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凉山彝族酒文化 ,是彝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折射出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风俗、性格和生活方式 ,同时也反映了酒给彝族人民带来的喜怒哀乐等。本文着重从凉山彝族人民的饮酒礼俗入手 ,探讨酒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的民俗意义及其功能特性 ,以展示凉山彝族酒文化的优良民俗风彩。  相似文献   

2.
彝族火把节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中国十大民俗节庆之一,蕴含着彝族人民的农耕文化记忆和族群认同 标识,具有十分突出的传承保护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然而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进,凉山彝族火把节传承社区和文化空间 的存续状况令人堪忧。对凉山彝族火把节保护的现状进行梳理,对彝族火把节传承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彝族火 把节整体性保护的路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凉山是彝族最大的聚居区,居住在这里的彝族同胞们勤劳勇敢,代代相传着古老的传统习俗,其中婚姻习俗仍 然保留着独特民风民俗。但是,近年来凉山彝族婚俗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着不同程度上的变迁。对婚俗变迁几个方面进行 简述,并对其中变迁最大的聘礼金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彝族克智译注》是一部文化内涵厚重的民间口头论辩诗歌精粹,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又对教育后代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彝族克智译注》中的婚礼克智为例,对其语言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考察和分析,从而了解和把握彝族克智的民俗事项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解读穿越时空的艺术——凉山彝族服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民间艺术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分,它的完美均达到了“色彩组合之美、造型风格之美、材质图案之美、工艺制作之美、缺陷掩饰之美”。它的形成是彝族人民经历了千百年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生活等传统观念完整的和深层积淀的一种文化符号,并是凉山历史变迁的缩影。  相似文献   

6.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章分析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特点,指出凉山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内涵,总结凉山彝族火把节文化空间的保护现状并提出保护路径,认为应在整体性保护的框架下从空间上保护其荞麦生产系统、火把场与社区的关系,从时间上保护火把节活动的完整序列,从价值观上保护火把节的火崇拜和祖先崇拜。  相似文献   

7.
彝族是我国 5 5个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在四川省大小凉山、云南省大理等地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隆林、那坡等县也有少部分。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彝族形成了独特的民俗习惯 ,推动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8.
论凉山彝族“克智”与“尔比”的混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智尔比"是经过彝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的不断锤炼和积累起来的知识与经验成果,是异常精妙绝伦的民间口头文学语。"克智"与"尔比"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凉山彝族"克智尔比"伴随着人类话语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其思想内容包罗万象,语言艺术独具一格,在民间中有广泛传播性。"克智尔比"语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研究彝族历史也是十分宝贵的素材。展演"克智尔比"能够起到沟通与增进感情,教育后代,以及鼓劲和安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彝族神话《石尔俄特寻父买父记》文化积淀厚重,内涵十分丰富,是彝族民间文学中最富于诗意的珍品,世界上绝无仅有。凉山州应该科学合理地打造与石尔俄特故事相关的民俗节日、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民居建筑、工艺美术、服饰饮食等文化品牌,不断吸引外地游客来凉山旅游观光,推动凉山旅游文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填补道德领域研究空白——简评苏克明等著《凉山彝族道德研究》徐诺居住在大小凉山一带的彝族是我省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也是彝族中聚居程度最高、保持传统社会结构与风俗习惯最完整的一部分。研究凉山彝族,特别是其丰富而独特的道德文化,不仅是民族学中的一个颇具...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上 ,川南曾是彝族的重要活动之地 ,且相对凉山而言 ,社会比较发达。所以在川南留下了一系列的彝族的遣迹 ,带“罗”音的地名就是其遗迹之一。在凉山地区 ,历史上曾居住过土著濮人 ,后融合成为彝族 ,所以在凉山的地名中至今仍有带“濮”音的地名  相似文献   

12.
《山神》是彝族青年影视剧作家克惹丹夫的代表作,也是凉山彝族作家自己创作,被搬上荧幕的第一个电视文学剧本。本文就《山神》的人物塑造、结构特征,以及所揭示的彝族文化精神内核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和论析。同时,对克惹丹夫已取得的艺术成就作了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凉山彝族"克智"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智"作为凉山彝族民间社会的口头论辩活动,既是一种对话艺术,也是是人们讲述历史、探求知识、明辨事理的一种口头交流和传播方式.本文考察了"克智"的内涵、演述规则、演述内容、演述场景和演述程式.分析了"克智"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危机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凉山彝族漆器"2008年6月7日被国家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是先辈留下的宝贵遗产,给彝族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宜,升华了彝族人民的审美观。彝族漆器以餐具和酒具等生活日用品为主,以其产品的实用性、工艺的独特性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通过对凉山彝族漆器的产生与发明,凉山彝族漆器传承元素,凉山彝族漆器髹饰传承地,凉山彝族漆器髹饰传承人的调查,分析凉山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凉山彝族民间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大众中有广泛的流传和影响。从类型来说,大致有“克智”、“史诗”、“哲理诗”、“抒情诗”四种。每一种诗歌都个性鲜明,富有特色,尤其长于叙事和抒情。这些民间诗歌不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为研究凉山社会、历史文化和凉山彝族思想意识等方面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彝族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由于地理、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凉山彝族文化具有较多的传统特色和明显的地域色彩。出于相同的原因,凉山和凉山彝族对外界具有相当的神秘感,世界上对凉山和凉山彝族的认识和了解较少,直到改革开放后,这种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从民国以来,凉山彝族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很受政府关注的.通过回顾民国时期凉山彝族教育史,我们可以找到凉山彝族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凉山彝族口弦音乐历史悠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具语言性与创作性双重特点。凉山彝族口弦音乐的语言性特点决定了彝族语言是口弦音乐学习的基础,创作性特点决定了口弦乐曲是一种即兴创作,来源于生态情境。凉山彝族口弦音乐的传承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的特点,传承方式宜采用自然性传承和干预性传承相结合。旅游利用是凉山彝族口弦音乐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口弦音乐专题博物馆、传习教育基地、旅游商品开发、动态休闲演艺是凉山彝族口弦音乐旅游利用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夫呷是凉山彝族婚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角色,研究凉山彝族婚姻中夫呷的职能以及作用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当前凉山彝族婚姻习俗中礼金的规范研究是很有价值。本文从夫呷的定义、职能、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得出它不仅是凉山彝族婚姻文化见证人,也是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人。  相似文献   

20.
凉山彝族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姐妹教育是一种较为独特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丰富了彝族传统家庭的教育内容,弥补了长者教育、父母教育、兄妹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是至今凉山彝族地区最为普遍的一种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