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豫东岳石文化与郑州商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豫东岳石文化与郑州商文化的关系陈旭(郑州大学历史所)近年,在豫东地区发现了岳石文化,这是河南夏商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岳石文化因素和特征,在郑州商文化中亦有一些表现,这说明岳石文化与郑州商文化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代的历史背景。下...  相似文献   

2.
从考古发现谈商代东土的人文地理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山东商代考古资料与甲骨文的研究成果,结合历史文献,运用历史地理学的视角与方法,对商代山东境内夷、商两大集团的分布与对峙,东夷集团内部各族系的流动与分化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人地关系这一层面解释山东商文化"南轻北重"局面形成的原因,复原商代东土夷、商之间的人文地理格局,揭示商人东进对东夷集团人文地理结构的巨大冲击,从而进一步探讨这一格局对整个淮河流域地域政治结构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宫为端同志的《商代原始社会考》(载《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以下简称《商》文)一文,“通过对一些考古资料的认真推敲”,“发现商代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原始社会野蛮中级阶段,根本没有进入奴隶制社会”。笔者认为,《商》文在引用和分析考古资料时,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以至影响到作为文章题目的“商代原始社会考”这个结论的成立。商代考古资料极为丰富,这里只是以《商》文引用和分析的考古资料为线索,作些简略的考辨。  相似文献   

4.
陈朝云 《文史哲》2005,(6):48-53
中原夏文化对淮河流域上中游地区存在着直接、强烈的文化影响,又间接影响到豫西、鲁东、皖北。代夏的商文化的冲击使东夷、淮夷文化的格局与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东夷文化部分地与商文化融合,鲁南、苏北地区成为商文化的波及地区,淮夷文化成为商文化的地方类型。周文化不但影响了淮河流域古代文化的面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淮河流域古代居民的结构和成分。从地理上看,夏商周中原文明的浸润由西而东递减,土著文化因素递增;从社会层次上看,对中原王朝礼制文明的接受程度则由社会上层而下层递减。淮河流域古代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夏商周古代文明的多种因素,从而为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河南位居中原,是中华民族祖先活动的重要地区,又是我国最先跨进文明社会的地区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原的经济文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于国内先进地位。在奴隶制时代,这里是夏、商王朝活动的中心地区,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显示了商代青铜铸造工艺的高度水平。进入封建社会后,在汉代,这里用水排(水力鼓风机)冶炼,西鄂县(今南阳县)人张衡在洛阳研制成功的地动仪,都是世界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直至北宋,河南经济在某些方面仍保持着优势。然而,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时至南宋,河南的经济文化已落后于江南发达的地区,在明清时期,更为显然。  相似文献   

6.
刘一曼 《殷都学刊》2008,29(3):5-12
80年来的殷墟考古,发掘出35000多片刻辞甲骨和有铭青铜器600多件,为商代甲骨和金文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研究者将甲骨文晚商金文的有关资料与殷墟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相结合,研究商代社会(如商代的族氏、人物、官制)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国各省内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现有的省级水平上对生育率影响因素的宏观分析很难给出较为可靠的定量分析结果。本文利用1990年我国2031个县(市)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民族类型和所在地区的生育政策等资料,分析了在低生育水平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文化)和生育政策等因素对中国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级生育政策对县级生育水平的差异起着重要作用,县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类型对生育水平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研究还揭示,中国各民族之间生育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育政策的差异所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死亡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社会经济因素后,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显著地高于汉族地区。因此,中国民族之间生育水平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8.
周崇云 《江淮论坛》2012,(4):137-140
通过对安徽江淮地区已发现的商代遗存进行分析,可初步把安徽江淮地区商代遗存分为二里岗上层期、中商期、殷墟期三个阶段。各期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因素反映了中商时期商文化对包括安徽江淮地区在内的南方仍有较强的影响力。晚商时期商文化在南方急剧收缩与商在南方缺少经营有关,这也可说明殷墟期该地区遗存发现较少的情况和文化因素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秀萍 《殷都学刊》2014,(2):119-122
商代青铜器物种类多、用途广,乐器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门类,是商代“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宫廷宴会、军队作战以及各类宗教活动中使用。通过对考古出土商代青铜乐器相关材料的搜集和梳理,可以看到,商代的青铜乐器主要有铃、铙、铸、铜鼓四个大类,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山西以及长江流域的其他省份。  相似文献   

10.
商双音编铙揭秘李惠莉铙是殷商考古中所发现的一种铜制钟体击奏乐器,它在我国南、北方都有一定数量出土。在南方,铙主要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北方,则主要发现于地处中原的豫北地区,少量出土干鲁中南和陕西关中一带。关于豫北地区的商代编铙,其论著主要有李纯一《...  相似文献   

11.
殷墟新出卜辞中若干地名考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杰祥 《中州学刊》2003,(5):112-116
的系联关系 ,这有利于进一步论定这些地名的地理位置。这 1 0余个地名的地望虽未必全都位于现今的河南省境内 ,不过根据现有的文献和考古资料 ,可知其中的大多数地名应当位于这个地区。研究这些地名及其地望 ,对于探讨商代特别是河南地区的历史地理 ,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殷墟新出卜辞中若干地名考释@郑杰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郑州450002~~~~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91年安阳花园庄东地、南地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6期。 ②刘一曼、曹定云:《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选释与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9…  相似文献   

12.
林县商文化     
以前,对林县商文化遗存只作过一些地面调查。近年来随着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发展,在林县境内发现了几处商代遗址,并出土几件商代青铜器,引起了考古学界的注目。这对研究殷商文化的发展及分布情况,无疑有重要的帮助。本文着重对林县青铜文化的类型、特征提出某些探索性的看法。 一、林县商文化的发现及分布 林县商文化的发现始于本世纪70年代以后。这些遗址多分布在漳河、淇河、洹河的两岸。漳河流域的有东盘阳遗址。淇河流域的有阳台寺遗址、前寨遗址、荷花遗址。洹河流域的有下陶遗址。  相似文献   

13.
金汉波  陈雪香 《文史哲》2007,(1):167-168
2006年8月7日至9日,由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主办的"2006年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和威海举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中国台湾、香港及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50余位学者就商代考古与历史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李一 《晋阳学刊》2009,(3):125-127
河南的文化是多方位的。河南民俗绘画形式由于历史长、品种多、规模大而在中华艺术长廊中影响极大,近年来河南民俗画不断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展示并获奖。查阅《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看到,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舞阳农民画偿肇阳县、汝南县)、卢氏木版年画(卢氏县)、滑县木版年画(滑县)、陕县民间剪纸(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县)等都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5.
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550—2195年。1954年首次发现于湖北凉山屈家岭,此后又在湖北、湖南和河南等地陆续发现了几十处具有同一性质的文化遗存。屈家岭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是在汉水中下游交汇的江汉平原。考古资料丧明,屈家岭文化的农业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东岳论丛》2016,(11):15-21
本文将考古材料与金文、甲骨文、文献相结合,讨论商周时期的政权更迭和权力动荡引发的海岱地区文化格局由商文化主导到周文化统治的变动过程。并通过论述海岱地区商文化、周文化、夷文化因素的此消彼长,尝试解决该地区的商周分界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奔腾 《天府新论》1998,(1):71-75,79
中国的青铜时代一般是指从2元前ZI世纪到公元蓟5世纪的1500多年的历史。这一阶段,胃铜器(主要是礼器与兵器)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应。由于霎6资拍的跌之,夏代的时代特征模糊不清;而同代重“德”的人文思想动兴,后来铁器又逐渐督及,真社会政治、思想状况也较为复杂。R青藏代可更是中国鲁钢时代的典型代表。在商代种类、样式繁多的胄铜器中,易具有崇高的文化们值和深远的美学意义。有商一代,“国Z大事,在把手威”“‘,礼器鼎成为“家国重器”。透过需,我们国以置到商代的社会面貌和苗美理想。而易的意义,又是通过造型军坟烟…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殷墟的考古发掘源始于甲骨文的发现与探究。甲骨文的发现与整理,导致了殷墟考古的重大发现。殷墟考古发现对中国上古文化史研究的影响至大。在此之前,由于疑古之风盛行,连商代作为一个历史朝代的可靠性都趋于动摇,很多学者怀疑它的存在。正是由于殷墟甲骨文和殷墟遗址的发现与研究,才根本扭转了这种局面,不仅使商代历史由此而得到深入、系统地研究,商代以前的夏代历史也由此进入了有益的探索阶段。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考古学概念来说,殷墟的考古发掘至今也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几十年来,殷墟考古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9.
商汤立国之前商族虽经历多次迁徙,但先商时期商族主要活动于豫东商丘一带。关于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历史文献中有众多记载,甲骨卜辞中"商"地也频繁出现,商丘地区至今仍存有商人先祖及其后裔宋国的众多名胜古迹。在考古方面,商丘的永城、柘城和夏邑等地均发现有先商时期考古文化遗存。文献材料、甲骨卜辞、名胜古迹与考古发现均表明,殷商文化起源于豫东商丘地区。  相似文献   

20.
崔同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6):133-136
商代的新闻传播范围是伴随着族团迁徙、资源开发、生产交往、技术进步、文字交融、文化认同等而不断扩大的,它西到亚欧,东至海滨,南抵南亚,北达朝鲜,远及美洲,既以商代统治区和文化范围区为轴心放射传播,又有回流交融传播,呈双向态势,比我们设想的要宽广得多、复杂得多。商代新闻传播活动范围大于商代统治区并大于商文化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