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浅析我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职业伦理是指法律职业者在其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应该在法学教育中建立和完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发展甚微,这必将影响到法律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应从教育目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教育类型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法学本科教育中,一个还没有得到重视的问题就是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司法权威,塑造法律职业群体的精神气质。从法律职业伦理的特殊性和法治成熟国家的经验来看,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开设专门的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强化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对促进法律职业伦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的逻辑起点在于目标上高度一致、内容上相互交织、效果上相得益彰。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顶层设计的系统性不足、党建工作的效用发挥不够、工作队伍的能力素质不强等方面。促进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融合,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积极构建多方协同发力的体制机制,科学编制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和行动指南,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4.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等重要职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基本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品牌建设,对于提升支部战斗力、促进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发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具有重要作用。以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打造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为切入点,指出目前融合存在的问题,论证了两者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从党建理论、机制、模式、队伍、平台、特色六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品牌打造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和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需要。新文科建设必须以课程思政作为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课程思政建设则为新文科铸魂。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旨可概括为“三切”即关切、确切和亲切。也就是说,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要着力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对于应对国外意识形态渗透、培养高素质法治公民、推进高校法治教育体系创新等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应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统领地位,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体系中充分融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义,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大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的知行合一,从而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的同时,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人才的必备素质,是法律职业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法律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有相应的职业伦理来匹配。当前法律人才培养中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机制很不完善,体现在:大学法律人才培养中法律职业伦理课程设计存在较大缺陷;相关教材和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考核机制欠缺;法律教育中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等。应确立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在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目标,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建立科学的教材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完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8.
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作用对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阐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二者同向同行作用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二者同向同行作用的原则.通过增强"三全育人"理念,构建二者同向同行作用系统,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成果是检验高校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的根本准则。不断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和路径是当今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应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学科竞赛为契机,从作品选题、团队组建到商业计划书撰写,全过程加强学生的品德修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科研项目孵化基地为平台,实现理论指导与创新实践的有机统一;以打造创新创业体系为依托,多角度多思维开拓思政育人新前景,实现教学相长,形成思政课程学习统一体,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课程是培养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思政教育任务不仅要体现在思政理论学习中,还要充分利用结果导向理念,以思政教育学习效果为导向,思政理论结合审美实践,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全面而有效地开展,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报国为民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论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上存在着统一性,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任务在于彰显诚信法治教育、道德理想教育和实践理性教育。法治教育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环节。为此,要关注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加强诚信法治建设,高度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的结合,加强教育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它对推进高校的学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大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的学风建设,同时将学风建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建立以优良学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来开展,这样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吸引力。本文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关联性,进而提出二者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是一个具有独特内涵的概念,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等特点,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着重大作用,将其提升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追溯了职业生涯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即从知识哲学到生存论哲学再到职业生涯理念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是职业生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从4个方面阐述了职业生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职业生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承载,职业生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判定,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舞台,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体征.提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应改变思维方式、营造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方法,以生存论哲学、共同理想、辩证思维和发展联系观点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速发展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变革力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还对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在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和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学理性和应用性,更要关注人工智能作为进步科技所具有的政治性、历史性、社会性和价值性.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时代前沿问题的引领性,将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精准切入到课堂教学中,正本清源、明辨是非,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领人工智能伦理构建,形成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体系,进一步强化大学生人工智能伦理意识,实现人、人工智能、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二者不可偏废.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必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起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应根据"以德治国"的方略,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明确新目标,落实新内容,抓住新重点,运用新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8.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求。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构建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实效性、合理性与简易性的结合,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必须实现方法论的自觉,做到准确定位,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和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运用个案分析法,分析在"基础英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基础英语(四)"为例,探讨"基础英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提出开展"基础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方法.在"基础英语"中实施课程思政可以从教材大纲、教材内容以及教师素养三个融入点着手.同时,从课堂教学步骤、课程评价与反馈以及第二课堂三个方面分析"基础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途径,为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网络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讨论界定 ,用主体论厘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 ,运用社会学的“戏剧论”、经济学的“成本理论”等讨论网络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过程 ,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