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创作理论的知识宝库增添了又一闪闪发光的珍宝。它的光辉照耀着探讨形象思维问题的道路。我们学习这封信时,心中豁然开朗。长时间在脑中萦绕的疑团,首先是关于解决形象思维问题的途径的疑团,如今可以解开了。我们深深感到,只要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进,有关形象思维的分歧见解定可达到统一。关键在于,首先要把握住毛主席在信中所表达的基本观点,所以,我们就从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起。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科学地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阐明了“诗要用形象思维”。这一光辉论断,不仅对于我们了解文艺创作的规律有极大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了解认识规律也有重大的意义。在有关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中,过去存在过的种种混乱与谬误,正在逐一被澄清。其中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关于形象思维的认识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是关于诗歌、文艺和美学理论的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毛主席在这封信中,对诗歌源流、诗歌创作和我国新诗发展道路等问题作了极为重要的指示。但这封信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远远不只是诗歌问题。毛主席在信中三次肯定了诗歌“要用形象思维”,这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的根本问题。形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前后三次提到“形象思维”,明确指出:诗歌创作“要用形象思维”。毛主席的这一科学论断,同样适用于其它的文艺形式,概括地给我们指出了文艺创作的规律和方法。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反映客观世界的两种思维形式。它们都是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出发,但逻辑思维从感知开始,  相似文献   

5.
形象思维是多年来文艺理论上争论较大的一个问题。毛主席一贯提倡在学术问题上开展不同意见的讨论,并鼓励对形象思维问题发表新观点、新看法。但由于林彪、“四人帮”疯狂地推行文化专制主义,这种有益的讨论跟所有学术讨论一样,遭到了扼杀。《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后,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又重新活跃起来,这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的发表,打破了林彪、“四人帮”设置的“禁区”,大家又敢于就形象思维问题发表意见、展开“争鸣”了。即此一端,也显示了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拨乱反正”的成效。一年多以来,在学习《一封信》的基础上,许多同志把形象思维跟我国古代文论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写出了不少有精辟见解的好文章,这是令人鼓舞的。但总的看来,似乎有这么一种趋向:在谈形象思维问题时,只谈“比、兴两法”,忽略了赋;与此相联系,认为诗只能“曲说”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说:“诗要用形象思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关于形象思维问题,在我国文艺界和学术界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和强烈的反响,本文仅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我个人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后,被“四人帮”判处“死刑”十余年的形象思维论获得了新生,广大文艺工作者无不欢欣鼓舞。形象思维,是关系到文艺创作根本规律的重大问题,对形象思维问题进行科学的、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无论是对于深入批判“四人帮”,还是对于开展文艺理论研究和繁荣文艺创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想简略地谈谈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粗浅认识,以冀对问题的讨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学术史上 ,1978年曾经被人们称为“形象思维年”。因为 ,在前一年 (1977)的最后一天 (12月 31日 )的《人民日报》上 ,发表了毛泽东给陈毅《谈诗的一封信》 ,其中说到“诗要用形象思维 ,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 ,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这使得粉碎“四人帮”一年多之后思想刚刚开始获得解放的文艺界兴奋不已 ,可以说为他们送去了一件辞旧迎新的礼物。于是 ,在 1978年元旦文艺界朋友互相拜访时 ,多了一个热烈议论的话题 :“形象思维”。在这一年的元旦、春节的喜庆气氛中 ,文艺界和学术界的各大报刊 ,如《文学评论》、…  相似文献   

10.
学习古代诗歌札记之一——古代比兴说与形象思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古代的民间歌手和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写了许许多多优  相似文献   

11.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历来是哲学和文艺学所没有真正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并存在若激烈的争论。过去有人否定形象思维,只承认逻辑思维。“四人帮”则把承认形象思维作为异端邪说,对此实行“专政”。毛泽东同志的《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以后,肯定形象思维的人多了。但与逻辑思维的关系仍是意见纷纭,莫衷一是。迄今为止,在文艺创作中,有人认为只需要形象思维;有人认为同时要用两种思维方式,而以形象思维为主;也有人认为二者中以逻辑思维为主;还有人认为二者是互相渗透,交错运用。这些意见,虽然各有一定的道理,然而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问题在于人们把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只局限在形式逻辑领域内,而不了解还有一个更高级的领域——辩证逻辑。其实,要解决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必须搞清楚形象思维与辩证逻辑的关系,同时也要搞清楚形象思维与形式逻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论结合实际上说清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就这些问题阐述个人的见解,以求教于从事哲学和文艺学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2.
在讨论形象思维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有关思维、想象、语言以及其他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例如,有的人认为形象思维就是想象,有的人则认为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特征,还有些编辑或翻译的关于形象思维的资料专集,把一切论及想象的文字都归入形象思维研究之内,把这一研究远远地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中国的古代理论家,从而意味着承认古代早就对“形象思维”进行过一定的研究。这些看法,对不对呢?这就首先需要进一步研究什么是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13.
李贺诗三议     
关于李贺及其诗歌的评论,遭受“四人帮”“儒法斗争”谬论的极大干扰。粉碎“四人帮”后,“星尽四方高,万物知天曙”(李贺《感讽》)。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了。毛主席提出“诗要用形象思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等一系列教导,掀起了一年来文学论坛学习、讨论和研究的极高热潮。个人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感到对李贺诗歌的评论,也还须拨乱反正;而其艺术上的独创精神,更是值得我们进行探索、学习和借鉴的。本文拟概括为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形象思维辨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的发表,使深受“四人帮”迫害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倍受鼓舞,欣喜异常。长期以来,“四人帮”推行“文艺黑线专政”论,不准作家艺术家搞创作。他们抹杀艺术的规律和特点,否定作为艺术规律和特点的形象思维,造成了文艺舞台没有戏剧、没有电影、没有小说的严重恶果。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毛主席最亲密的战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各方面都最坚决、最出色地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和政策。我们要以他卓越的思想斗争实践为光辉榜样,把无产阶级革命大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重新学习周总理生前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多次讲话和光辉实践,深深感到,周总理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毛主席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光辉典范。“革命需要吸收知识分子,建设尤其需要吸收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了对胡适派主观唯心论的批判,在斗争中写出《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文献。 毛主席的这封信,指明了《红楼梦》研究工作的方向,也为哲学、历史、教育、文学、艺术、法律等整个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前进道路。毛主席的信,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从思想上和政治  相似文献   

17.
《文史哲》1977,(3)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毛主席审阅周总理在一九五三年夏季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结论时所作的重要批示。这是照耀过渡时期一切工作的灯塔,是一篇极为重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文献。在这篇光辉文献中,毛主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伟大学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这篇光辉著作,是批判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重要文献,也是我们今天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贯彻执行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自一九六六年第五期《红旗》杂志发表了郑季翘同志的《在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文之后,就基本上被迫停止了。直至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光明日报》发表了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才又展开了较大范围的热烈的讨论。今年第一期《文艺研究》又发表了郑季翘同志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文艺创作》一文。郑季翘同志的文章,重申了他过去的观点,对前文写作和发表的历史背景作了说明,并补充和阐发了他不同意关于形象思维的提法。这些都有助于问题的讨论。但是,遗憾的是郑季翘同志对自己过去那种极左的不是同志式的与人为瞢的态度,以及由此造成  相似文献   

19.
一、以这次会議为起点,在全省掀起一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新的高潮广东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运动,現在已經初步开展起来。在群众和基层干部当中,許多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情和自觉性,越来越高了。一部分地方的党委已經开始抓这一項工作。应当說,是有成績的,有进步的。正因  相似文献   

20.
学习的开端一九五四年春天,我因负伤从部队转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疗养。到了那里,自然要读一读毛主席写的一篇文章——《纪念白求恩》。这就是我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开端。我第一遍读这篇文章,就被毛主席的亲切教导、白求恩同志的光辉形象感动了,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当时,我伤痛很厉害。又想到今后自己的健康问题、工作问题、前途问题,心里很沉闷。读了这篇文章,心里觉得一亮。我一口气读了好几遍,越读越感动。毛主席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