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散文写作的移情内蕴散文是抒情艺术,从抒情中言志。因此,散文作品不论写什么和如何写,都必须集中抒发作者的感情,抒情成了散文写作的中心。刘勰认为:“情者文之经”。“情”既然作为散文作品的“经”,它象一条主线贯穿作品的始终,把作品所写的各种内容穿结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的内容虽然是零散的,但从写“情”来看,又是凝聚的。“情”使散文成为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品。作者在散文作品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作品的灵魂。作品有了灵魂,就有了生气和灵性。王夫之曾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  相似文献   

2.
浅谈记叙线索与抒情线索徐瑞雯,徐瑞泰记叙线索与抒情线索是作者谋篇布局、结构写作材料的关键所在。就读者而言,准确地把握记叙或抒情线索不仅有助于提钢挈领地分析全文,更有益于分辨文章结构特点,提高阅读鉴赏水平。现行中等学校语文课本大都编有若干己叙文和散文单...  相似文献   

3.
《朝花夕拾》是一部文情并茂的回忆性散文。它以浓厚的抒情笔调,诗的意境描述了鲁迅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作者“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抒情诗篇;它紧密地联结五四以后的现实,闪烁着战斗的火花,是对封建势力及“正人君子”斗争的锋利武器。《朝花夕拾》又是散文艺术中风格独异的珍品,在优美的散文中恰当地揉进杂文笔法,浓郁的诗意里交织着尖锐的社会批评,使《朝花夕拾》在艺术上放射出奇异的光辉。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学运动赋予散文以审美特征 ,使之成为与小说、诗歌、戏剧相并列的文学创作体裁之一。但受古代散文根深蒂固的影响和一些散文创作理论的规范 ,其审美特征曾一度有所削弱。文学散文跟小说、诗歌、戏剧相比较 ,其叙事、抒情应建立在对生活感受的精确把握上 ,要写出作者的性情和品格 ,要避免想象的程式化和结构的凝固化  相似文献   

5.
散文是抒情文学 ,追求对抒情主体情感的真诚传达。新时期散文作家或追求情感的集中、单一、明确 ,或追求情感的模糊、含蓄、多义 ,遵循散文自由的艺术特征 ,尊重生活 ,顺应自然 ,多侧面、多角度地透视主体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6.
散文     
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精悍、文情并茂、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迅速反映现实斗争的文艺轻武器。散文,不论记事、写人、抒情,都要立革命之意,抒时代之情,要真挚自然地表达作者战斗生活的感受与深思。散文在写法上,一是结构多为“形散而神不散”,或道古说今,或写景状物,题材信手拈来,笔意纵横驰骋,但始终循着思想的一道红线运行。二是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特定范畴,指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抒情散文有如一切抒情的诗篇或写意的图画,要借意境的创造来反映生活,反映作家的审美理想。这创造意境的功夫,直接决定着散文的艺术质量。在这方面,鲁迅先生的散文  相似文献   

8.
谋篇布局是任何种类的作品都要注意的,散文作品更要讲究。散文的表现形式自由灵活,写景叙事,言志抒情,象征寓意,作者不必拘于一格;大声疾呼,慷慨奏歌,热情礼赞,尽可舒卷自如。但这并非是说散文作者的笔可以象脱缰的野马,  相似文献   

9.
说散文应当抒情,这不会引起异议.但进一步的问题是:散文的抒情有什么特点?或者具体地说,同是抒情,散文与诗歌有何区别?这是中外作家、理论批评家感兴趣的话题.这个问题要从情感本身以及抒情的方式两方来看.而金科的散文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值得注意之处.先看情感本身.60年代曾有过“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的理论主张,至今也还常常见到以是否富有诗意来衡量散文,似乎越向诗歌靠拢,散文就越有品味.其实这是个相当含混的看法.中国古人说,诗为酒,(散)文如饭.(清·吴乔《答万季野诗问》)这个比喻使我们理解到,诗歌是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0.
试论散文的叙述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一向被看作是“主情”的文体。长期以来,似乎有一种流行倾向,认为散文是抒情、描写的艺术,至于叙事则是小说的需要。这是对散文的一种误解。散文虽然以抒情为旨归,但抒情从来不是无病呻吟、空洞无物,而是社会人生的一种映照。散文的抒情一方面离不开具体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有灵活多样的笔法。散文的叙述为抒情提供丰富内容、厚实基础,它是散文的重要笔法,是散文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叙述,人所周知,是对人物经历、事件过程的述说和交代,它是文学表现方法中最基本最常  相似文献   

11.
讨论现代散文美的因素,人们往往先要谈到抒情问题.然而,抒情这一亘古不灭的文学魂灵是普存于各种文学形式之中,不唯散文所独有.事实上,作为文学的抒情类别,诗和散文共有着抒情特质,共同谱写情感的微妙篇章,使我们在激赏感情旋律的千变万化中,在艺术上难以对它们作出细致的区别,因而留下美的迷雾.艺术是彼此相通而又各自有别的.探讨散文的抒情美有赖于从抒情品性上对散文进行厘定,透过诗的抒情揭示散文的内质,以界定散文抒情美的形式、内容和微细层面.  相似文献   

12.
散文研究的新成果──《散文抒情探微》一书述评王玉宝贾祥伦同志的专著《散文抒情探微》一书(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其鞭辟入里的论述,独具匠心的营构,丰富多彩的内容,清新精湛的风貌,步入文苑。本书主要从散文创作的关窍──抒情入手,用26个专章的内容,从2...  相似文献   

13.
元遗山云:“作文不可作直头布袋”。这就是说,在文章中无论叙事抑或抒情,均必须迂回曲折,抑扬跌宕,而不宜平铺直叙,一泻无余。杨朔的散文《荔枝蜜》是众口交誉的散文中的上乘佳品,其所以佳,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叙事抒情的抑扬起伏,跌宕有致。该文的立意是赞美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但作者并不直言其情.而以赞美蜜蜂作兴寄,并且以“不喜欢蜜蜂”的抑笔开篇:  相似文献   

14.
情境是经过物境这一接近于客观生活原态的境界进入情与景合、境中蕴情的一种新境界。这种特定的境界,是作家、艺术家主观观照中的实境,也是他们情感体验中的实境,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凝聚,往往可以形成富于美学魅力的艺术意境。物境、情境的生活实体感较强,而意境则艺术的、美学的魅力更浓。在各类文学样式中,散文最长于自如地抒写作者在观照生活时产生的各种感受和情思,并以抒情的笔触将这种体验、感受中的生活情境写入作品,使其在作品中获得再现,这就形成了散文创作中的艺术情境。而且,由于情境和意境间的阶梯型发展关系,有时境界比较深邃、内涵比较丰富的艺术情境,距离艺术意境也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散文情境的艺术展现通常有两种基本形态:直观型和积淀型。这两种情境展现的艺术旨归是共同的,即创造富于魅力的艺术境界,但它们在具体的表现上则是各有个性和特色。  相似文献   

15.
散文的批评不像诗歌研究那样神圣,也不像小说评论那样普及,总是处于一种随意而低调的状态。批评的介入从感性的阅读经验来体认散文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的内在品质,也就体认到了散文最根本的东西。从具体作者和文本的批评出发,批评的细读主要从散文语言和抒情的真实自然,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还有生活情趣和人文精神相契合的思想境界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散文的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审视我国散文创作的鲜明特色,提出辞意美是散文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散文辞意美要求情真,理显,辞美,散文创作应有作家自己的个性风格,结合古今散文佳作,分析借助叙述抒情,借助描写抒情,借助议论抒情等几种类型的散文创作辞意美的艺术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现代散文史上,自从20年代西方随笔体Essay传入中国以来,一种个性色彩浓郁,在谈天说地中溶入作者人生态度的文体风行一时。这种随笔体散文,既有古代小品文简洁灵巧的特点,又吸收了西方Essay重思想、哲理和个性突出的长处。表现在语言风格上,有讽刺,但更多的是幽默、调侃,是对人生社会的机智体验,往往洋溢着作者的学识、才情和志趣,可读性强,有启迪意义。从客观创作情形来看,男性作家的随笔成就较大,如周作人、梁遇春、林语堂、钱钟书、梁实秋等的随笔集,都是高水平的作品。而女性散文创作则偏重抒情、写景,倾诉式的语…  相似文献   

18.
“诗言志”、“歌缘情”.诗情,是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和散文艺术生命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诗情,就很难产生艺术感染力.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没有热情,就不可能有任何诗.”(《别林斯基论文学》第60页)鲁迅也说过:“没有文思,做出来也是无聊的东西.”(《鲁迅书信集》上卷第112页)散文是一种富于抒情性的文体,它和诗歌一样,应该抒发“作者心灵的歌声.”应该抒情,也便于抒情,是散文在艺术上的长  相似文献   

19.
袁枚不仅是著名诗人,亦是著名的古文家。古文中文学性较强的有人物传记散文、自然山水散文、抒怀散文与尺牍。传记散文写人性格鲜明,记事选材得当;山水散文多将山水性灵化,且重刻画山水各自的特征;抒情散文表现真情至性,抒情多与叙事相结合。尺牍短小精悍,表现个性灵活自由。袁枚散文的创作成就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诗人、剧作家郭沫若在散文创作方面也堪称一位大家。阿英说过:“郭沫若……他在作为主要的地位的诗人而外,要说他也是一个创作家,不如说他是一个散文小品的作者”。这评价很值得注意。郭沫若一生创作了文字浩翰的散文作品,有游记、杂感、自传、日记、随笔、抒情小品等多种样式。故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