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宏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3)
北宋时期党争剧烈,所谓"君子"、"小人"互以"朋党"之名攻讦对手,危害日深.对此,宋代士大夫大多有论析.元祐年间,两拜宰相的范纯仁亦有深刻认识.范纯仁在当政期间多次上奏剖析以朋党之名相互攻讦之害,主张"调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元祐年间愈演愈烈的党派之争.对于宋人论"朋党",今日研究者大都关注于欧阳修等论说,而少有述及范纯仁之朋党观及其与元祐政治关系.故本文即对此辨述之,兼及元祐年间"调停"说的起因与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孙福轩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3):150-158
科举试赋始于唐朝,起初以"赋兼才学"为核心,经学家、古文家、辞赋家讨论的是辞赋取士能否为国家择选真正的饱学之士.然而从唐代中后期至两宋,尤其是随着政治层面党争的加剧,文学意义上的辞赋取士与经义取士衍变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使得试赋之争具有浓厚的意气之嫌与党争色彩,由此辞赋的创作就不单纯是辞赋"因体代变"的纯粹文学意义上的变革,而具有了时代思潮、政党之见、君子小人之辨的政治品格.唐宋两代的科举试赋只有从这个维度上去理解,才能阐发其中的历史流变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论正在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以“华南虎”事件为研究个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丽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65-68
在近期的"华南虎"事件中,公众对公共话题的网络讨论倾向于高度理性化,在网络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场以网络论坛为纽带的全民大讨论.网络让一个公众自由言论的平台得以搭建,同时也成为公共讨论得以延伸到各个现实领域的助推器.可见,在网络中,一个针对社会问题的公共讨论空间,即公共领域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4.
介绍美国一些商学院开展的"以过程为中心"的会计教育方法.大学本科商务核心课程的六个过程模块及会计在每个模块中的作用,可为国内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付相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26-29
近年来,食品安全危机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难题,给各国政府提出了全新挑战。以2008年“问题奶粉”事件为例,分析了政府在应对此次公共危机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困难,指出政府危机管理力量薄弱、法律意识淡薄、政企关系不规范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等是政府在应对此次危机中出现“危机”的原因。据此,政府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健全佘共危机管理法律和制度,明确政府角色和定位,并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范仲淹一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言行,成为我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典范。自古及今人们评价其都以一种较为宽广的“天下”视角,推究其“天下”观的主旨,则与传统儒家修齐治平的要义完全一致。然其至为可贵者,坚守于心而付诸于行,贯穿始终而不离此道,则是范仲淹平生喜弹琴,师从崔遵度、唐异二位高士,“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操”,旨在以此传播尧舜之音,践行其所持“鼓天地之和而和天下”的“琴之道”。考其“天下”观的旨归与“琴之道”的操守,二者并无二致,均属成仁成圣之途,由此堪称北宋馆阁文士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周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100-105
在我国既有的立法经验中,虚词“必须”被大量地用来设定义务性规范或针对某种事实的、含有一定价值期待的限定语;与此同时,“应当”一词也被用作几乎同等的角色.法律语言学及立法学的研究表明,法律用词必须讲究统一性(能用一个词表达的就不用两个词)、单义性(一个词只应具有一种意义)和稳定性(一个法律用词不应具备可替换性),因此,具有几乎同等功能和意义的“必须”与“应当”两词只应保留一个.在参酌法律语言学、立法学及法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几部法律文件的经验考察表明,应当用“应当”取代立法中的绝大部分“必须”. 相似文献
8.
诸凤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2)
绍兴县齐贤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和依托,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齐贤"大调解"在整合调解资源,创新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的调解机制,提高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等方面,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调解机制的构建带来很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城市以其独特的营建传统,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古代文人参与城市建设活动的梳理,并以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延安期间的营建活动作为实例,对“谁是传统山水城市格局的创造主体”进行研究,认为文人士大夫对传统山水城市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当代规划设计师的综合素养进行了反思。提出当代规划设计师应具备古代文人士大夫那样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乡土情怀。 相似文献
10.
对布什政府在中东“反恐”期间美国国内相对团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骥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33(4):103-104
"9.11事件"以后,美国先后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这个时期美国国内取得了空前的团结.这一方面是因为布什政府利用美国民众的愤怒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打着联合国旗号并编造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谎言,以维护民主和人权为旗号进行的战争;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掠夺石油对美国居民也有利.舆论的诱导,使政府与居民的利益趋向相同. 相似文献
11.
吴娱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5(1):51-54
范仲淹一生功业最卓著的时期,是其戍守西北、担任北宋与西夏交战的统帅阶段。他在西北所采取的一系列治边措施,后人多看作是对儒家理想政治的实践,范仲淹也因之被称为硕儒。然而,在范仲淹的奏议以及其它的一些诗文资料中,可发现指导范仲淹治边的除儒家思想外,还兼综有法、道等。而且,西北边境局势稳定后,他便自觉抽身而退、淡泊名利,更表现出释道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闫爱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4,4(4):64-66
"师圣"和"师心"是<文心雕龙>的两个重要观点,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实际上是统一于<文心雕龙>的整个体系中的.无论是"师圣"还是"师心",都是对"道"的体认方式."师圣"与"师心"体现了对创作主体意义的重视,是创作主体的不同的创作取向."师圣"与"师心"的关系也是对文学继承和革新关系的一个注脚. 相似文献
13.
朱大银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45-48
生命意识是李贺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诗人在表达这一主题时,采用了多种表达范式,"睹木兴叹"就是其中的一种.前人由于对李诗生命意识及其这一表达范式缺乏足够了解,在注疏李贺诗歌时往往违背了诗人本意.文章以"睹木兴叹"这一表达范式为议论角度,对姚文燮《昌谷集注》、王琦《李贺诗歌集注》、叶葱奇《李贺诗集》三家注疏中的不妥之处作举例纠正. 相似文献
14.
从“事件”到“用例事件”——从意识的涌现看句子表达式雏形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盛桓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4):137-144
句子表达式雏形的形成,是指意识所涌现出来的句子表达式的基本框架.为了说明这个过程的意识涌现,需要提到四对相关的概念:感知-感受;物理属性-心理属性;原初意识-反思意识;事件-用例事件.从意识视角来审视,语言表达式雏形的形成来自原初意识涌现为反思意识,即将感知事件的原初意识在个人记忆和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联想和想象,对原初意识实施格式塔转换,扩展为反思意识.在这一过程中,要用上什么原初意识的材料、如何通过格式塔效应实施联想和想象,都是在环境和意向性的统制下进行的;这个反思过程,就是要把原初意识所映现的事件“裁剪”为用例事件,使这用例事件能在该特定情景下恰当地对该事件作出切合语境的表征. 相似文献
15.
司法权力的限度——以美国最高法院与妇女堕胎权争议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东来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7,44(2)
在“罗伊案”(1973)中,以妇女堕胎权系宪法隐私权为由,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全美46个州的反堕胎法,认可了妇女在胎儿存活期之前的自由堕胎权。由此,反对妇女堕胎权的生命权利运动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限制甚至是推翻“罗伊案”的政治游说和司法挑战。在“凯西案”(1992)中,最高法院维持“罗伊案”的基本判决,同时也认可了各州对妇女堕胎权的种种限制。从“罗伊案”到“凯西案”的发展表明,最高法院对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司法干预,效果极为有限,而且,司法一旦介入,又因其自身的逻辑使之难以脱身。 相似文献
16.
张磊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2(4):96-99
2005年9月发生的中日"春晓油田"事件中,日本媒体歪曲报道和日本政府不负责任的言行单方面升级了中日东海资源争议.文章从中日"春晓油田"事件人手,分析此次事件的真相和实质,并以此为基础对中日两国关于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进行国际法分析,以澄清事实. 相似文献
17.
“三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已导致全国近5万名婴幼儿患病,并一度造成广大社会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极度恐慌。“三鹿奶粉”事件不但使中国食品行业发展遭遇重创,引发了整个中国食品行业的安全信任危机,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对“中国制造”问题的热议。“三鹿奶粉”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归结于奶粉监督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和监管不力以及企业道德失范、责任不明确或责任心不强等原因。而笔者力求利用经济学原理,从成本与利润分析这一新的视角出发,探讨奶制品行业造假贩假的本源,探索揭示“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内在必然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乌坎村村民维权事件为例,系统梳理了网络群体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般应对网络群体事件的四点策略:即提前介入,防患未然,将网络群体事件消解于未萌状态;网络群体事件防治的法治化;完善网络群体事件防治的多主体沟通机制;强化网络群体事件防治的事后评估管理。 相似文献
19.
祝方林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3):46-49
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探讨了W事件对族群意识和侗族与土家族、汉族之间的族群关系的影响.设计了群体事件对族群意识和族群关系影响的分析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提出了对三个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的五个自变量.然后运用SPSS对模型数据进行计算,采用路径分析法讨论了模型中诸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章海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9):874-877
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乌坎事件之所以会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失衡造成的。当前我国处于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了种种社会问题。因而完善村民自治,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