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近年来,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旅游业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丰富,并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发展民族特色生态旅游的必然选择。文章对民族文化旅游及生态旅游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所得结论可以为其他类似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丰富的水资源、水利资源,是中国西南地区自然禀赋的优势资源,也是西南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资源,更是中华民族须臾不可离开不可缺乏的生存资源.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的开发和建设,成为西南民族地区"奔小康"的最重要选择之一;与此同时,大力发展被发展战略家和政治企业家誉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也成为西南民族地区"奔小康"的最重要选择之一.这里似乎有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者对人文生态旅游、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水体生态旅游资源等研究较多,而对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红原县月亮湾旅游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对该旅游区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也为该旅游区乃至整个川西民族地区的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了预测,同时对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简短讨论,希望能对红原县乃至川西地区草原生态旅游开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一般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坚实基础,三峡区域的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从三峡民族地区的现有资源条件出发,分析其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既能继续保护三峡民族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又能给当地居民带来显著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的城镇工业化推进的经典理论不同,在具有旅游资源禀赋的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依托旅游业等特色支撑产业的发展可以较好地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进程。通过对云南昆明市团结彝族白族镇乡村生态旅游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论述了团结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城镇化的作用,并就目前团结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红三角地区具有旅游合作的良好基础,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文分析了红三角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已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但是,理论上关于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起步太晚,与日益高涨的实践氛围很不协调.为此,本文力图从财政金融政策角度,就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8.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施行,湖北民族地区旅游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基于湖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现状提出的有效举措,符合湖北省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因此,要加快湖北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就要努力使民族文化旅游向生态旅游提升,加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品牌化建设。通过深入湖北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塑造的具体措施,并例举了三个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项目。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贫困,并提出今后基本的发展思路.文章在介绍了观光农业的类型和特点之后,对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发展观光农业的条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民族特色生态旅游的内涵,并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分析了民族特色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几大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如开辟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之路,重视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进行培养,引进专业人才,改善旅游的软硬件设施,适时变迁旅游管理制度和加大与高校的合作等。  相似文献   

11.
由中南民族大学与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联合召开的"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14次年会"2008年10月在武汉召开.年会的主题是改革、和谐、发展,关注的热点是西南民族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知中国民族学的"华西学派"、构建和发展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青年论坛、推进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农村改革和科学发展.这里对这次会议从三个方面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呈现出民族种类众多、自然环境复杂、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文化多样等特点。西南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发展与国家的安全、稳定及人民共同富裕紧密相关。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重视、学界关注。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央对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政策支持研究、发展历史和民族关系研究、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西南民族地区现有的产业结构没能够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出路只有一条,即:依据西南林业资源优势,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用非传统的方法重组传统产业,以工业化发展林业经济,建立股份制企业集团,推动西南民族地区林业发展,带动整个西南民族地区经济起飞,实现区域经济连动。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相对贫困落后 ,但可以依托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开发生态旅游 ,促进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 ,应遵循永续利用、保护性开发和特色挖掘等原则 ,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以及人力优势 ,并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近代地方民族商人发展崛起过程中对滇西北多民族地区农业的商品化渗透为研究基点,探讨并梳理了滇西北民族乡村农业商品化浪潮下的发展表征和具体变迁内容.研究表明,在以滇西北为缩影的近代西南边疆民族乡村地区的农牧业商品化发展的过程中,本土民族商人扮演着重要的推动者角色,而且其实际的发展状况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这是这个特殊的边疆多民族地区近代乡村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重要景象.  相似文献   

16.
当前,积极开展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第一,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整个西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全局的作用。 参加西南经济协作区的云、贵、川、广西、西藏五省区有人口二亿,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五省区中,西藏、广西属于民族自治地区,云、贵是国家当作民族省对待的地方。云、贵、川三省民族地区的人口,分别占本省的三分之一、30%、8%。在四川,民族地区的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7%。  相似文献   

17.
海南度假村生态旅游发展态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促进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求与态势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海南岛在基于生态旅游开发下发展海岛度假村时,内部环境存在自然环境、地理区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势和公共基础设施、从业人员素质、民族文化融入等劣势,外部环境存在市场契机、经验参考、政策支持等机遇和行业不规范、需求多样化、全球竞争等威胁.根据态势分析结果,提出从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科学合理规划度假村建设、注重旅游从业人员人才培养、做好海岛本土文化与度假村建设宣传、顶层设计建设决策沟通平台几个方面完善海岛度假村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贵州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贵州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极不相称。针对贵州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贵州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贵州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贵州生态旅游发展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已成为政治学和经济学争相研究的热门话题,而新民族主义和跨界民族则成为民族学研究的热点,如果说地区主义发展了新民族主义.那么地区主义的边缘地带则造就了跨界民族主义,它反映了地区主义下的边缘地带跨界民族相互交往的地缘认同、经济环境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分析地区主义与跨界民族主义的关系,可从一个新的视角阐释跨界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中国西南边疆地区跨界民族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南地区凭借自身地理优势,山地生态旅游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山地型旅游资源作为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能够整合区域资源优势,推动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发展。同时,山地旅游资源具有脆弱性、地理封闭性的特征,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指导,将会严重破坏地域生态失衡进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西南山地生态旅游进行系统全面的解析,对西南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山地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