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的“通过”共有三种使用形态:“动词+体标记”形式、动词、介词.介词“通过”由同形的动词语法化而来,语法化完成的时间是20世纪20~40年代.“通过”的语法化是在连动式句法环境中完成的.汉语史上由“通过”形成的连动结构共有三种,它们产生的时代各不相同.五四时期,这三类连动结构汇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介词“通过”语法化的句法环境,而这三类连动结构中不同义项的动词“通过”则分别构成了介词“通过”的三个语义来源.“通过”的语法化除了句法环境动因,认知隐喻和词义虚化也是重要的动因.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语助动词是哈萨克语语法体系中很重要的范畴,本文把副“动词+助动词”这种语法形态作为表达体的意义的手段来论述泛指体,开始体,进行体,短暂体,反复体和完成体等动词的语法范畴。  相似文献   

3.
基于时体理论,采用完成体、未完成体,无标记体/中性体的语法体对比框架检索四对英汉情感心理动词与这类时体结构搭配的句子,展现这类动词与不同时体结构的搭配频率。通过检索发现,英语情感心理动词与未完成体搭配频率极小,而汉语的这种情况并不明显。与此同时,这类动词与无标记体/中性体搭配的情况均占据主导地位,汉语更加明显。研究发现,时体理论对这些搭配情况的出现有着一定的解释力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时体理论为解释英汉语词汇-句法层面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用标记语存在语法化现象,借助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隐喻的理论以及语言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对英汉语用标记语语法化模式的一致性进行研究,并通过英汉语料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种语言语用标记语的语法化语义迁移模式不仅存在一致性,而且它们的语法化强弱程度与句法位置有关。具体表现在英汉语用标记语的语法化过程就是隐喻化过程,且由于句法位置不同,产生隐喻义的程度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以语法化理论为基础,考察了英语和汉语主要情态动词的语法化路径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情态动词的语法化都是从以施事为取向的情态分别演变出以说话者为取向的情态和认识情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正是由于隐喻和推理(或转喻)这些语法化机制在不同的语言中是相似的,所以才有了英汉情态动词共时平面上意义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普遍语法的理论框架下讨论了英汉语的空主语现象。PRO的句法特征决定了它在不同句法环境中所处的位置。PRO的所指主要由控制理论来确定。运用空语类理论分析汉语句子,促进了传统汉语言研究,对汉语动词的认识和汉语句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检验了普遍语法原则。  相似文献   

7.
把汉语动词重叠与俄语方式限制动词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除了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相同之外,还在构成的语义特征限制、时体、体词化、语体等方面相同,验证了汉语Vv是一种形态,属于完成态(体),解释了汉语Vv表示习惯性、可能性意义的原因,并指出了二者的主要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汉语完成体的“未完成效应”(IE)既不能证明汉语没有单语素的完成体动词,也不意味着汉语名词具有某种特殊性,或汉语的完成体标记“了”还有“中止”这一语法意义;“了”的句法功能在于对参照时间(Tr)或说话时间(Tu)进行定位,它的语法意义因 Tr/Tu 的具体位置而异,而后者则取决于动词量级结构的梯度性;IE 是“了”将 Tr/Tu 定位于梯度性量级结构之中的结果,由 IE 所带来的英汉语差异派生于时制与体的不同语法功能以及两者与量级结构的不同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原型理论及非范畴化理论,从认知角度比较了动词-ed结构与动词、形容词及介词等基本语法范畴的语义句法功能,说明了动词-ed结构的边缘成员逐步远离动词范畴,呈现出特殊的认知语义句法特征的非范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Lakoff和Goldberg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对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式作为形式-意义/功能的配对体是规约化的产物,具有抽象程度的差异。构式为词汇的组合提供框架语义,而具体词汇提供微观语义内容。构式和动词的互动关系可以通过"动词适配说"来解释:动词进入构式是一个"再语境化"的过程,动词和构式的句法语义兼容即适配,冲突则需要压制加以调节。  相似文献   

11.
把汉语动词重叠与俄语方式限制动词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除了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相同之外,还在构成的语义特征限制、时体、体词化、语体等方面相同,验证了汉语Vv是一种形态,属于完成态(体),解释了汉语Vv表示习惯性、可能性意义的原因,并指出了二者的主要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词汇化是根据语法化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本文以汉语中的能愿动词"可能"为例,通过对其词汇化的分析,从历时的角度探寻了能愿动词"可""能"与"可能"连用时意义的变化过程,推测"可能"意义发生变化是从元代开始,完成于清代.经过演变最终与现代汉语中能愿动词"可能"所表达的意义相同.并运用认知语言学中重新分析理论和情境、语境理论对这种意义演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3.
转喻现有研究成果表明,高层命题转喻对语法结构产生影响,高层情景转喻产生间接言语行为。在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框架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动词结构和间接言语行为背后不同性质的转喻机制本质上都属于认可操作现象,认可操作在图式化连续体的不同层面上进行可以分别产生语法结构和间接言语行为两种不同语言现象。用认可操作统一解释动词结构和间接言语行为与认知语言学试图为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出发点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理论语言学的观点 ,通过对传统语法和现代语法理论对比 ,探讨英语动词的“时”和“体”,认为英语动词的“时”和“体”属于不同的语法范畴 ,并提出了“两时两体”的观点及其理论依据 ,此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而且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介词“论”来源于先秦动词“论”.动词“论”在先秦时期用在连动结构中,两汉时期“论”所在的连动结构主次动词分化明显,唐代“论”由动词引申出介词用法,宋代以后“论”的介词用法进一步扩展.连动结构是引发动词“论”语法化的句法环境,连动结构的句法环境加之连动结构中连词使用频率的递减趋势为动词“论”的语法化提供了条件.“论”由表示“议论、评论”的实词义到表示“以某种单位为准”的语法义的语法化过程中间经历了“衡量、评定”义的语义演变阶段.频率中“临界频率”的增加也是推动“论”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论”的句法功能变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而“论”发生语义演变致使语法意义产生的机制是语用推理.  相似文献   

16.
"连续"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将其词性标注为动词.通过对"连续"一词出现的句法环境进行考察,发现"连续"经常做状语,已丧失了动词典型的语法功能--在句中单独作谓语,却保留了动词可以作定语、受"不"修饰的非典型语法功能.经过分析,认为它是语法化的一个中间体,其词性应该为副词兼区别词.  相似文献   

17.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上一个或两个小品词而构成。从传统的观点看,不能从动词的表面知道其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从认知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对短语动词get off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短语动词get off的语义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通过概念合成得出来的;(2)短语动词getoff的语义扩展是通过隐喻、转喻或二者交叉实现的;(3)get off的概念意义可概括为:离开就是出去;离开就是逃脱;离开就是停止;离开就是反对。(4)在短语动词get off的意义中,动词get反映的是动作本身,而小品词off则蕴含了动作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目前一些语法著作对英语动词进行体研究的某些局限性,区分了由进行体这一语法形态表示的体态意义与动词和句子中其他成分构成的体态意义。由此得出英语动词进行体的基本语义是说话人选择从内部焦点观察情景,关注情景的内部结构,并借用动词进行体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情景的主观看法。  相似文献   

19.
壮语动词语法化探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导致其语法化的因素在不同的语言中并不完全相同。壮语动词语法化的主要因素是句子的分裂、与词义相结合的句法变化、语法意义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文献和方言资料表明,“着”字被动句来源于动词“着”的遭受义。“着”的语法化是句法位置、使用频率、认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着”字被动句的语法化途径是:“S+着动词+NP宾语”→“S+着动词+NP宾语+V动词”→“S+着介词+NP施事+V谓语动词”。研究表明,在语法化研究中,把历史资料与方言资料、句法研究与虚词研究结合起来,重视源词的语义、句法特点对其衍生词的句法功能的影响,对于准确考察虚词的来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