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深秋于中国长沙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大会主要对20世纪40年代文学与新中国建立后的"十七年文学"在新文学史上所发生的根本性嬗变与转型的动因以及两段文学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特别关注以前学术界忽略了的一些问题;大会还对沈从文与胡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2 0世纪中国文学”论没有解决世纪文学史的断代问题 ,而 2 0世纪的中国文学则是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第一个百年断代的世纪文学史的命名补正。根据文学运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多重关系进行时期的分化与命名 ,不仅可以避免年代划分与命名的时间遮蔽 ,而且还可以避免以政治时期来对文学时期进行划分和命名 ,从而赋予时期以时代性与年代性的双重内涵 ,以显现出 2 0世纪的中国文学运动的自主发展在不同时期的具体样态  相似文献   

3.
文学思潮史隶属文学史之范畴。自2 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倡导“重写文学史”以来,对“思潮史”以及与之相关的“文艺理论史”或“文学批评史”的重写已然成为其中的热点。2 0 0 2年,张俊才、李扬两先生合作推出了一部新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 0 0 2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主潮》)。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该著以其新颖的思路和精深的阐发等特点确立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价值,为2 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重写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一在为数已不算少的思潮史著作中,《主潮》一书之所以能新人耳目,首先在于著者依据自己对文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古文学 (汉—唐 )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4年 8月 18日至 2 1日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举行。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当前中古文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 ,并进行了讨论与评议。内容涉及中古文学史研究 ,中古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 ,文献文本、考证及辨伪研究等方面。会议为今后中古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20 0 4年 9月 2 0 - 2 3日 ,由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 2 0 0 4年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年会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 9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年会 ,2 5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并宣读了论文。这些论文在主题上涵盖了俄罗斯作家作品研究、俄罗斯文论研究、文学思潮与流派研究、中俄文学关系研究等多个方面 ,在时间跨度上则上溯俄罗斯 19世纪文学 ,下及当代俄罗斯最新文学现象。与会学者针对近年来研究中的一些热点和前沿性问题展开对话与交流。其中 ,对巴赫金诗学理论的再…  相似文献   

6.
巴·苏和先生研究蒙古族文学发展史近二十年 ,曾发表论文数十篇 ,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文学概要》(1 993年 )、《蒙古文学发展论》(1 995年 )、《蒙古文学发展概要》(1 996年 )等文学史著作。《蒙古文学发展史引论》(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 0 0 0年 )便是以前研究的继续和进一步深化。这部 37万字的文学发展史专著 ,体现了作者坚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文学史意识 ,标志着蒙古族文学史写作新突破。这是一部研究性、学术性都很强的文学史 ,在一定程度上它已摆脱了以往文学史的教科书心态。以往的文学史多以机械地介绍作家作品为能事 ,努力提供社会…  相似文献   

7.
以 2 0世纪先唐文学史研究作为考察对象 ,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 ,先秦、秦汉文学史研究 ;第二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 ;第三 ,先唐文学史研究的新课题 ;对 2 0世纪先唐文学史研究经历了由“杂”到“纯” ,再由“纯”到“泛”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论述 ;通过对这样一个演变过程的描述 ,揭示出 2 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浙东作家创造了独特的浙东文学世界,呈现了鲜明的个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研究浙东文学需要坚守学术创新原则与文学史整体原则,其基本研究路径为:全面翔实把握史料,深入进行文本细读,融合多学科视野。《浙东山区世界的审美表现——魏金枝小说创作研究》为浙东文学研究提供具体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过许多文学社团和文学流派,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政治倾向,有着不同的人生和艺术见解,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中起于一九二三年迄于一九三四年的新月派,是历时十一年之久、成员众多、影响较大的社团和流派之一。因而,系统地、深入地同时也是历史地、客观地对新月派进行研究,有助于搞清现代文学史上许多问题,也有助于当今的文艺事业在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时,批判地借鉴新文学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对新文学史视野中的文学会议研究的现有成果进行评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文学会议研究的学术意义,考察了文学会议对文学发展的多方面、多途径的深入影响;最后,探讨了新文学史上文学会议的种类、形式及其功能结构,并对如何深化文学会议研究进行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代民俗小说之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民俗与小说结缘这一文学现象 ,2 0世纪的文学史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或从不同角度将其称为“乡土文学”、“地域文学”、“田园小说”、“乡镇小说”、“农村题材小说”等。本文认为 ,“现代民俗小说”作为一个创作倾向术语 ,可以概括民俗与小说结缘这一文学现象 ,可以涵盖上述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 ,并在文学史上有其形成和发展的特定成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 11届学术年会围绕当代文学史写作和 90年代文学考察这两个中心议题 ,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前者对洪子诚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实事求是地交换了意见 ,对写史与学科建设提出了种种构想。后者涉及市场经济下的文学走向、文学全球化、诗坛分化、批评标准、网络文学、诺贝尔奖、个人化写作等诸多热点问题 ,以及对若干题材、文体的探讨和作家的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霖 《东方论坛》2002,(2):128-128,F003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曾经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它在沟通中西思想文化,建构中国新文学范式,完成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现代主义文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被排斥在文学史之外,它的作用被有意地忽视和遮蔽了.直到90年代,关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系统研究才得以广泛深入的展开.目前可见的一些相关成果主要为文学史类型的研究,对"现代主义"这一舶来品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它与中国传统文学之间深刻复杂的内在关系等深层问题,尚无人详细考察.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造成了一个不小的阻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在石油部门的热情协助下,于1999年6月6日至6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围绕“建国50年与解放区文学”中心议题,代表们踊跃发言,不回避观点的交流,有较深入的探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观其大要:一、建国后解放区文学研究的基本评价王建中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大会发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各高校中文系普遍加强了解放区文学的教学与研究,1958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就出版了《解放区文艺概述》一书。唐、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80)不仅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革命文艺的新阶段”的专章,还…  相似文献   

15.
日本接受西方"文学史"的叙述体例,尝试对中国文学进行通史性质的研究,明治时期日本学界人士兴起了中国文学史撰写的热潮.在日本的中国文学史书写模式影响下,20世纪初叶的中国出现了大量以日本的中国文学史为蓝本而撰写的文学史著作.日本文学史家的"文学"观影响到中国文学史家对"文学"的理解和定义,他们此期撰写的中国文学史呈现了这种文学观嬗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的根何在” ?这不仅仅是美国学者米列娜的疑问 ,更是令无数的现代文学研究者困惑不已的问题。自从钱理群等人提出“2 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含义丰富的文学史概念以来 ,学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热情就从来没有消歇过 ,他们总是在一次次地追问着 :中国现代文学究竟是在一种怎样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完成它的现代化转型的 ?由朱德发先生主编的《跨进新世纪的历程———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明天出版社 2 0 0 0年版 ,以下简称《转换》) ,从全新的理论视角 ,以深邃的历史洞见 ,使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深入的进展和整体性的突破。与时下…  相似文献   

17.
李钧 《东方论坛》2003,(5):127-128
朱德发先生近年对"文学史学"研究有两大理论贡献,一是使文学史学研究走向了"文学史哲学",这方面的成就在其<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中有集中表述;二是提出了"现代中国文学"概念,并以"现代化(或世界化)与民族化并举"为标准对现代中国文学史进行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中,文学论争是最为复杂的.由于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观念左右文学史的研究,以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评断文学发展的脉络,因此,在这种语境中,长期以来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似乎成了新民主主义史的佐证与阐释,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论争大多以武断的言论予以评判,以先人为主的观点按图索骥式地运用史料,上纲上线式的分析使文学论争等同于阶级斗争,使某些原本仅仅由于文学观念分歧导致的文学讨论、文学论争,常常变异为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搏斗,甚至连当时朋友问对于文学的切磋,也上升至阶级视阈进行审视、评说,成者为王败者寇的心态更加剧了文学史研究的偏颇,尤其在对于史料的研究中,缺乏论从史出、回到历史原点的研究方式,而往往采取本末倒置的方式,先定性质再找材料,使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论争的评说缺乏学理性与客观性.  相似文献   

19.
进化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研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观之于文学史研究至关重要,而进化文学史观则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它承续了我国古文论中之进化思想因素,又自觉借鉴了西方现代进化文学史观,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进化文学史观,以胡适、茅盾为代表的新文学先驱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尝试运用进化文学史观研究并书写了外国或中国文学史,显示出进化文学史观的主要功能特点与突出缺欠;进化文学史观用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与阶级论文学史观相比异大于同得小于失,同现代性文学史观相比同大于异失小于得,惟有现代国家文学史观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方可视为科学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20.
陈子展先生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与《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两书,构成了近代文学史的首次框架.他从文学与社会思潮的关系、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及文学内部诸因素的发展动向出发,把近代文学的起点定在1898年,并从古典文学如何通过近代文学过渡为"五四"新文学这一角度着眼,在近代文学中剖分出"旧文学"与"新文学"两种因素,通过它们在诸文体领域内的消长蜕变,而构架起了一部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文学史.而他把学术史与翻译文学纳入文学史,又开创了文学史写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