存并发展所需的主客观条件.我国不宜引进判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判例制度的法律地位、作用、稳定性和法官的地位及其能动性比较研究,揭示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和我国判例制度的不同特点,论证这三种判例制度不同特色的成因:是由于民族传统、历史特点、法律思想观念以及社会性质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当案件性质和案件事实大体相同的行政案件中,在不同的地方人民法院审理的结果出现了极大的差异。毋庸置疑,这种行政裁判的非统一性,直接影响了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鉴于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的这种客观存在性,为了提高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有必要创制我国的行政判例法,以便在全国审判机关中确立相对统一的行政裁判尺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判例法”由于同中国的法律传统相抵触而不能在中国适用,使其概括、抽象的法律规则具体化的优点无从得到发挥。而脱胎于“判例法”的“判例指导制度”则恰好汲取了“判例法”的优点而克服了其不足。在当今两大法系相互融合、中国司法改革全面展开的情况下,在中国推行、建构“判例指导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