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品安全事件当下层出不穷,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公民道德主体性的缺失。公民因道德主体性缺失造成严重的道德冷漠,转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加剧了食品安全事件的此起彼伏。建构我国公民的道德主体性必须从新时期公民道德社会化体系的有效建构、中西道德文化资源的批判性汲取、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塑造方面作出踏实、有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公民社会"是中国知识界的新课题,公民道德建设则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公民社会的建设,取决于公民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水准。公民道德是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确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贯彻和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实践中,必须正确理解、认真处理好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和"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与公民"基本道德要求"的关系以及"三德"着力点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民道德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道德作为调整现代社会公共领域中公民与国家、社会及其他公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它是一个整体概念,也是一种道德类型,与公民的道德之间有内涵上的区别。与其作用的领域和作用的对象相适应,政治性是公民道德的根本属性,它具有公共性、契约性和义务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道德、道德建设与社会、社会生活、社会历史是内在相关的,“公民”道德建设也是不能离开以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公共文化为基本制度特征的现代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社会、内在与外在、主观与客观仍将是公民道德教育和实践的理论悖论和实践难题。而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背景是制度伦理环境及制度德性的主体内在精神因素(信仰)的“双重缺失”;这一时代难题的解决,就必须进行“双重建设”——理性制度的和精神信仰的。而该文主要谈信仰主义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是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直关民族复兴的根本大计。实现公民道德的全面提高,可以采取多种途径,但是以多种文化方式,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有效地引领社会风气,塑造公民的道德素质,推动道德建设的不断发展,这却是为历史与现实所证明了的经验。对于在当前一些领域集中显现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及其他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现象,对之要加以改变,不能脱离综合性的以文化塑造人的有效途径,这正是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现实发展作用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道德责任感就是主体对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尊重感。我国公民道德责任感的养成是社会或他人赋予的职责和使命的必然要求,是主体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主体行善的巨大推动力,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公民个体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我国公民的道德责任感既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道德的教育,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也要营造以履行责任为荣,以不履行责任为耻的社会氛围,塑造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应的责任文化。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事件中公民道德建设的对话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对话作为破解"群体性事件"的理性程序和社会资本,蕴藏着公民寻求利益表达、坚守社会诚信和达成行动共识的公民德性品质。将公民对话作为化解群体性事件中建设公民道德和培养"好公民"的实践方式,既找到了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合法性路径,又拓展了公民对话之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性意义,还在于公民对话的参与和规训提升了公民改善生存、生活和生命质量的理性能力与德性智慧。  相似文献   

8.
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用先进文化引导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向,注意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传统道德之间的传承关系,重视社区教育等基础性工作在系统道德教育工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道德主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慈善事业是一项特殊的道德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道德主体意识渐趋成熟,慈善事业成为以公民互助为内涵的社会公益事业。我国先富起来的社会阶层如企业家或富豪,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成员,其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受制于公民道德之总体发育程度,他们占有的财富数量并不必然导致道德上的特殊性,其个人慈善行为也无法代替公民共同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因此,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道德主体是全体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10.
社会心理与公民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两个层次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健康的社会心理促进公民道德的形成 ,公民良好的道德情操要建立在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中。当前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明显滞后 ,公民道德滑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 ,必须以调适社会心理为基础 ,以规范公民行为、弘扬社会公德、唤醒社会信任、树立良好风尚、形成社会正气等来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公民道德可以说是一种以法律为资源的道德,公民道德基本要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节约、敬业奉献”是与法律所规定的公民义务内容相一致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略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和尊重,这是道德教育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之一。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倡和培养尊重他人、尊重权利、尊重公共生活规则的道德习惯,首先要让公民学会尊重自己,让整个社会尊重普通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只有从我国社会转型的客观进程中,才能深刻理解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及其现实路径。公民道德建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任务,是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客观要求。中国公民道德的生成,既有与西方社会相类似的普遍性,也有与西方社会相区别的特殊性。公民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激发公民的道德需要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必须解决国家道德和制度伦理与公民社会发展和公民道德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法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通的主体,既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承载者,又是道德秩序和法律价值内化的基础载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关键,就是要在广大公民中牢固树立起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是指一定国度的公民关于自身权利义务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总称。公民意识在内容上,既包括法律意识,也包括伦理道德意识。由此,公民意识的确立涵盖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两个层面。一、公民道德意识的确立,为社会道德伦理秩序的动态发…  相似文献   

14.
公民身份一直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中轴,但主导西方两个多世纪的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过分强调法律规定的个体权利是公民身份的核心维度,而忽视了公民身份的道德维度和行动维度,导致西方社会个体主义盛行,公民道德和公共精神缺失及公民参与冷漠等社会现实问题。而积极的公民身份在本质上不能用单一的法律规定、道德价值和行动框架来界定,而必须实现三者的相融。这也是新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在批判自由主义消极公民身份的基础上,极力复兴公民责任与义务、培育社群认同基础上的公民美德,倡导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活动的要旨所在。但西方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相互较量与争论,并无本质区别,最终目的是为解决西方现实问题寻找不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公民道德建设关键点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抓住关键点,即从提高理性思维和发挥理论的穿透力与说明力这两个层次上夯实公民道德的思想理论基础;突出公民道德建设的两个主体教育重点:普通公民与领导干部,其中尤以抓好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为要;健全道德建设的科学运行机制,强化扬善惩恶的调控机制,把公民道德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作为新时期公民道德践行者的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现代公民道德责任的要求,全面正确地理解自由。公民道德责任是其他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生长点,公民道德责任的社会功能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精神基础,是公民实践道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具有约束和规范公民日常道德行为的作用。大学生公民道德责任的内化指向即为重构道德良心的知、情、意结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公民道德是“知”的主要构成,诚信构成了公民良心的情感体验,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意”的最终指向: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公民道德建设经验,如注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尊重公民价值诉求的有机统一、注重道德要求的广泛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统一、注重道德内核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注重道德教育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注重灌输教育与实际践行的有机统一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民道德建设还迫切需要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建设实践、强化理论研究,进一步提升建设实效,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生活和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日益提高.从"文明论"的思想和学理基础来看,这就是把时代性和民族性作为把握"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基本范畴框架,并在对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理解中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努力处理好其辩证关系,在明确地突出文化和文明之中华民族性的同时,同样要自觉地坚持文化和文明之社会主义和现代性的时代性,以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从构词学的角度出发,沿着"从道德、公民道德到公民道德信仰"和"从信仰、道德信仰到公民道德信仰"两个分析理路,能够梳理并搭建"公民道德信仰"这一概念的生成逻辑及其概念的谱系分析结构。公民道德信仰由"道德信仰"和"公民道德"两个概念构成,而这两个概念又都是复合概念,分别由"信仰"与"道德"、"道德"与"公民"复合而成。这种"复合"不是简单的、外在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叠加和堆积,而是内涵上的、化学意义上的彼此融入与相互契合。公民道德信仰的概念是在"道德与信仰"和"国家与公民"两对关系范畴的学理分析之下,逐渐形成较为明晰的概念边界。  相似文献   

20.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抓住关键点,即从提高理性思维和发挥理论的穿透力与说明力这两个层次上夯实公民道德的思想理论基础;突出公民道德建设的两个主体教育重点:普通公民与领导干部,其中尤以抓好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为要;健全道德建设的科学运行机制,强化扬善惩恶的调控机制,把公民道德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