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罡 《中国劳动》2004,(10):47-49
通常情况下企业存在三项重要的职能,即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和政治职能.毫无疑问,经济职能是企业的首要职能,它直接和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联系在一起,同样社会职能则和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而政治职能,与二者不同,它更多的是企业内部人员的一种"互动过程",这种"互动过程"的效果对企业是否能顺利实现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淮北市实施以劳动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六大民生工程”,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抓起,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妥善化解各类矛盾,力促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正>劳动权益保障是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才能够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劳动权益保障也是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保障。当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时,劳动关系将更加和谐稳定,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实践,可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政府、企业和职工应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出发,对企业为追求长期利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最佳成本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引起劳动关系的调整和变化,影响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去过剩产能和优化产业结构,会引起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部分劳动者的现实物质权益保障面临压力;去库存、去杠杆、优化资本结构及其运作,必将对我国劳动法律和劳动政策产生影响;个别产能过剩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劳动者集中下岗和财政支出困难的情况,易于引发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补短板,会在短期内加剧劳动者素质提升的要求;职工安置分流存在较大资金缺口。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要处理好改革政策与劳动者权益维护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严格遵循法定民主程序,多措并举,合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力量维护劳动者权益,通过转岗分流、社会保障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保证劳动者的就业、社会保障、分享成果的权益,促进改革与劳动者权益维护的平衡共进。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工会组织保护雇员权益的基本职能与社会责任关注员工权益的层面不谋而合。社会责任的全面、切实履行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工会应在广义利益相关者群体范畴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利益相关者群体类别,可将工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分为伦理规范作用和非伦理规范作用;根据作用方式的差异,可将非伦理规范作用再分为直接非伦理规范作用和间接非伦理规范作用。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作用,一是要完善工会组织参与CSR建设制度;二是要加强工会组织参与CSR的建设管理;三是要发挥政府的管理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与劳动者、用人单位及其他相关各方都有直接利益关系,所以各方都应在《劳动合同法》这一新法律制度下博弈均衡,达到和谐。其中主要的是用人单位,需要推行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变革.让劳动者认知自身权利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制度本身涉及到多方主体,在产生纠纷时,往往由于更多的利益冲突难以协调,劳动者的利益最终被损害。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对于劳务派遣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依据,但其中关于连带责任的规定并没有解决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分配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的连带责任基础理论,建议对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作扩大解释,将用工单位违法使用劳务派遣工纳入连带责任的范围,合理划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最低工资法律制度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用人单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但我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尚存在某些不完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本文认为,应该提高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立法层级,扩大立法参与主体,统一和细化最低工资组成部分标准,明确最低工资调整的周期,以及强化用人单位法律责任和法律监督,以提升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以来,有效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不够科学合理,部分企业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少数企业采取延长劳动时间、随意提高劳动定额、降低计件单价等手段变相违反最低工资规定。为改进和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节,促进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合理增长,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报酬权益,现就进一步健全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养老保险基金统筹问题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了现阶段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致力于缩小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之间的配合;立法先行,法律的出台有利于各地区政府和社保经办机构的配合;运用经济手段,用个人账户可继承的政策则可以有效推动劳动者的配合;大力宣传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以及宣传社会责任,推进对全国统筹的认可;加强制度责任者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以及制度受益者的利益均衡;奠定全国统筹的组织基础,实行社会保险垂直管理,以及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供给网络及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青羊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普法和维权服务,力争实现新就业形态领域企业利益与职工权益“双维护”。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事关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和社会和谐稳定。成都市青羊区统筹促进平台经济发展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积极调研督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普法和维权服务,力争实现新就业形态领域企业利益与职工权益“双维护”、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双促进”。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为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年来,面对多重困难叠加的严峻复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四川人社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在稳中求进中奋发有为,推动人社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今天的四川,广大劳动者在实现稳定就业的同时,自身合法权益也得到有效维护,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持续提升,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兜底线、织密网、多层次,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助力稳经济稳企业作用凸显,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保障法的受益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保华 《中国劳动》2004,(10):30-34
社会保障的受益主体是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的重要范畴,受益主体的存在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属点。然而这一范畴却没有为我国社会保障法研究者所重视。一、社会保障的受益主体是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的重要范畴受益主体也可称之为利益归属主体,是指通过行政机关或社会团体予以保护的某种社会利益的最终享受者。受益主体是社会保障法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被人们普遍忽视的问题。社会法中弱势主体的一部分私人利益被提升为社会利益,由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权力或社会团体运用社会力量来加以保护。在社会保障法的范围内,行政机关保护的是这种弱…  相似文献   

15.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消费者尤其是生活资料消费者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并实现自身的最大发展厂,当前,消费者合法权益屡屡受侵犯的现状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典型案例出发,分析企业对消费者社会责任履行的缺失,并从法律、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劳动者违纪赔偿责任泛指劳动者因违反各项劳动规章制度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而应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用人单位追究劳动者违纪赔偿责任属于其行使惩戒权的行为,不同于追究纯粹的民事赔偿责任。为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责令赔偿权,我国劳动立法应细化劳动者违纪赔偿责任的归责要件并完善相关程序机制,以确保被惩戒劳动者的权利能获得法律救济。对于劳动者违纪赔偿责任的具体金额,则应通过适用"比例原则"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17.
黄建  孙静 《中国劳动》2014,(4):9-1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推进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方面。社会保障是在市场初次分配后对收入分配机制的补充性再调节,可从影响劳动者生产率、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要素市场资源配置灵活性等方面间接影响到初次分配。要发挥好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就应保持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平衡;逐步调整财政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比例;在新型城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调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发挥社会三次分配的作用,优化社会保障与社会慈善的衔接配合。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用人单位的用工形式日益多样化,在特殊的用工形式中,劳动者发生工伤时,承担工伤保险待遇的主体如何确定,对于正确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本文就社会上目前常见的几种特殊用工关系发生工伤事故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伤责任承担主体进行分析探讨,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惩戒性停职制度作为一种会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权利义务产生重大影响的制度,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均未对其作出明确的规范,且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受理范围,而将其视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但惩戒性停职的引发事由范围、期限长度上限以及停职期间的工资待遇等问题,均涉及劳动者切身重大利益,应当与惩戒性解雇得到同样的重视,并应赋予劳动者充分的内部和外部救济权。立法应加强对企业惩戒性停职制度的规范,以保护劳动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消费者尤其是生活资料消费者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并实现自身的最大发展。当前,消费者合法权益屡屡受侵犯的现状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典型案例出发,分析企业对消费者社会责任履行的缺失,并从法律、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