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汉语是声调语言,词重音表现不显著,学术界关于汉语韵律词是否有重音,及韵律词的轻重格式有不同看法。文章通过动态(朗读)语料的语音实验分析,提出时长和音高方面的证据,并结合方言研究的证据,得出普通话韵律词的基本韵律格式是前重式,即扬抑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现代蒙古语正蓝旗土语重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能量分布看,蒙古语词音强峰值的67%、音高峰值的85%落在第二音节上,由此可以断定蒙古语词重音的标准位置应该在词的第二音节;在词的第二音节上,音高峰值比较稳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音强小,因此可以认为蒙古语的词重音是音高重音,但在多数情况下音强音高峰值的落点相当一致。蒙古语词重音的位置变异有一定的规律。蒙古语的重音不区别词义,但重音是韵律词的脊梁,有标定词界的作用;重音位置在一定范围内的有规律的变动,为重音在短语、句子、情态和文体层面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冯胜利对汉语韵律词的划分,从语言的声学角度上对不同结构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韵律词在自然语流中的时长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单音节韵律词中感叹词时长最大,单音节+轻声构成的单音节韵律词中首字的时长次之,并列使用的四个单音节韵律词中首字时长最大,尾字其次;在双音节韵律词中首字的时长均高于尾字,在五种双音节韵律词中总时长以感叹语最长,复合式次之;在三音节韵律词中,首音节最长,尾音节次之,中字最短。对比单、双、三音节韵律词总时长,发现韵律词的总时长与音节的个数关系不大,而与语义紧密度和情感关系更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结果表明:1.在蒙古语音调层面上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相对稳定和相对完整的音高变化模式,即音高曲拱。其分布特点为:在音高重音之前,呈逐步上升趋势;在音高重音附近,达到峰值;在音高重音之后,呈逐步下降趋势,并且这种下降趋势一般延续到韵律短语的结束位置;2.音高曲拱与韵律短语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和同步性。其中,音高曲拱是韵律短语的音高表现形式,而韵律短语是音高曲拱的作用域,决定着音高曲拱的实现范围。根据音高曲拱可以把一个语句切分成一个或若干个相对独立完整的韵律短语;3.音高走势的突变可能是引起语音间断(停顿)的重要因素。因为韵律短语边界往往位于音高由低变高的拐点位置。音高曲线的这种急剧变化,为我们的韵律短语切分工作提供有效的声学线索;4.蒙古语韵律短语的平均长度一般为5个音节,2.5个词语,与汉语普通话韵律短语平均长度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5.
实验考察了L2水平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词重音产出的影响,对比了两组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学习者与美国英语本族语者产出英语词重音的声学表现。结果表明:1)与英语本族语者比,高水平组音高与之相似,但音强和时长差异显著;而低水平组在三个声学参数上都与英语本族语者差异显著;2)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在音高和音强上差异显著,但时长不显著。这说明语言水平影响英语词重音产出,然而,随着L2水平的增加,L1的影响降低。研究结果支持了语言迁移假说。  相似文献   

6.
声调语言的重音及其实现方式一直存在广泛争议,节奏角度可以为此问题带来新的研究思路。nPVI节奏模型主要反映相邻音节时长变化,作为声调语言,成都话的nPVI明显高于普通话,接近被视为重音计时型语言的英语,这与其重音凸显方式密切相关。成都话双音词和三音词的首音节大都具有时长重音,信息焦点也主要依靠时长凸显,有时还辅以焦点前压缩和助词延展。重音可以和声调共存,变调规律有时与重音实现直接相关,声调语言的节奏特征可以反映该语言中重音的作用大小和凸显度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构成哈萨克语韵律要素之一的词重音,文中讨论了词重音的模式和理据,分析了元音和谐、辅音和谐和音节结构与词重音的关联,认为哈萨克语的词重音是词的语义语音结构优选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语句重音(sentence stress)是英语语音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来,英语的每个单词,单独唸的时候总是重读的。一个词如果只有一个音节,例如yes和is,那么单独唸的时候,其单音节本身当然就是重音所在。一个词如果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成的,那么重音就会落在个別音节上。例如'sentence, ex'plore, im'portance,便都有它们自己的重音。此外还有一些词具有两个音节,而这两个音节都是重音所在。如'Chi'nese便是一个例子。这些词在单独唸的时候的重音,便叫做“单词重音”(word stress)。但当人们讲英语的时候,在一个句子里,却往往不是每个单词都该重读的,而是有轻有重,有重读也有不重读  相似文献   

9.
利用实验语音学方法,分析了湖北宜城方言“子”颤音的声学特征,并在社会语言学背景下讨论了“子”颤音的变异情况和发展方向。语音实验表明,“子”颤音不是独立音节,只是前音节的黏附成分。“子”颤音不具备独立性,不能自成音节;前音节与“子”颤音之间没有塞音或塞擦音成分。“子”颤音的颤动频率低于俄语颤音р的颤动频率,舌位略高于且略后于俄语颤音р的舌位。“子”颤音的音强、音高、时长值整体上小于前音节的音强、音高、时长值。声调会对“子”颤音产生影响,当前音节声调为阴平时,“子”颤音会被加强。听感实验表明,“子”颤音不承载重音;韵律音系学分析也表明,“子”颤音只占有一个莫拉。宜城方言的“子”颤音研究呈现了该方言“子”颤音的物理声学表现,为后缀所表现出来的语音的轻声性提供了更多更详实的证据,同时也丰富了变韵的类型和方式。受社会语言环境的影响,宜城方言的“子”颤音目前正经历深刻的变化。在青少年发音人的日常交流用语中,“子”颤音正逐渐由颤音转化为闪音或边音,甚至脱落消失。研究预测“子”颤音的演变方向为:r>/l>  相似文献   

10.
德昂语布雷方言声学分析结果表明:1.焦点词上没有明显的音高提高,也没有焦点后音高骤降和音域变窄的现象;2.焦点词的时长增加(10%左右)。这一焦点的韵律编码方式不同于汉语普通话以及印欧语系中大部分语言,而与台湾闽南语及粤语等相似。  相似文献   

11.
和普通话的轻声不同,各方言轻声的表现形式或同或异,类型多样。根据决定轻声音节调值的不同因素,方言中的轻声可以分为四种情况:轻声调值受前重读音节单字调的影响,轻声调值由本音节的单字调决定,轻声调值跟二者都有关,轻声调值跟二者都无关。通过对方言轻声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求更全面地认识轻声,更规范地掌握和运用普通话的轻声。  相似文献   

12.
中际语韵律短语信息焦点的语音实现常常呈现出音高低、音强弱、音强短等体系化的特点。受汉语韵律类型及声调特征的负迁移影响,学习者很少能主动注意并有效实现出英语语调音幅的多变性。而汉语阳平调突出的听辨感与较高的调值往往容易让学习者将信息焦点实现为类似于阳平调的、短暂的高升调。  相似文献   

13.
汉语普通话的轻声是一种弱化了的音节 ,但是有一些轻声音节的读音却发生了反向的异变 ,即本文所说到的重音化。重音化主要表现在两类词上 ,一是音响度低的语气词 ,二是非词尾性后轻语词。轻声最初是作为一种语法手段出现的 ,这一语法手段的类化却超出了其本来范围 ,导致了一些音节读音与表意需要的冲突。语意上的强化需要直接促成了异变的发生。异变的结果是 :响度低的语气词向高响度转移 ;一些非词尾性后轻语词有从轻声中向外逃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甘肃西峰方言中后字非儿化韵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及其规律。附带指出西峰方言的轻声有两类:调值的轻声和调类的轻声。两字组变调从重重型和重轻型两方面入手分析,有四种变调类型,变调六个:24调、211调、31调、53调、51调、55调。变调主要跟今音的语音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韩国语语流中音节之间的送气音与紧音的变音现象似乎还没有足够的重视,研究不够深入,有待于进一步探究。韩国语语流中音节之间的送气音与紧音的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元音结尾的音节因为受后面送气音或紧音为首发音音节的影响,自然而然地添加韵尾;二是后面的元音音节因为受前音节的送气音或紧音韵尾的影响而产生连音变音现象。音节之间的送气音与紧音犹如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桥梁,使发音音节形成比较稳定的发音单位。如果把音节之间的送气音长度分为三等分,那么在前音节韵尾发音长度为一等分,在后音节的首发音发音长度为二等分;如果把音节之间的紧音长度分成二等分,那么前音节的韵尾发音长度和后音节首发音发音长度各为一等分。当然,声音的长短轻重因人而异,但这种分析方法基本上符合现实生活中一般韩国人的发音习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汉语、英语、日语音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长期以来公认的汉语音节结构特点提出质疑 ,认为元音必不可少 ,音节开头和末尾都可出现辅音并不是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而是汉语、英语和日语等语言的音节共同的特点。和英语、日语比较 ,汉语音节的特点是具有意义 ,音节由 1至 4个音素组成 ,音节数量多于日语而少于英语 ,而开音节数量多于英语而少于日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且高低音差别大 ,发音响亮 ,且可拖长 ,具有音乐美  相似文献   

17.
“GH高浓缩汉语拼写方案”是在《汉语拼音方案》基础上设计的可以一一对应替代现行汉字,又实行词式书写的计算机用汉语拼音文字。它的原理要从拼写结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码设计等4个方面去理解。现代汉语中每个带声调的音节的读音都有相对应的高浓缩拼写形式。  相似文献   

18.
松滋方言的轻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滋方言轻声的特点是音长缩短和音高变化,其音高延续了前字声调的终点音高;松滋方言的轻声音节只有音高特征,但轻声前字曲拱特征仍然保留着;前字为阳平和上声的有变调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19.
人们研究《元声韵学大成》一书的声调会发现,此书具有平声不分阴阳、全浊上声字变成浊去和清去、入声音节结尾辅音已有混同等特征。这些声调现象都反映了当时的实际语音状况,因此可以说,《元声韵学大成》是一部反映时音的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