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符合本区域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路径并努力改善其发展条件,是少数民族自治州获得持续强劲的动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根据民族特点、区域特点、发展依托、所属主体功能区、发展机制等五个维度,将少数民族自治州分为五类经济发展类型,进而总结和概括5种符合不同类型区域要素禀赋条件和发展环境特征,能使比较优势得以动态强化和发挥,比较劣势得以弱化和转换,约束条件得以缓解的典型经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一、依法保护“三州”森林、发展“三州”林业的战略意义 西南高山原始林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地处川西北高原的阿坝、凉山、甘孜自治州(简称三州)是西南高山原始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上游水源涵养林区,是四川省的主要木材基地,是民族经济的主要支柱。三州现住着藏、羌、彝、回、汉等各族居民共约510万人;总面积29,402,075公顷;森林面积4,669,974公顷,占该地区总面积的15.9%;木材蓄积量994,362,155M~3,占全省总蓄积量的71.6%。  相似文献   

3.
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些自治州、自治县面临着撤(州)县建市和行政区划调整的问题。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政治架构之中,民族区域自治形式只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除此之外的其他行政区划单位都不能构成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撤(州)县建市及区划调整导致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流失、虚化与偏离,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形式制约了民族地区城市化的步伐。在城市化进程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应该创新自治形式,增设"自治市",明确城市民族区的法律地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制度和法制确认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切实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  相似文献   

4.
全域旅游是我国十大藏族自治州旅游发展的理想模式,科学测算旅游效率是十大藏族自治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运用DEA方法评价2012年十大州的旅游效率,结果表明:10个藏族自治州旅游综合效率较低且差异较小,仅有迪庆州的旅游效率相对有效,玉树州的综合效率最低,造成综合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效率不足.十大藏族自治州应拓景扩容,扩大旅游规模,提质增效,努力提高区域旅游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5.
西部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经济发展相对薄弱,保险业的发展更是长期滞后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提出给西部民族地区保险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部民族地区保险业发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对西部民族地区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有更清醒的认识,对于提升当地保险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民族区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洛阳市渥河回族区进行田野考察,剖析城市民族区民族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调整完善、创新民族区政策的对策和建议,使城市民族区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为城市民族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通过"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等措施加大了对民族地区财政扶持的力度,使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覆盖面有所扩大、保障能力有所增强。为了量化反映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以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为研究对象,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编制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指数的方法,通过计算各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指数,发现社会保障水平居于全国之上的只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3个自治区,海北藏族自治州等7个自治州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而其余的自治区和自治州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社会保障能力最低,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0%。总体上,民族地区的养老保障能力最薄弱,其次是医疗保障能力,最低生活保障能力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丹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为七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梳理,意义在于为指导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经济社会发展对比: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周述之,张国祥最近,我们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两州的经济社会状况进行了初步的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叙述如下.一、湘西、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比较(一)基本条件有相似之处,但...  相似文献   

10.
[摘要]藏族人民聚居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与藏区的稳定。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全国十大藏族自治州与毗邻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经济社会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十大藏族自治州的经济发展略滞后于毗邻地区,但个别指标略高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高于毗邻地区;十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四川的甘孜、阿坝在十州中整体排名靠前,仅次于青海的海西,云南的迪庆排第四位,青海六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甘肃甘南排名靠后。各藏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除了跟自身资源禀赋有关外,还跟其所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各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文化资本和重要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探索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对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解决民生问题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仡佬族发源地和主要聚居区的黔北仡佬族聚居区为例,分析仡佬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仡佬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民族干部培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将民族干部培养摆在重要位置。为研究我国民族干部培养政策实施满意度,课题组以E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田野点,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族干部培养政策在国家层面、民族地区层面实施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促进我国民族干部培养政策更好地实施,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民族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才匮乏等现状,民族地区高校如何培养地方急需的思想品德好、民族情怀深、知识能力实、服务意识浓、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民族地区高校要将新时代教育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提升服务地方能力。本文梳理了西昌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渝湘鄂边地区,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老苏区、大山区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要实现扶贫开发,必须与优势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在对鄂西生态旅游资源禀赋和开发条件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恩施为中心,依托两江(长江、清江 )两道 ( 318、209国道 ),以线串点带面,构成“三区四品五线一龙头”的总体布局结构,并构成具有极强辐射能力的旅游网络。  相似文献   

15.
湖北民族地区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不仅有利于其融入新发展格局,也为融入湖北“先行区”建设大局,建立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树立湖北样板。以恩施州为例,考察湖北民族地区产品要素、资本投资、旅游服务和劳动力(人力资源)流动的现状与特点,从做好顶层设计、推进“新产业革命”、全面优化建立“1+2+4”结构的州域经济布局、加强立体交通门户枢纽城市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湖北省先行区建设和其他地区新发展格局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克服资源劣势,大力促进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当前我国落后山区镇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地处武陵山区的秀山县官庄镇为例,通过对该镇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该镇旅游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思路,对我国其它落后山区镇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莽时期州制的变化兼论都督制的滥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州制变化表现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周期。在这一周期中 ,州由最初较为单纯的监察区域演变为颇具行政等因素的政治单元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州刺史的越权行为引起的。王莽统治时期是州制变化的重要时期 ,州制的行政化倾向被固化 ,而监察职能被削弱甚至被剥离 ;王莽“保”区制的设立 ,使州受到更多军事因素的渗入 ,州呈现了军政合一的性质。“保”区制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遍存在的都督制有许多相同或类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特色产业发展对于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不足、经济发展滞后、人才匮乏、区位偏僻等劣势,迫切需要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对特色产业特殊性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立足区域优势,正确定位政府职能,运用政策进行调控,通过战略规划进行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推动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建构民族自治州立法机制中面临的困境:立法权源与层级的不对等造就立法的无序、上级机关审批程序的失范、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抬头,造就民族自治州立法实践中的种种非法治化倾向。扶持民族自治州优化地方立法机制要划定权限、明确职责、强化监督、同时也要尊重国情地情,有序地推进。  相似文献   

20.
滇桂黔三地(州)是指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它们地处三省、区的交界,总面积约为8670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825.23万人,包括壮、布依、汉、苗、彝、回、瑶等十几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24%。三地州处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带,均为三省、区的贫困地区;“少、边、山、穷”集中地概括了它们的共同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