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术界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在推动农村地区农村脱贫致富中的作用和实践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探讨,而对旅游发展对农村社区的权益损害情况关注较少.以我国西部的部分旅游区为例,分析了当地农村社区的权益构成及其在旅游发展中所遭受的损害情况.分析表明,风景区的土地征用较为严重地损害了农村社区的土地使用权、社会保障权以及自治权;旅游收益漏损损害了农村社区的旅游资源收益权;旅游用水损害了农村社区的水权;旅游污染损害了农村社区的环境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村改居"社区中的邻避冲突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势必影响到"村改居"社区的治理甚至社会和谐稳定。"村改居"社区邻避冲突的产生,既有居民个体的原因,也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方面的原因。要有效治理"村改居"社区邻避冲突问题,在理念层面要注重政策之"公"和社区营造;在制度层面要完善民主参与、风险评估和利益补偿等制度;在机制层面要适时合理地选址、规范利益主体间的行为互动等。  相似文献   

3.
水权——民法上的新型用益物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权是依法对于地面水和地下水取得使用或收益的权利 ,水资源所有权为水权之母 ,水权是水资源所有权的派生物 ,水权为民法上的一种新型用益物权  相似文献   

4.
蔡翥 《学术探索》2005,(1):57-62
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微观层次上,选择关系资源为分析路径,同时结合宏观层面的制度性动力分析,拟以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来探析农村社区阶层分化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研究当代中国农村,特别是以安徽为典型形态的中部地区农村农民的社会阶层分化问题,探讨转型期关系资源与农民阶层分化的关联,并将就实地调查中所获农民阶层分化的具体情况,探析"关系"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向关系资源转变的过程,分析关系资源在农民阶层分化中扮演的角色,对这一微观层面的社会事实做出解释,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相关社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省安康市X社区为例,从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建设主体以及社区建设主体自身之间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对移民社区冲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文化差异、法律法规、经济利益、社区资源、权益维护五个维度分析灾害移民社区冲突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冲突的路径选择,以期为后期移民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节水型社会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觉节约用水的秩序.中国属于水资源短缺国家,建设节水型社会意义重大.水权市场制度通过法律制度明确界定各种水权,并通过水权交易实现节约用水的价值,从而为约束用水行为和自觉节约用水奠定制度基础.完善水权水市场制度需要从水资源所有权制、占用权制、可交易水权制和水市场制度四大系统,以及法律条例和操作细则两个层面去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7.
试论“城中村”和谐文化的构建——以西安市后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面临着农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两大冲突,这两大冲突引发了犯罪、社区凝聚力不断减弱、村民的优越感和自卑感并存、传统建筑逐渐消失、社区形象受到破坏等社会问题。因此,以西安市后村为例发挥政府的导向性作用,转变村内社会组织;社区资源共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发挥村内古建筑及特色文化资源作用;实行"城中村"文化的渐进式改造等,是解决社区文化冲突,构建和谐"城中村"文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与行动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的城市社区中 ,“单位制度”或“单位组织”是社会资源分配的基本制度 ,也是个人获取社会资源的基本场所。在本文中我们想要集中讨论的是 ,个人在单位组织的层面上是如何获得资源的 ,个人在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方式与单位组织的性质具有什么样的联系。一、两种研究视角对单位制度中社会资源的分配 ,可有两种基本的研究视角。第一 ,宏观制度结构中国的“单位组织”其本质是国家政治统治和资源分配的工具。国家借助于单位组织 ,将大多数社会成员组织到一个个具体的“单位”中。国家依赖政治目标、意识形态以及一系列具体的资源分配规则…  相似文献   

9.
论西部生态贫困、生态移民与社区整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西部农村贫困主要是生态贫困,经济开发式的反贫困战略的有效性有限,需要采取生态移民的反贫困策略;生态移民不仅仅是反贫困的一种策略,它也是反贫困过程中的一种社区运动过程,它涉及到社区重组、社区组合和社区嵌入;在生态移民过程中,社区运动存在着社区冲突,它影响到生态移民的稳定性;要解决生态移民过程的社区冲突,就需要采取多种手段促进生态移民过程中的社区整合。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描述全国和区域地下水资源利用变化的基础上,揭示目前我国农村地下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地下水严重超采,水量短缺;地下水水质超标,污染加剧;地下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解析农村地区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加强地下水的集中统一管理、实行严格的地下水压采制度、完善我国地下水管理的法律体系、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重视地下水用水户的组织和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强化农村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权制度是我国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之一。本文着眼于水权理论、立法以及实践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从学理层面、立法层面以及实践层面对水权及其相关范畴展开研究,并通过案例分析,对现行的一些观点做出尝试性评介。我们认为,由于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水权在我国目前的立法实践中应该是指取水权,它包括取得水体权、取水转让权以及受益权等权能。在水权转让中,转让人在享有取水权的前提下,根据法定的条件和程序,以协议的形式有偿向受让人转让取水权,从而移转水资源利用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撤村建居正在引发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变迁,这一变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第一层面是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的转变,第二层面是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在变迁过程中,出现了值得注意的群体分化现象,给市民化进程带来复杂的社会后果。本文综合分析农民市民化过程中新出现的群体分化现象、分化的机制以及对市民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事关微观层面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论上,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受益主体范围明确,其有效率的供给模式是由社区范围内的居民自行组织,其供给水平决定于主体之间的合作行为与非合作行为,而合作行为与非合作行为内生于特定的社区环境,是主体属性与制度安排的结果变量,嵌入于农村社区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本文以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社区为现实研究背景,以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理论为基础,从主体要素和制度要素两个维度建立起了一个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合作行为的分析框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面铺开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村庄社区组织资源的重塑产生了诸多层面的影响,并深刻地影响了农村村级治理的效果。本文认为,林改后村庄社区再组织化的可能资源有内外两种:外部包括林业站新功能的扩展和外来公司,它们可以起到促进乡村的再组织化;内部包括林改后的村两委以及林业合作组织。通过多种组织资源的介入与治理,可以形成优质的村庄社群质量,达到村庄的善治,重构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态并重的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习惯于政府主导下的资源推动,更多地强调外源式发展,忽略了社区内部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式进行重新思考,着眼于农村社区内生式能力的构建,实现从外源到内生、从资源到能力、从政府主导到社区自治的根本转换。我国农村社区能力的构建,在逻辑上,可以从能力基础、能力主体、能力结构等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培育社区意识、培植社会资本,夯实农村社区能力构建的基础;提升社区农民、社区精英和社区组织等三类主体的能力;培养社区在资源获取、问题解决、服务提供和方案规划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用Panel Data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以8个欧元区国家2008年1月—2011年10月的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信用评级行为微观层面的效应,使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信用评级行为的中观和宏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微观层面,信用评级行为对个体融资成本有显著的负向冲击且滞后效应不明显;在中观层面,信用评级行为的效应取决于传染效应与竞争效应所确定的净效应;在宏观层面,信用评级行为与宏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鉴于信用评级行为在三个层面的显著效应,文章从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两个维度对信用评级行业的健全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确认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时代即将来临的基础上,对城市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即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推进的结果;也是新时期社会整合、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居民居住空间和家庭结构的功能变迁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对城市社区的功能作了相应的分析,即城市社区有利于增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人的深层需求,有利于城市社会的稳定和综合治理;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是城市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相似文献   

18.
仝秋含 《天府新论》2020,(2):117-126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在农村缺席社区归属感研究的背景下,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哪个会更高一些呢?从齐美尔、费孝通等社会学家的观点出发,假设农村的社区归属感高于城市,选择城市与农村各一个调查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个调查点社区归属感都处于较高水平,但未能证实假设,考虑到所有个人层面与社会互动等影响因素后,二者社区归属感并未有显著差距。另外,社区生活满意度、社区十年发展认知、社区中拥有亲戚与朋友的数量均能显著影响社区归属感。  相似文献   

19.
国家权力在社区的纵向深入使得国家和社会这两种力量交织于社区建设过程中,各种不协调因素制约着社区的良性发展。社区建设需要回归到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宏观层面的"国家-社会"关系的构建最终要落实到社区的各类行动者身上。在社区建设中,党组织、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是主要行动者,通过行动者的具体行动过程实现国家与社会力量在社区层面的互补与镶嵌,并达致"国家-社会"的良性互动。理论构想得到了杭州市XY街道社区建设实践的经验检视。  相似文献   

20.
郑志国 《学术研究》2001,1(12):52-54
劳动价值论具有研究资源利用问题的功能,应当把深化劳动价值论研究的重点放在资源利用上.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四个层面拓展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一是从微观层面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形成和增值;二是从宏观层面研究国民经济结构和价值运动;三是从世界范围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价值变化;四是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探讨按价值规律办事,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