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华宁园艺场历时5年的发展演变中,尽管应聘者历来是以承包方的形式与企业签定承包合同,但具体条款中却一直将他们称之为管理户。仔细翻看一年一度不同的文本,我们发现,虽然有不尽完善和立约技术上的问题,但就研究“三农”问题而言,以及相关的农民与土地和农民与农业企业的关系、农民的身份和社会角色、务农算不算一种职业、农民的社会保障等,这些合同都是极有价值、十分难得的素材。限于篇幅,在此只将部分内容实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农业收入现状2012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在《关于粮价的建议》中指出:根据湖南省物价局调查统计,2010年农民种植每亩水稻的纯收益是186.2元,其中包括104.1元的国家粮食直补,实际上不含补贴农民纯收益只有82.1元;2011年,由于生产成本上升了121.6元,农民种植每亩水稻纯收益仅有116.6元,除去109.1元的国家粮食补贴,农民纯收益只有7.5元。我们不予深究这些  相似文献   

3.
4.
5.
农业企业参与土地流转的方式主要有直接租种、转租、反租倒包、接受土地入股等几种,参与过程中,企业将面临着协商谈判、筹金、安排就业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其效益体现在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为企业研发提供平台和条件、提高企业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7.
农业企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农业企业发展滞后,制约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如何促进农业企业跨越式发展,加快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8.
杨德林 《决策导刊》2001,(10):18-20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中国农业,如何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从而解决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农民致富、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已经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实践回答我们,只有不断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地提高我国农业档次,方能解决这一问题。那么,结构怎么调,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入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成为现实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每一次土地革命必然推动农业的一次现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次大的土地革命:第一次土地革命就是解放初期我党领导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它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集体的土地所有制,也就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第二次土地革命就是党的  相似文献   

10.
贺雪峰 《决策》2013,(6):18
农业收入对一般农民家庭来说非常重要。正是农业收入,使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一般发展中国家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农民收入是结构问题,既然是结构问题,通过政策来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就很小,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办法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和提高农产品价格。在农民人口基数极其庞大,而农业GDP已不足全国GDP10%的情况下,农民从农业中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综合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业的一项重大决策,重庆自1990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来,到2004年底,已走过了十四年的历程,累计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投资280481.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9824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91868万元;完成土地治理面积457.83万亩,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广角》2000,(10):45-46
这封寄给国务院领导题为《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被当地人称为“建国以来监利县影响最大”的信写道——我叫李昌平,今年37岁,经济这硕士,在乡镇工作已有17年,现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含着泪水给您写信。我要对您说的是: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政策和体制下,农民耕地、宅基地要直接实现货币化、市场化是很困难的。因此,应以推进土地股份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化、居住城镇化、收入多元化为目标,建立以土地为纽带、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4.
申雄 《决策导刊》2005,(4):19-20
2004年,长寿区农村经济在政策好、人努力、市场旺、天帮忙等各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64.86亿元,增长18.92%,农业增加值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3034元,增长14.1%,粮食产量38.65万吨,增长5.9%,乡镇企业增加值147231万元,实现利税26842万元,增长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