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语,就是同时使用和发展两种语言。一门是本民族母语,一门是较发达的外族语。在我们新疆,双语一般是指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汉语。双语现象不是人为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为适应多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了解决民族间的交流和联系而形成的。它的存在有利于民族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社会进步。它已经成为多民族地区语言使用方面的一种必然趋势。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在新疆与内地与中原地区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交往中,各族人民有着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的优良传统,双语现象由来已久,一部古丝绸之路繁荣文化的历史就是最好的例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自治区党政部门的重视和关心下,自治区的双语工作有了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中,语言的交际工具性和人文社会性这两个基本特性的权重正在发展变化。语言的人文社会性逐渐衰弱,而语言的交际工具性需求则在显著上升、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巳经成为各民族人民发展的必要条件。新疆的双语教育,一方面保障各少数民族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一方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既体现了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原则,又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程燕  肖奚强 《江淮论坛》2022,(3):173-179+193
对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字的国家和地区而言,科学保护和发展各民族语言文字,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于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三个瑶族聚居村寨母语使用状况的调查数据,构建多分类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对世居少数民族语言保持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孩童时期最先习得是母语保持的前提,家庭域是少数民族语言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交际域规定和影响着少数民族语言保持效果;国家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可以并举共进,积极推广普通话不是侵蚀少数民族语言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4.
1 在审定蒙古语名词术语中,要掌握以下一般原则。要坚持有利于平等和团结的原则。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语言平等,坚持民族团结及民族内部的团结。避免民族歧视和民族不和睦的现象出现。 这是一条重要原则。内蒙古自治区是多民族共同居住,蒙古族大散居小聚居,蒙古族进行区域自治,汉族占多数的民族地区,语言环境十分复杂,无论从实际需要考虑,还是从《宪法》赋予的权利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考虑,都必须用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必须保证蒙古语文同汉语文同等的政治地位,也必须保证蒙汉两种语言文字的并用。蒙古语文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审定蒙古语名词术语工作,是民族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比较敏感的问题。鉴于上述情况,审定蒙古语名词术语时必须避免伤害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就有民汉同胞互学语言的传统,今天中国西部、特别是新疆,不仅要提倡少数民族同胞学习汉语,而且要大力提倡汉族同胞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新疆的党政领导干部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要把发展和稳定工作落实到"了解当地民族历史文化"和"密切同少数民族群众的关系"上面来。  相似文献   

6.
双语的产生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语言转用是双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语言使用功能的变化,是语言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言转用和双语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探讨了现如今引发语言转用需考虑的因素,分析了引发语言转用的双语类型及特点,以期对语言活力、语言保持、濒危语言等问题的研究做出更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工作是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省来看,民族成分众多,少数民族总人口一百五十多万,占全省总人数的7.9%。这些少数民族有的一个民族说一种语言,但也有一个民族说几种语言,或几个民族说一种语言的情况。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的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可见,我省还是一个多语言地区。从语言的谱系分类来看,省内各地区分布的少数民族语言分属两大语系,即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藏语属于前一语系,蒙古  相似文献   

8.
文章梳理了柯尔克孜族基于民族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及其语言功能所作出的语言教育选择历程:从曲折前行的母语教育、适时调整的二语教育、长远战略的双语教育三个层面,从积极的语言态度和良好的多语能力两个角度,分析柯尔克孜族的语言生态环境.同时探究柯尔克孜族在语言教育选择进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出必须纯净语言文字管理,创设更多更好的语言使用环境,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教学与智力衔接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新疆的双语(多语)现象呈现出以汉语为主、多种语言共存共用、彼此协调统一的和谐特征.这种语言和谐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既是由和谐民族关系主流所决定的,也与国家执行正确的民族、语言政策和双语教育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人们语言观念的转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新疆双语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大批"民汉兼通"的人才脱颖而出,新疆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民族教育事业得到跨越发展,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成绩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在新疆成功的实践和发展,对促进新疆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推动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巩固和稳定各民族大团结,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游戏概念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里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个概念有一个形成过程:从早期真值函项论转到中期语言运算说,然后再转为语言游戏说。在维特根斯坦哲学里,最为核心的语言游戏是学习母语的语言游戏。通过这一语言游戏,可以形成和解释所有其他语言游戏。随着语言从运算转向游戏,语境也相应从早期形式主义的理解转为后期生活化的理解。由于语言游戏的获得、发展和旨归都是生活,所以,语言游戏即是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基础。从语言教学的目的、内容以及教学规律等方面,探讨文化与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主要内涵和导入方法对引导语言、文化、教学三者之间有机统一体的形成,进而提高语言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一些语言现象与语言规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语言规范是任何语言都必须具有的。但语言规范又都不能脱离语言应用和语言发展的实际。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规范是针对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全民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而言。某些在一定范围内通行的行业专门用语 ,影响通用语言的规范 ,不必加以考虑。当前网络上的某些稀奇古怪的语言现象 ,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行业用语的性质 ,却又不完全等同于行业用语。这些稀奇古怪的语言文字随时都可能进入千家万户 ,我们必须加以分析 ,分别不同情况 ,认真对待。当前广告用语中出现的无视语言规范、乱改成语和习惯用语的现象 ,属明知故犯 ,是有意践踏通用语言规范的行为 ,理应受到舆论的谴责  相似文献   

14.
语言迁移长期以来一直是英语教师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澄清有关语言迁移的几种误解,讨论有关语言迁移的几个代表性定义,初步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中介语中的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篇四个方面的语言迁移现象,从而得出一些重要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梦 《河南社会科学》2005,13(4):118-119
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一方面,语言学习不能自动转化成语言习得,语言习得主要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这种输入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而另一方面,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语言习得不能成功。有输出也意味着学习者内化了部分语言输入。在二语习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任务型教学将任务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语言输入,使得语言输入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外语测试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测试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语言具有神奇的力量;语言是主动创造的而不是被动反映的;语言不仅是工具而且是本体。这些在今天似乎很“前卫”的见解,实际上是古代人的常识,根本不用等到20世纪所谓的“语言论转向”。早在《圣经》这本世上最大的大书中,其最平凡、最朴素也最神奇的一句话就是所谓“太初有道”  相似文献   

18.
阎赫允 《北方论丛》2001,(5):107-110
第二语言教学界十分重视培养具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人才,语言学者们在至力于探讨第二语言的流利性。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重视口语流利性在第二语言学得中的重要性,找出可能影响口语流利性的原因,并根据语言发展机制探讨对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第二语言口语流利发展的理论模式,以提高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流利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来自我国西藏地区的大学生学习汉语和英语的过程对比来例证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不同。因为语言环境因素,外语教学效率低于二语教学效率。即使正式的课堂教学,教师的目的语水平也导致外语课堂与二语课堂目的语的输入与输出有区别。因此,缩小外语教师目的语水平与他们的思维、学识和教学理论的差距和重视课堂语言基础知识的习得是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语言的基本理论和语言的学习理论以及在它们影响下而产生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