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2.
3.
工作中,一些同志有时因向上级请示问题得不到满意答复而纠结苦恼.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对政策掌握不准不敢"示"、情况不明不能"示"、不负责任不愿"示"、工作能力不强不会"示"、遇事迟疑不决不及时"示"等问题造成的.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领导干部对待下级请示关键在于"示". 相似文献
4.
5.
领导的职责是要发挥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通过下属或与下属一起去实现组织目标.领导的水平不在于自己完成了多少工作,而在于能够高效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去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领导至少应具备途径-目标意识和天平意识这两种重要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7.
有的领导干部喜欢讲话,逢会必讲话,凡讲话必然长篇大论,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领导身份.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领导台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听众台下昏昏欲睡无精打采.领导干部热衰于讲"长"话的根源在于,不动脑筋、不看时机、不珍惜与会者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现在真要想办成点事,不争取领导是万万不行的”。在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常听到有人这样感叹,也常听到不同级别的领导者这样交流。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副苦涩脸,多少五味俱全的故事才凝结出这么一…… 相似文献
9.
所谓交班,就是离任的领导者把工作任务交给接任的领导者,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无数事实证明,要交接好班,离任的领导者必须注意“三忌”。 一忌“露一手”。离任的领导者交班,应当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管理活动的复杂化对领导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一些司空见惯的领导方法,在今天看来已明显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不适宜现代组织的管理了。我们不妨来看下面一则案例。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说,孔子在处理问题时做到:"毋意"--不以主观的态度来处理事情;"毋必"--不强行推销自己的想法;"毋固"--不固执于一个判断;"毋我"--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谋取个人私利.孔子"四绝"充分体现了他处理问题时的作风和个人品格,对现代领导干部进行决策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中,佛祖如来这个神通广大的"领导人物"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每一次出场都让人印象深刻.有人说如来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一种精妙的"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13.
准确领会领导意图,高质量地落实好领导交办的事项,是机关干部必备的能力素质。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必须从准、细、快、严、实五字上入手。接受任务时要突出一个“准”字。领导交办的事项,大体都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内容——办什么事,二是时限——什么时间完成,三是要求——工作标准、注意事项等。机关干部在接受领导交办的事项时,一定要把这三个要素搞清楚,当领导交办的任务比较混乱繁杂时,要用这三个要素加以归纳整理;当领导交办的任务过于简单时,要用这三个要素加以发挥,并请领导认可;当领导交办的任务超越客观实际、难以完成时,要用这三… 相似文献
14.
15.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有些人的心理活动和外表所透露出的信息常常不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遇到这样“表里不一”的下属,领导者如果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把握工作的方式和尺度,只是一味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就会与他们产生分歧和矛盾,不仅会导致感情的疏远,而且会造成上下级关系紧张,影响单位的团结。那么,应当怎样领导“表里不一”的下属呢?对知“错”道“对”的下属要留点面子。有些人与别人讨论问题时,虽发现自己的观点错了,却固执己见,不肯承认错误。有时他的错误被别人指出来了,他自己也领悟到别人说的是正确的,却依然装出一副… 相似文献
18.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十分明白地告诉我们:只有躬身实践、亲力亲为.才能摸透实情.懂得这一点不难.但要真正做到却不易.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要使自己的演说成功,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听众的心理需求,巧妙地安排演说内容及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这就需要把握听众的心理,从“点”上突破,尽可能满足听众的内心需求,多讲一些对听众来说比较实用的东西。因此,领导者的演说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理,以“点”切人,以“点”展开,以“点”提炼,以“点”作结。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不少地方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各单位让群众在公示期内对拟提拔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品头评足。一些干部因群众的“裁判”被调整,这些举措取得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