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及首都开罗素以“千塔之城”闻名于世.亲眼目睹后才知道这里的“塔”指的是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宣礼塔.宣礼员每天按时登塔,召唤穆斯林前来清真寺作每日5次的礼拜.数以千计的宣礼塔代表着埃及伊斯兰历史上不同时期和不同民族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历经千年,各领风骚,耐人寻味.伊历53年,倭马亚朝统治埃及时,埃及总督穆西勒麦·本·穆赫里德在开罗建造了埃及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为了使宣礼的声音传得更远,扩大清真寺在穆斯林中的影响,又在寺内建了4个高塔,这就是开罗宣礼塔的前身.伊历92年,该清真寺被推倒重建,并命名为阿慕尔清真寺.从此,宣礼塔成了清真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座清真寺内往往建有多座宣礼塔,著名的爱资哈尔  相似文献   

2.
科威特埃米尔凯巴拉·艾哈迈德·沙巴于1988年9月26日为纽约的第一座清真寺安放了奠基石。清真寺位于哈林区,附近有一个犹太人的聚居点和一个希伯来青年协会。清真寺耗资2500万美元,占地28000平方米,是纽约伊斯兰文化中心的建筑项目之一,该中心还将建造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设施。  相似文献   

3.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极其重要的物质象征,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伊斯兰教的新月在阿拉伯半岛升起时,清真寺最初级的形式已经萌芽。清真寺的历史与伊斯兰教的历史同样久远,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历史的见证,清真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无疑也是伊斯兰教兴起和发展的真实历史写照。本文试从伊斯兰教的兴起开始,对伊斯兰教早期清真寺建筑的沿革、建筑特征及其功能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瓦哈比主义是300年前由穆罕默德·本·阿卜杜·瓦哈卜谢赫创立的一种伊斯兰法学主张和理论。德尔伊亚埃米尔穆罕默德·本·沙特和阿卜杜·瓦哈卜谢赫建立政教联盟后,积极开展了旨在伊斯兰教改良的瓦哈比运动,最终导致了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在现代沙特的社会发展中,瓦哈比主义为保持沙特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君主制,维护沙特王室的政治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沙特的瓦哈比主义决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5.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它在穆斯林的精神世界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也是指导穆斯林一切言行的准则.然而,《古兰经》究竟有多少个译本,这个问题却鲜为人知. 可以称为《古兰经》第一个译本的是塔伯利用波斯语注解的注释本.发表于回历310年.回历712年,解释波斯语注释本的土耳其语版本问世.由马拉纳·沙·拉菲丁用乌尔都语注释《古兰经》的第一个乌尔都语版本则发表于回历1190年.这三种最初的译本,是伊斯兰教迅速向外传播的产物.它们都是由虔诚的穆斯林信徒来完成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6.
伊本·赫尔敦(1332~1406)出生在突尼斯的一个官宦家庭,全名叫阿布·宰德·阿卜杜·拉赫曼·本·穆罕默德·本·赫尔敦,他是中世纪阿拉伯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多少年来,伊本·赫尔敦一直是东方学者的研究对象,现代西方学者把伊本· 赫  相似文献   

7.
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缩影,研究分析清真寺的社会价值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伊斯兰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述清真寺的社会价值。一是它的美学价值。伊斯兰文化中的建筑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建筑艺术之林独树一帜。清真寺集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建筑艺术精华于一体,是伊斯兰文化中建筑艺术的结晶,它反映了穆斯林建筑师巧夺天工的建筑技艺及其独特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8.
凯鲁万城位于突尼斯中部,是突尼斯的第四大城市.也是伊斯兰教四大圣地之一,被称为马格里布伊斯兰教的首都。阿拉伯人经过三次远征,击溃了拜占庭军队之后,于公元670年建立了凯鲁万城。凯鲁万城内有清真寺100多座,它们都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建筑物,其中最有名的是奥格巴清真寺。它建造于公元680~695年,后经过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世界》2003,(5):29-32
扎耶德·本·苏尔坦·阿勒·纳哈扬总统于1918年生于阿布扎比市中心的希思尼宫,是阿布扎比酋长国酋长苏尔坦·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1922~1926年执政)的第4子,从小接受王室的伊斯兰文化教育。1966年8月6日,他接替长兄沙赫布特(1928~1966年任酋长),执掌阿布扎比酋长国统治权。这使他有机会实现其“发展、联合、富足”  相似文献   

10.
今天是我们阿拉伯伊斯兰史上的两个喜庆佳节,一是谢赫扎耶德·本·苏坦·阿勒·纳哈扬阁下执政阿布扎比酋长国30周年,二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成立25周年,值此机会,我向中国人民、上海人民、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和全体师生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愿.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作为具有明显政治功能的宗教,对素有“伊斯兰世界盟主”之称的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其典型意义莫过于对沙特君主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沙特君主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就有着明显的伊斯兰特性,并保持到现在,这一特性保证了沙特政策的连续性及政权的稳定性,成为现代沙特的立国之本.本文试从以沙特家族为核心的世俗权力和以乌里玛阶层为代表的宗教神权两方面作一探讨.一、历史渊源沙特君主制的伊斯兰性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沙特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和摇篮,是麦加和麦地那两大伊斯兰圣城的所在地.从18世纪中叶开始,在沙特兴起了著名的伊斯兰复兴改革运动——瓦哈比运动,即1744年沙特家族的穆罕默德·本·沙特同瓦哈比运动的倡导者穆罕默德·本·阿卜杜·瓦哈比达成协议,沙特家族为瓦哈比主义提供保护和支持,瓦哈比主义则为沙特家族的统治和扩张提供合法性,结成著名的宗教政治联盟.1793年瓦哈比去世后,阿卜杜勒·阿齐兹继承教长职位,从此瓦哈比派的教长一直由沙特家族的领袖担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伊斯兰教和清真寺的发展轨迹,认为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朝夕“叩拜(真主)之地”、表达内在信仰与完成“五功”的实践场所和伊斯兰教合法存在的标志,也是穆斯林宗教认同的物质文化符号,它在传播伊斯兰思想、弘扬伊斯兰文化及构建穆斯林社区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真寺在中国大地上的出现,标志着伊斯兰教传入了中国。通过每座清真寺建造的时间、地点、规模,以及筹建人的多寡和社会地位的高下,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情况。而有关清真寺建造的情况,往往都要记载于它的碑记里。因此,清真寺内的碑刻,不但是研究伊斯兰教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例如西安的《创建清真寺碑记》,吴鉴所作的泉州  相似文献   

14.
清真寺在伊斯兰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神圣的礼拜场所,而且是重要的教育机构。一、清真寺教育的缘起在伊斯兰史上,教育从一开始就与清真寺密切联系在一起。诵读《古兰经》,学习《圣训》,是穆斯林教育的首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伊斯兰教和清真寺的发展轨迹,认为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朝夕"叩拜(真主)之地"、表达内在信仰与完成"五功"的实践场所和伊斯兰教合法存在的标志,也是穆斯林宗教认同的物质文化符号,它在传播伊斯兰思想、弘扬伊斯兰文化及构建穆斯林社区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费萨尔国王国际奖,据目前所知,包括文学奖和伊斯兰研究奖,是沙特阿拉伯王国于1979年起开始设立的一种奖金,用以奖励文学和伊斯兰教研究方面的杰出人士。它在阿拉伯各国和伊斯兰教世界中,影响正在逐渐增大。1980年度的费萨尔国王文学奖为埃及的阿卜德·卡迪尔·库特博士与巴勒斯坦人伊赫桑·阿巴斯博士分别获得。消息传出,阿拉伯文坛反响热烈。库特博士所在的埃及艾因舍姆斯大学文学  相似文献   

17.
开罗史话     
埃及首都开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第二任正统哈里发欧麦尔执政时期(634—644),新兴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开始大举对外扩张,639年末,阿拉伯名将阿慕尔率军挺进埃及,翌年1月轻取距现在塞得港不远的法尔玛,打通了前往拜占庭军队在埃及的军事要塞孟菲斯的道路.经7个月的包围,阿拉伯军队于641年4月6日攻破孟菲斯,接着向埃及首府亚历山大进军,迫使拜占庭帝国驻亚历山大总督居鲁士向阿慕尔立约投降,从而结束了拜占庭帝国对埃及的统治,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省.阿慕尔根据欧麦尔的命令,在孟菲斯城外搭帐蓬、建住宅,并把它定为埃及新首府,取  相似文献   

18.
《阿拉伯世界》2004,(1):50-53
[11]《罕世璎珞》(al-‘Iqd al-Farid) 作者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本·阿卜德莱比·安达卢西(860-940),以伊本·阿卜德莱比(Ibn‘Abd-Rabbih)著称于世。安达卢西亚后倭马亚朝著名文学家。自幼接受传统的伊斯兰教育,一生在科尔多瓦生活,为哈里发阿卜杜·拉赫曼三世宫廷的桂冠诗人。  相似文献   

19.
欧默尔·本·赫塔卜(卒于公元644年)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身后第二位正统的哈里发。他笃信教义、为人正直、生活俭朴,在伊斯兰教界一直被视作堪称表率的宗教领袖,是一个对穆斯林大众有巨大影响的人物。信士们的长官公元633年(回历12年),艾卜·伯克尔指派哈立德·  相似文献   

20.
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是穆斯林社区的核心。凡是有穆斯林的地方,几乎都有清真寺。特别在中东阿拉伯国家,清真寺更是随处可见。在伊斯兰史上,清真寺在促进穆斯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诸多社会功能。本文以伊斯兰历史上著名清真寺为例,着重分析清真寺功能的多样性及其在当代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