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巴西虽然属发展中国家,但国有企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巴西国有企业的发展及其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企业内部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由来以久,但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把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到位,这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进行了强调.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会同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和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再一次把企业内部改革提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议事日程,对在新形势下推进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前 ,国有企业在资本经营中依然存在着企业管理层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观念落后、政府对资本经营的干预过度等八个方面的问题 ,这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应正确理解资本经营的内涵 ,改善企业管理 ,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 ,深化产权改革 ,优化企业外部环境 ,为企业实施资本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多种形式的非国有企业异军突起 ,而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纷纷陷入困境 ,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面临严峻形势。这些国有企业不但自身缺乏活力和困难重重 ,而且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就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 ,作了几点理论思考 ,认为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 ;进一步完善企业兼并破产制度 ,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政府有关部门要为深化国企改革积极创造条件 ,等等  相似文献   

5.
企业制度创新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企业制度创新就是要对构成企业制度诸要素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进行全面系统的改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走出认识误区加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黄国雄(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决定,把国有企业的改革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不仅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自身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国有企业的改革,从简政放权、减税...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始终处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地位,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内容和要求,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理顺国有企业中的产权关系,使社会主义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真正实现由行政性运行机制向市场性运行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即分流安置企业内的下岗人员和解决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特别是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这个问题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能否进一步深化和职工队伍能否保持稳定的大问题 ,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通过分析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探讨了一些摆脱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出现了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存在机制不活,效益不高,负担过重,经营困难,亏损状况加剧等困难和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走出困境,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转换经营机制,同时党和政府必须转变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坚持政企分开,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唯物…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中央决心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必须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启劲,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油田企业文化的演进--基于制度变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阐述建国以来三大历史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时期)与油田企业相关的制度变革的进程,以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石油工业的管理体制变迁和油田企业的制度改革作为线索,分析比较由制度变迁所引起的不同时期油田企业文化的特征,揭示油田企业文化演进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得出了对于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石油存续企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当前石油企业深化改革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石油存续企业改革的核心应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企业的主营业务与辅营业务,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业务经营单位进行重组,最终对辅业经营单位进行结构调整和整合,实现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基本上属于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一制度变迁方式由于"诺思悖论"而面临着难以突破的改革极限.突破这一改革极限的可能途径在于及时转换制度变迁方式,即由单一的政府主导型融资制度变迁转变为以诱致性融资制度变迁为主、政府主导型融资制度变迁为辅的制度变迁方式.  相似文献   

14.
自然垄断产业理论演进与规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人们对自然垄断经济特性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一背景,对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约束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治理方式与规制改革目标导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有企业建国以来、尤其自改革开放至今体制演变进程及改革成效的回顾,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的需求不旺和供给不足。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着重分析了国企改革的制度供求关系不协调的现实原因,进而提出政企分开,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市场机制,让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形式可能纯粹是市场诱致性变迁 ,也可能是政府强制性变迁。改革以来 ,我国企业所有权制度的变迁是一个连续和渐进、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交织过程。第一阶段中央政府放权改革最大的成功是促进了市场的发育 ,引致各级政府在第二阶段改革中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市场性 ,并在第三阶段出现市场诱致的企业内部多中心分权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中国2000~2017年的上市企业数据建立理论模型,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营改增”政策如何通过减税效应、研发效应和分工效应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依据资本密集度、企业规模与产业关联度差异对企业进行分样本回归,考察“营改增”改革对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认为,“营改增”改革减轻了中国企业税收负担,同时通过促进企业研发与产业链专业化分工的途径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营改增”带来的研发创新效应体现出对大企业研发促进更大的熊彼特效应,带来的专业化分工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依赖于产业链的完整度;税制改革增强了高产业关联度行业中的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低产业关联度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着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路径依赖和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根据农村改革以往经验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制度设计的新思路:依据分级管理、抓大扶小和以大带小的原则,健全以中央、省、县、乡、村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分级经济管理体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和入世带来的宏观环境的变化 ,加剧了中国电信业制度不均衡的矛盾。推进了电信业的制度创新。为此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和自组织理论 ,对电信业制度不均衡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 ,从而认为应以强制性制度变迁推动产业层面的重组和企业层面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电信企业的形成。最后 ,结合我国电信业制度不均衡的现状 ,提出了制度创新的若干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石油未上市企业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正确选择主辅分离结构调整改革的路径和方式。具体地分析了石油未上市企业主辅分离的对象选择,探讨了石油未上市企业主辅业务整合的方式选择,研究了辅业退出的方式选择和辅业退出的具体操作形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