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历史文献学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同其它传统学术文化一样,经历了产生、成长、繁荣和鼎盛的发展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代历史文献学赖以发展和繁荣的文化心理基础和物质条件的探讨,找出历史文献学发展的一般特征,从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一、古代士大夫的“博古”倾向和崇尚传统是推动历史文献学发展的心理基础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学的繁荣,与士大夫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的研究内容却是两千年来的儒释道文化传统,故在其形式和要求与文化传统的角色和使命之间存在着紧张的关系,甚至会有相互冲突.因此,中国哲学有现代学术与民族文化两种身份和多种角色,在研究中则存在着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怀两种取向.本文以此为理论框架,以天人合一的历史内涵和现代讨论为实例,进一步讨论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问题:一方面梳理上一世纪关于天人合一之讨论;另一方面则以学术界甚少讨论的宋元明清以来直接提到“天人合一”一语的文献入手,说明学术研究和文化重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二者方向、方法、标准都有重要不同,并尝试就此提出初步的观察与思考,特别是对如何创造和建构现代天人合一理论提出一些想法,以期引起进一步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建设中国特色翻译学的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世界回答中国有没有翻译学的问题,解决一个民族虚无主义的问题.二是给历史一个交代,解决一个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三是为未来树立一个标的,回答中国翻译学的发展前途问题.关于有无“中国特色翻译学”的争议归根到底是由一个世纪来“整理国故”的方法论引起的.这个方法造成了三个后果:一是中国传统学术先天不足,二是中国传统学术天然地落后于西方,三是中国学术发展的唯一途径是不断由西方引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翻译学的途径只有从逆“整理国故”开始,反对“格义”式的以西律中,发掘本土资源,重建中国话语,与世界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4.
美国传统基金会与冷战后的“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传统基金会通过发表文章、为行政部门和国会提供背景材料和研究报告、举办学术讨论会等多种方式,系统地、多方面地宣扬“中国威胁论”,对美国对华政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着重讨论传统基金会近十年来在美国对华政策大辩论中如何输出其“中国威胁论”之“思想”并如何寻求影响美国政府对华决策。  相似文献   

5.
"知识"问题是学术史研究的基础,传统学术史研究缺乏对这一维度的重视.从古典知识体系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学术的变迁轨迹,经世之学在17世纪成为重要的学术范式,并因其重视"治国"知识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重要影响.而这一时期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为中国传入为数巨多的西方技术、宗教与伦理著作,中国士大夫在融合中西学术的背景下,对中国传统学术做出了重要的更新,基本上建立了外传学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名词和学科名称.从而为中国传统学术走向近代化,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的深入研究,上海大学历史系暨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传统学术转型的原因、路径与方法,经学的近代转型,传统史学的近代转型,"古史辨"与近代史学,国学与中西学术,近代著名史家的学术与思想以及清代学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会议的举行,对于在海内外传统学术研究中打通古代与近现代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学者直接对话并推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初,少年中国学会展开了一场关于宗教问题的讨论,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著名学者参与.讨论最初被严格限制在纯学术范围内,参与论争各方分别发表反对宗教或承认宗教价值的不同见解.但由于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政学关系的传统认知和对政治的割舍不掉的关怀等因素的作用与影响,讨论最终走上了政治运动的轨迹.研究少年中国学会关于宗教问题的讨论,可为近代中国学术何以会改变旨趣及发展方向,提供一个具有史源依据的解读范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作者与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学术访问团座谈时的一篇演讲稿。作者认为中国文化历来重视维护人和人类的尊严,朋友之间的相互“责善”即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几千年的大一统成就为世界各国所罕见,其中的经验和智慧仍值得今天的人类学习或汲取。缺少了中国历史经验与文化智慧的参与或介入,未来的世界文明秩序的建构难免不产生“缺陷”与“弊端”。无论东方或西方都有必要把对方的文明成就包容到自己的经验系统之中,以相互尊重和不断反思的开放态度促进固有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只有彻底放弃自我中心的封闭自固而平等地交流与对话。世界才能在相互依赖的多元结构中谋求进一步的和谐化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9.
道家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派.它源远流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无比重要的影响.郭沫若先生说,"道家思想直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也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象大树没有根一样的".道家同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之关系如此紧密,但过去却长期受到冷遇,研究得极为不够.近1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迎来了学术繁荣、百花齐放的春天.与此相适应,道家研究也在许多方面有了新的进展.本文拟就近年道家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供关心这一问题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性"是目前学术界讨论比较热烈的一个概念,它表达了中国学界面对西方强势学术,努力提出自己思想,发出自己声音的愿望和诉求.本文尝试对"中国性"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指出其中蕴涵着偏激的民族情绪,过分强调它会将中国的学术研究带上一条偏颇的道路,不利于真正的学术建设."中国性"只能保持为一种学术关怀,不能成为学术论证的基石,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和论辩,才能促进中国的学术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安乐哲的比较哲学方法论.安乐哲的中心问题意识是纠正西方思想界尤其是西方哲学界对中国哲学的误读,围绕这一中心问题意识,他的学术事业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西方传统对中国哲学的误读,另一个是向西方哲学界论证和宣传中国哲学的深刻内涵.其理论主旨是通过三个学术研究系列来体现的,即中国哲学经典翻译系列、中国哲学思想评论系列、中文与英文的中西比较论文系列.这几个研究系列都基于四大理论资源:港台新儒家对中国哲学的解读,西方的汉学训练,美国实用主义的哲学资源,以及当代中西比较哲学的重要理论问题.在此本文分别论述他的比较哲学方法论的各个侧面.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华文化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转变,中国的学术也逐步转型,形成了一个新的传统。这无疑具有划时代的积极意义。然而在新传统中,西方的理论一直占据着思想制高点,时常被奉为具有普世意义的绝对标准。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学术似乎正在酝酿着某种突破。一些学者持续反省新传统的某些偏颇,思考某些外来理论范式与本土事物/研究对象不吻合、甚至矛盾之处。本文将以戏曲研究为例,具体讨论三个以西方戏剧及理论枘凿中国戏曲的个案。从表面上看,这三个案例互不相关,但是其背后却隐含着某种带共通性的问题。总之,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反省以西方标准衡量、判别中国本土事物的理论倾向。  相似文献   

13.
要进行文化改革,要从定义文化入手,了解文化的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联作用.在此基础上,要明确中国传统观念文化,即主流的儒家思想和革命文化的优劣属性价值.文化改革的整体视角讲究的是要全面系统地认识思考文化问题,力戒盲人摸象般的片面性局限性和粗浅性,始终把握好文化改革的根本取向、基本原则和关键措施.文化改革的根本取向就是要由世俗功利文化转向高尚信仰文化.文化改革的基本原则有三:承续扬弃传统文化;吸收创新西方文化;坚持搞好党的领导.文化改革的关键措施一是由下而上逐步创建民主选举产生的监督体系;二是创办一种民主高效的内部讨论园地;三是试行民荐党员的方法促进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4.
四部分类是图书分类而非学术分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史、子、集四部本是中国古代图书文献的分类,但现在常将其视为中国传统学术的分类.赞成和反对这一看法的多为研究学术史的学者,本文从图书分类学的视角考察这一问题,注重图书分类与学术分类的异同,论证四部分类是图书分类而非学术分类,并简单分析图书分类被一些学者看作学术分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如下角度分析西方社会科学的起源一是明确社会科学的定义;二是分析社会科学产生的学术前提或理论前提;三是着眼于社会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四是分析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观念与传统.由此,我们体会到西方社会科学起源的多个面向人、人类社会、理性、科学、社会巨变与历史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6.
关于王国维对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批判是学术界所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创新中的批判"立论,以"求新声于异邦"为观照尺度,讨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不足或局限一、对中国传统文学史观的批判;二、对中国传统文学价值观的批判;三、对近代小说观念的批判;四、对中国悲剧倾向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现代演化经济学自纳尔逊和温特1982年出版<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以来,已逐步开始影响经济学各个研究领域,并对政策制定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演化经济学也已经走过了十年,未来如何走得更远是当前中国演化经济学界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国际演化经济学的主要学会和学术期刊,然后介绍了中国演化经济学各研究分支主要研究者的研究进展.最后从转变思想意识、树立独立研究精神、实现学术自觉的角度,讨论了中国演化经济学的国际化、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助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对体育学领域的学者和机构的发文和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可以看出:(1)我国体育学领域较有学术影响的学者有哪些;(2)哪些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较高.本文还对一些学者、机构和地区何以产生重要学术影响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三个部分,对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中国司法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作了介绍和讨论.中国司法制度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司法制度改革主要是对司法组织的人事制度和民事审判制度进行,司法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观念滞后、改革缺少统一的规划以及改革未完全依法进行.司法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司法独立进一步加强,法官资格更为严格、法官素质进一步提高,司法制度改革朝全面性展开,与司法制度改革相关的一些制度会伴随着司法制度改革而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是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语境下对中国传统学术的一次学术创新活动.透过中国哲学史书写的总体演进过程,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的三个话语系谱和三种叙述模式,以及书写者的哲学观嬗变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