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产业融合理论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井放以来,中国现代农业在发展实践上呈现出纵向融合与横向融合发展并存的“两维”发展路径。产业融合理论对此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以产业融合理论为支撑,建立一产业融合理论的分析框架,更有利于从理论上认识和总结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张文礼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撰文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转折点,而“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在改革开放后亦有了新的诠释。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思想和政策的创新与发展集中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六个“一号文件”中。从中央六个“一号文件”所体现的“三农”思想与政策来看,我国的“三农”问题有如下特征:一是长期性。由于我国农业人口超过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这决定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任重道远,而且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所需要的资本积累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改革我国现有的制度模式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是复杂性。由于我国的三农问题面临内部改革的浪潮以及国际市场形成、全球化、信息化加速等问题,所以,三农问题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景下,更加棘手。  相似文献   

3.
2月1日正式公布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农业是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完善的市场环境、政策制度环境等要求的新兴产业;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主要在于适应现代农业的管理制度体系、市场环境缺失等宏观因素.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完善现代农业的治理和服务结构、建立完善的市场环境、技术培训体系、农业保障和农产品补贴体系,把农业纳入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通过渐进式改革,从金融抑制逐渐迈向高质量均衡发展。以20个中央一号文件为研究样本,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进行文本综合分析和政策工具量化分析,剖析农村金融政策优化的发展历程、重点领域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从顶层设计来看,通过20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渐次出台,中国农村建立起了功能相对完备的金融体系,农村的金融服务与金融网点覆盖基本满足需求;从政策工具来看,农村金融政策以强制性政策和混合性政策为主,信贷业务惠农措施丰富,农业保险对象具体化,新型农村金融工具逐渐增加,但普及度有待提高;从金融主体看,金融机构通过深化改革,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日益明确,真正的市场主体得以确立。从金融支持方向来看,助力绿色农业发展的绿色金融、增加真脱贫及脱真贫的精准金融手段是农村金融高质量均衡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的今天,<甲申三百年祭>①让所有有识之士深刻反思我国历史治乱循环的深刻教训,毛泽东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找到民主是跳出"黄炎培周期率"的新路.今天,又一个甲申年里,党中央在三代领导集体重视农业的基础上,将"三农"问题作为"一号文件"下发,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代表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先进性;同时,也表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毛泽东思想关于民主是跳出"黄炎培周期率"新路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宗 《金陵瞭望》2005,(3):19-21
2004年1月,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一年,农民增收工作成效显赫:粮食增产了,负担减轻了,收入增加了12005年初,中央再次将关注的重点投向“三农”问题。1月30日,中央公布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七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央送给全国9亿农民兄弟的一份节日大礼。那么,今年的“一号文件”有哪些特点?对文件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学习领会?  相似文献   

8.
从1982年到2005年中共中央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先后发出七个"一号文件".这七个"一号文件"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三农"问题探索的最新成果,提出了新世纪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构想,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家电下乡看我国农村公共政策的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自十五大以来连续出台的惠农政策,认为这些公共政策的制定基于一定的理论背景和实际经济形势,一方面顺应了农民消费能力和需求升级的趋势,取得了一些成绩;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在农村公共政策实施中,缺乏长效机制,政策实施和制度初衷相违背等弊端;试图以“家电下乡”为例,探寻农村公共政策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的实现机制,并对中国农村公共政策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0.
2012年2月13日发布的首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是我国今后5~10年现代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新时期的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蓝图。围绕《规划》提出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探讨了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要求。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推进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进行农产品供应链整合,针对这个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存在困境,具体表现为理论认识与实践进展脱节,理论不能有效指导实践,实践中的问题找不到解决途径.引入“狭义农产品供应链”概念,以供应链增值能力为评估标准,构建组织整合、信息整合、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框架,在实践中识别可整合的供应链,推动真正具有增值能力的供应链形成,有助于取得农产品供应链整合上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一国最优动态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化最为基础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体中代表性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周期、创新行为特征以及所内含的外部融资需求特征。当前阶段,以垄断性大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功能为主的我国金融体制结构性问题导致了现有大银行体系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种内在需求之间,当前金融规模扩张、金融工具创新与推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转型升级、培育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所内含的诸多融资需求之间,都发生了严重的背离和错配现象。在辨析当前中国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主导的现代金融体系还是全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民营银行、大银行导向还是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地方化专业化导向等四大重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今后金融结构性改革的突破方向以及相应的具体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3.
用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法指导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推动着农业国际化和现代化 ,文章站在全球农业循环的高度 ,探讨运用现代农业物流管理方法和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指导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一直在土地集体所有与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制度框架内寻求创新.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弱化集体土地所有权,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但这样的改革思路的实践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根本原因在于二元产权结构背后农民存在多重身份.只有让集体土地产权去身份化,切断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身份关系,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困局.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的动态特征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内部动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集群嵌入国际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的现实外部环境。综合产业集群升级的内部动因与外部环境,分析我国产业集群在国际产业链中升级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探索实现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到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阐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内涵,中国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现状与现实意义,指出在产业体系、分配体系、区域发展、技术创新、政策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强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迫在眉睫,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国内外发展的大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路径的相关建议,即完善顶层设计,筑牢保障支撑,从经济体系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着手,强化运行环节,以助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体体现为:(1)在生产环节,从源头和全过程降低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2)在分配环节,坚持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市场来左右交换与分配;(3)在交换环节,加快谋划构建通道+枢纽+网络流通格局,促进资源交换的绿色低碳循环高效;(4)在消费环节,多渠道、多种形式宣传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与产业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城镇化发展需要产业的有力支撑。农业大省城镇化本身有着许多特殊性,其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全国的城镇化进程。农业大省城镇化发展中面临诸多的产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现代化不足,减弱了对城镇化的推动力,非农产业不能充分吸纳就业,降低了对城镇化的拉动弹性。因此,农业大省在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促进非农产业与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推动特色城镇建设,积极拓展乡镇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容量,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农业技术创新、制度路径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农业增长源泉转变、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和农业产出模式转变的有机统一。农业技术创新可以全面重建农业生产函数,从而驱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技术创新驱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路径是:完善要素市场机制、强化农业外部性的内部化规制、建立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以传统工业经济为运行和发展的根本路径,是现代城市陷入不可持续发展困境的重要原因。尽快实现从传统工业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型,是城市在友好环境中和谐发展,进而成为人类生存家园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