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对住宅的居住功能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建筑师在住宅设计时,应具有适度的超前意识,并从住宅的环境设计与功能设计两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目前住宅厨卫设计现状,从提高住宅设计工作效率和工程设计质量出发,结合安居及小康住宅标准和对部分城市厨卫实态调查,分析了厨卫设备标准化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标准化设计的思路及应注意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人类生存基本需求之一的住宅,已逐步从解困、安居型向小康型、舒适型转变,住宅的设计理念突出“人性化”、“以人为本”。作为住宅中使用最频繁、家务劳动最集中的厨房,其设计应更多地考虑实用、安全和卫生,设计合理的厨房成为人们选择住宅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住宅的质量和适用性 ,使房屋的有效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对顶层住房做了新的设计。这样 ,既方便了住户 ,也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因此 ,新的设计构思对推动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现代建筑师弗兰克·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草原住宅"设计项目.以其强烈的个人的特征,富于想象的独特空间架构,树立了崭新的建筑设计理念.赖特对空间本质的认识与中国老子的思想之契合,为解读"草原住宅"(Prairie House)的空间设计拓展出新的视角.作者通过对其作品的具体空间分析可以反映出"草原住宅"的基本特征及其空间构成形式上的特点.进而解读流动空间的深层内涵和与自然整体和谐的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6.
80年代及以前的住宅无论在户型设计房案还是面积功能分配上都普遍不尽人意。针对这些问题在设计新住宅时充分考虑当代人的新观念、新需求,以适应时代变化与发展。在满足居住绿地面积的前提下,高层建筑应成为新建住宅建设发展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7.
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新农村住宅设计的根本,也是新农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新农村住宅设计现状,指出新农村住宅设计要以与当地环境和谐共生为基础,以为人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原则。设计者应立足地域环境,将传统生态观念和现代生态技术相结合进行新农村住宅设计,从而使新农村中的人、住宅、自然环境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文明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现代的农村住宅设计应该适应新时代农民的需要,具有"新"、"农"的特点。一方面,在住宅户型设计上,应该根据农民的职业和家庭结构特点,实现房型设计多样化;另一方面,农村住宅设计应体现农村的住宅特色,方便农民的日常生活。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把现代的科学观、生态观等先进理念与农村住宅设计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人性的、生态的新农村住宅。  相似文献   

9.
住宅室内环境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延伸和拓展,反映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形态,标志着时代的文明进程,承载着人们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设计者通过对室内环境色彩的搭配运用,来构成整体室内环境的完美与和谐。通过从整体到局部的反复搭配过程产生认识的飞跃,达到美与和谐的统一。从而得到领悟和启发,取得形式与美的统一、艺术与精神的融合。本文探讨了住宅室内装潢设计与色彩运用的一般技巧,为人们美化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展示了一个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10.
国内住宅市场面临人口聚集与住宅稀缺程度提高、房价走高与住宅利用率降低、居民交往需求提升与公共空间稀缺、资源环境制约与居住便利性要求提高等矛盾,为解决 这一系列矛盾,以调研法为基础,与经验总结法和描述性研究法相结合,详细调查研究了国内外住宅公共空间设计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提出了住宅公共空间扩大化的设计趋势:对 家庭结构细分;差异化设计满足不同家庭结构;加强平台和廊道等公共空间的利用与规划。同时,为迎接这种趋势提出了配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的美学思想,非静态空间平衡的设计思想已渗透到数字化与城市环境的空间设计中,具体表现在当代各种新的商业、娱乐、文化及居室空间模式中处处体现出一种新的空间构筑形式。本文拟用非静态空间理论框架来解释源于新美学思想的两种空间:后表现性空间及新体诗式诗效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带来了社会体制的转变,加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由社会福利品变化为社会消费品,其根本性质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对业主和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住宅区及其住宅本身的设计程序及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以传统"一颗印"民居模式进行自我调整较为突出的几种诱导因素——生产生活方式、基地条件、功能需求、宗教信仰等为切入点,总结"一颗印"民居常见的几种变异模式;并分别探析它们对相应诱导因素的应对策略以及具体措施,这对如何认知地域传统和进行新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20世纪80~90年代现存手工制作的苏南哺鸡屋脊装饰为研究对象,根据多年实地考察、走访,系统论证了苏南哺鸡脊翼装饰的历史渊源与设计意匠.认为:苏南民居现存哺鸡脊翼装饰是民间手工艺人的独特创造,设计上具有“苏作”典型的“形美、工巧、技精”的艺术特征,具有深厚的吉祥寓意承载,并对同时期苏中苏北地区民居正脊装饰产生了示范性影响,具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特征,值得现代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加以关注和传承。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的居住首先面对的却是无家可归,但这里的无家可归并不是因为缺乏房屋,而是人忘记了居住的本性。人不断地用技术改造了人的居住,反而使得居住的本性离我们越来越远。海德格尔从词源入手得出建筑自身就是居住,并提出了诗意居住的建筑美学思想,海德格尔的诗意居住是一种天地人神四元合一的审美之境。  相似文献   

16.
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贵州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探讨,贵州省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方案的实施带来的"边际效益"折射出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建立住房新体制,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的栖居之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之栖居"乃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主旋律。海德格尔由存在本身而入思栖居,从而揭示出栖居的本质就是栖居的真正困境;在对此困境的倾听中,海德格尔进而由栖居思入"筑造"。在栖居着的筑造中,让物自身自由地涌出和收回;在筑造着的栖居中,让四相一体安居在物中,这便是海德格尔栖居之思在存在的深度上向我们发出的质朴劝告。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村镇民居抗震设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村镇民居结构特点的分析及包头6.4级地震对此类房屋的震害分析,提出应重视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研究,并提出可行的抗震设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云南自然状况,剖析云南民居的空间组合、构成要素,结合昆明、大理、丽江及泸沽湖畔地区民居的范例,探究朴素生态特点,发掘传统民居建筑及其朴素原生思想对现代建筑设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科学判定城市居住用地的生态适宜性,主要研究适应于城市大范围居住区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根据居住区整体同质、内部异质的特点,建立了两套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物元可拓分析法和GIS空间加权叠加分析法,以哈尔滨群力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物元分析表明群力新区规划建设整体的土地适宜性较好。基于ArcGIS9.2的多因素空间加权叠加分析的结果得到了区域内不同适宜性等级的分布图。通过这两种评价方法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居住区土地适宜性信息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