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上级给下级打招呼,要求下级解决特定人特定事项的问题。如果要办的事属于下级故意卡着不办之事,上级进行干预,说明领导心系群众,勤政为民,下级应及时办理。若是领导下命令要下级办违反有关政策规定的事,此种说情就难为了下级。领导干部按理说办理任何事情都应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统筹考虑,不仅自己不能以“官位”去压下面做不符合政策、显失公平、为亲朋好友谋私利的事,还要监督他人不去做。在此,笔者真诚地奉劝领导,说情时“悠着点”。说情会损害领导形象。一个地方无论是大政方针,还是具体的各项规章制度,领导都应当是…  相似文献   

3.
工作中,一些同志有时因向上级请示问题得不到满意答复而纠结苦恼.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对政策掌握不准不敢"示"、情况不明不能"示"、不负责任不愿"示"、工作能力不强不会"示"、遇事迟疑不决不及时"示"等问题造成的.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领导干部对待下级请示关键在于"示".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急于摆脱贫困求发展,当时一种非常有效的领导艺术就是“单打一”,包括“敢闯敢冒”、“各显神通”、超常规、跨越式等。这些领导艺术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动员群众、示范群众和推动群众的作用,经济和社会特别是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的各级领导也从这种领导艺术中成就了政绩。然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方面的差距已经拉大到阈限,不和谐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阻力,这是一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我们的许多领导者在过去的工作中业已形成了“单打一”的领导惯性,认为这种领导艺术见效快,运用自如,而对统筹兼顾则感…  相似文献   

5.
领导的职责是要发挥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通过下属或与下属一起去实现组织目标.领导的水平不在于自己完成了多少工作,而在于能够高效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去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领导至少应具备途径-目标意识和天平意识这两种重要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的角度讲,任何批评都会令受批评者产生被攻击的感觉,从而产生防御与本能的抗拒.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敢于批评下属固然重要,但如何进行正确有效的批评更重要,而懂得运用"曲线"批评、让批评听起来"很舒服",那就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7.
有的领导干部喜欢讲话,逢会必讲话,凡讲话必然长篇大论,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领导身份.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领导台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听众台下昏昏欲睡无精打采.领导干部热衰于讲"长"话的根源在于,不动脑筋、不看时机、不珍惜与会者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现在真要想办成点事,不争取领导是万万不行的”。在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常听到有人这样感叹,也常听到不同级别的领导者这样交流。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副苦涩脸,多少五味俱全的故事才凝结出这么一……  相似文献   

9.
所谓交班,就是离任的领导者把工作任务交给接任的领导者,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无数事实证明,要交接好班,离任的领导者必须注意“三忌”。 一忌“露一手”。离任的领导者交班,应当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  相似文献   

10.
王献玲 《领导科学》2007,(20):25-26
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管理活动的复杂化对领导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一些司空见惯的领导方法,在今天看来已明显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不适宜现代组织的管理了。我们不妨来看下面一则案例。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说,孔子在处理问题时做到:"毋意"--不以主观的态度来处理事情;"毋必"--不强行推销自己的想法;"毋固"--不固执于一个判断;"毋我"--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谋取个人私利.孔子"四绝"充分体现了他处理问题时的作风和个人品格,对现代领导干部进行决策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中,佛祖如来这个神通广大的"领导人物"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每一次出场都让人印象深刻.有人说如来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一种精妙的"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13.
准确领会领导意图,高质量地落实好领导交办的事项,是机关干部必备的能力素质。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必须从准、细、快、严、实五字上入手。接受任务时要突出一个“准”字。领导交办的事项,大体都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内容——办什么事,二是时限——什么时间完成,三是要求——工作标准、注意事项等。机关干部在接受领导交办的事项时,一定要把这三个要素搞清楚,当领导交办的任务比较混乱繁杂时,要用这三个要素加以归纳整理;当领导交办的任务过于简单时,要用这三个要素加以发挥,并请领导认可;当领导交办的任务超越客观实际、难以完成时,要用这三…  相似文献   

14.
领导要善于制“恶”,这里是指领导要善于克服和抑制自身与所承担的工作不相适应的不良性格、嗜好、品行等。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有“恶”的一面,有些“恶”对于普通人来讲,只要不危害社会,算不上大问题,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特别是在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的体制下,一些“恶”可能会繁衍出许多“恶”来,小“恶”会变成大“恶”,不仅影响自己的声誉,还会葬送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当领导不仅要有才,还要注意制“恶”,重点应制以下数“恶”。一制任情之恶。任情即凭感情用事。人不能没有感情,但领导干部不能唯情是用,用过了头,就会不讲理性,就…  相似文献   

15.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  相似文献   

16.
袁潇  孟李 《领导科学》2003,(8):10-11
生活中,有些人的心理活动和外表所透露出的信息常常不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遇到这样“表里不一”的下属,领导者如果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把握工作的方式和尺度,只是一味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就会与他们产生分歧和矛盾,不仅会导致感情的疏远,而且会造成上下级关系紧张,影响单位的团结。那么,应当怎样领导“表里不一”的下属呢?对知“错”道“对”的下属要留点面子。有些人与别人讨论问题时,虽发现自己的观点错了,却固执己见,不肯承认错误。有时他的错误被别人指出来了,他自己也领悟到别人说的是正确的,却依然装出一副…  相似文献   

17.
18.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十分明白地告诉我们:只有躬身实践、亲力亲为.才能摸透实情.懂得这一点不难.但要真正做到却不易.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要使自己的演说成功,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听众的心理需求,巧妙地安排演说内容及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这就需要把握听众的心理,从“点”上突破,尽可能满足听众的内心需求,多讲一些对听众来说比较实用的东西。因此,领导者的演说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理,以“点”切人,以“点”展开,以“点”提炼,以“点”作结。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不少地方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各单位让群众在公示期内对拟提拔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品头评足。一些干部因群众的“裁判”被调整,这些举措取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