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已有23家台资企业在我市安家落户,其中独资企业3家,合资企业20家;生产型企业16家,非生产型企业7家。总投资4650.6万美元,协议台资1386.6万美元。加何引导台资企业健康发展,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我市的台资企业已具雏形,开发项目基本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台方与庆方合作共事关系融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并且总结积累了一些比较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的企业步履维艰,自身潜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影响台资企业发展的因素有:一是投资环境问题。近些年来,我市投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  相似文献   

2.
一、台商来闽投资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福建一直是台商到大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截止1992年底,福建省批准设立的台资项目达1927项,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3.84%,协议投资金额为24.99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3。福建省台商投资企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1979—1987年)。自1979年台商在泉州市开办第一家台资企业之后,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渐趋缓和,台商陆陆续续开始在闽投资办企业。这期间台商投资多采取单个、间接、隐蔽的试探方式,故具有投资项目少、投资金额小的特点。全省共批准台商投资企业58家,吸收台资金额3968万美元。  相似文献   

3.
加快吸引台资,办好台商投资企业,不仅关系到利用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加快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外向型经济建设,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海峡两岸关系,促使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因此,有必要剖析台商投资企业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这对促进台商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一、台商在大陆投资的现状和特点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资本的转移,尤其是近年来台湾的社会治安恶化,劳资纠纷增多,民众环境保护意识高涨,地价猛涨,原材料短缺,劳动力不足等诸多因素,迫使台资加速外向转移。随着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台胞选择到大陆投资,台资大量涌入大陆,其投资活动逐步从零星、隐蔽、分散发展到成批、公开、联合进行,日益形成一股强大热潮。截止1991年10月底,大陆共批准台资企业2846项,台胞协议投资达36.2亿美元,目前,台商在大陆投资开办的企业已达4200多家,比前期有大幅度的增长,台资已成为大陆外商投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以来,台商就迈开了投资大陆的脚步。从1990年开始,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络绎不绝,传统产业掀起了第一波的投资大陆热潮,1993年时达到了高峰。1995年前后,在两岸频繁的学术交流推动下,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热络起来,与传统产业的投资交相辉映。到去年又掀起了第二波的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热潮,半导体等科技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挑战当局“戒急用忍”政策积极跨海登陆,发展至今,台湾投资大陆已形成相当规模。据台湾媒体报导,投资大陆的台湾企业已达5万多家,投资项目达2万多件,投资金额已逾700亿美元(也有称1000亿美元),岛内三分之一的上市上柜公司都已投资大陆。  相似文献   

5.
过去20多年来,由于特殊的地缘条件和良好的经济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条件,粤台两地具有进行经济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互补的良好条件,广东也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集中的省份,台商投资结构演化和粤台产业合作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台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不高,台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和学习效应不明显和台商投资软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进入新世纪,广东应进一步调整对台商投资的产业导向,优化台商投资结构,重点引进台湾大企业投资,努力提高广东本地企业对台资企业的产业配套能力。  相似文献   

6.
自1988年以来,我党“以经济促进政治”的方针深入人心,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发展很快.祖国大陆累计引进台资项目超过3.5万个,总投资额超过630亿美元,两岸转口年贸易额突破200亿美元,其中台湾对祖国大陆贸易顺差达150多亿元,台湾对我出口的依存度达到16%.两岸贸易往来已成为维系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广西自1984年至今.累计批准台资企业657家,合同台资总额8.15亿美元.1995年广西与台湾经香港的转口贸易额达5023万美元.在我区,台资仅次于港资,成为广西利用境外资金的第二大来源.1996  相似文献   

7.
<正>自改革开放之后,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进程中,台资企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积极参与其中,与大陆企业一起分享着发展机遇。随着两岸交流越来越频繁,基于文化相近、地域相邻、沟通容易等因素的考虑,台商对大陆的投资不断增加,而在对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中,中小型台资企业占绝大部分。但由于海峡两岸特殊的政治关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79年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80年我国建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开始,到1992年底,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0810家,其中合资经营企业59038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16900家,外商独资企业14872家;批准海洋石油合作勘探开发项目81个;协议外商投资金额1293.823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为462.5亿美元.到1991年底,已投资开业的“三资”企业20732家,年产值1370亿美元.总的来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三资”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福建台商涉农企业投资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调研所得到的1450家在闽台资涉农企业的投资区域分布、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与规模、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台资涉农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建沿海,漳州、福州、厦门和泉州四市已占全省的77.9%;内陆山区相对少,龙岩、南平、三明和宁德四市总量不足全省的20%.其投资方向主要以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占台商涉农企业总数的68.2%,种养业占20.8%.福建台商涉农企业投资的区域布局呈三个梯次,即以漳州、福州、厦门和泉州为第一梯次,以莆田、龙岩为第二梯次,以三明、南平、宁德为第三梯次.从总体上看,在闽台商涉农企业投资领域呈现纵深化、集聚化、多样化态势,闽台农业投资合作面临区域外竞争与内部挑战,闽台农业投资合作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企业在积极引进外资加速企业改造的同时,也迈出了跨国经营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1年9月底,我国在海外(包括港澳地区)的非贸易性企业已达到927家,双方协议投资总额为28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为13.7亿美元。投资行业涉及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承包工程、加工生产装配、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咨询服务、旅游、饭店、中餐馆等行业,投资地区也从港澳地区发展到美国、加拿大  相似文献   

11.
一、闽台两岸金融往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不断改善利用外资的社会经济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外商特别是台商来闽直接兴办项目的投资热情。1983年以来我省吸收台资项目和金额约占同期我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40%和60%。截止1990年底累计签约台资项目877项,合同金额11.83亿美元,实际利用8.0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东莞台资企业升级转型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东莞由于特殊的地缘条件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而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大陆台商投资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东莞加快实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得台资企业面临近20年来投资经营最严峻的挑战,受困于人民币升值、土地和劳工短缺、电力不足等资源瓶颈制约和市场环境变化,东莞台商正面临产业升级转型的临界点.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加快东莞台资"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型企业的升级转型,加快进行高污染、高能耗台资企业的有组织搬迁和异地转移,将成为新时期东莞台资企业推进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经济目前正处于投资危机之中。1994年与1991年相比,投资总规模下降61%,其中生产投资下降70%,非生产投资下降40%,建筑承包工程下降55%。这直接导致俄罗斯企业通过自身获得利润和折旧实现积累的可能受到限制。能否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外资,已成为俄罗斯经济能否在短时期内复苏,实现转轨的关键。近五年来.俄罗斯共引进外资68亿美元,其中1994年为10亿美元,1995年为28亿美元。实现国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方式是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到1994年12月31日止,在俄登记注册的对、资企业共有13300家,正在运作的有9887家。外国直接投资规模199…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台商投资江苏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从各具体产业分析了两岸加入WTO对江苏现有台资企业,台资流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天津正成为台商企业北上投资重要的目标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天津市2000-2008年的有关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证明了台商直接投资对天津市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但相比于内资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台资企业的技术溢出贡献有限.由此,给出提高在天津投资的台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建立有效竞争机制,做好规划产业群落带,夯实人力资本基础,调整产业分布结构,促进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关联,促进内资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一、新疆利用外资的成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新疆经济迅速发展,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拓展,世界各地前来投资合作的项目日益增多,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到1993年底,全区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675个,其中,合资企业470家,合作企业33家,外资企业70家,合作开发项目1个,外国政府贷款项目36个,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9个,出口信贷项目23个,外国银行商业贷款项目8个,其它国外贷款项目3个,补偿贸易项目14个,来料加工项目3个,国际租赁项目5个。协议(合同)外资金额1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已达8.7亿多美元。此外,几年来,新疆还争取到各类无偿援助项目68个,受援总金额5300万美元。其中,双边援助项目9个,受援金额3300多万美元;多边援助项目59个,受援金额2000多万美元。总的来看,新疆利用外资的形势是好的,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台资企业对福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正在加速转型升级。两岸关系新形势下,秉承"两岸一家亲"理念,客观分析台资企业的发展需求,加快建构在闽台企转型升级的支持体系。为促进台资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助力台商群体深度融入福建经济社会,应提升服务精准度,辅导台商排除困难;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台商合法权益;顺应要素成本变化趋势,引导台企在省内梯度式转移。  相似文献   

18.
台商对珠江三角洲投资的迅速发展,使台资成为该地区仅次于港澳资本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大量台资涌入,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弥补资金短缺,增加外汇收入,提高就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多方面作用,但也存在投资结构失衡,法规不够完善,乱收费现象严重,行政效率低和部分台资企业管理落后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为在90年代开拓引进台资新局面,珠江三角洲应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制定和实施加快引进台资的有效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山永佳(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安徽省企业50强、安徽省民营企业10强、黄山市最大工业企业。其前身歙县野生植物加工厂成立于1957年,至今已有52年的发展史。1969年开始转向化工生产,生产的环氧树脂填补当时省内空白;1988年与外方合资成立黄山市第一家生产型合资企业——华佳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粉末涂料:1992年投资450万美元成立当时黄山市最大的工业企业——黄山永新;1994年以投资成立的6个企业为基础组建黄山永佳集团。  相似文献   

20.
一、利用外资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我市经济近几年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与大力引进利用外资进行技术改造、发展三资企业及促进外贸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至1997年底,我市利用外资约3亿多美元.全市已建立“三资”企业达361家,其中合资、合作企业291家,独资企业70家,总投资额8.36亿美元,注册资金5.16亿美元.外资的进人对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弥补了我市资金的不足问题.引资投向大部分为机械制造加工业,少部分为农、牧、渔、社会服务、房地产、建筑、饮食、娱乐、交通运忙、卫生等行业,增加了行业项目的急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