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基于剩余收益理念的核心的竞争优势和正确的决策准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可以视为许多契约的集合契约条款之一是所有者权益对企业资产和现金的剩余索取权。近年来,剩余收益理论重新受到了理论界的重视,股票的本质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一种剩余收益所有权,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就是企业的全部资产满足债权人等的需要以后才归企业股东所有,从会计意义上来说,就是对企业权益项目的拥有权,因此企业的价值评估可以以现有企业权益价值为基础,并反映企业预期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对人力资本参与分享企业剩余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本贡献价值的概念,并且以其为理论基点对人力资本参与分享企业剩余的模型进行了构思和设计,最后将该模型在一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应用研究。本文认为,人力资本的贡献价值实际上体现在企业的剩余(利润)超过以行业平均利润率计算的那部分利润额,而这一部分利润额就是人力资本参与分享企业剩余的基础,同时还要结合对人力资本经营业绩考核来确定最终的贡献分配额度。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重要性逐步提高,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人力资本所有者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一样,应当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但分享的范围和程度取决于特定契约条件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能力。把握了影响人力资本谈判力的因素尤其是其主导因素,就能"对症下药",全面提高人力资本谈判力,进而提高人力资本对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享程度。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自身、企业和外部环境3个方面分析影响人力资本谈判力的主导因素,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提高其谈判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各种劳动纠纷、劳资冲突大量涌现且迅速上升。劳动关系紧张与劳资双方的利益对立是分不开的,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是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角度,对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理论依据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对企业传统劳动关系变化的影响效应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5.
杨瑞龙  侯方宇 《管理世界》2019,35(10):82-94
国内学术界对产业政策的争论仍停留在"产业政策是否有效"的阶段,而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产业政策什么时候有效",即讨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认为,产业政策本质上是政府与企业签订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由于剩余控制权分配既是缓解不完全契约环境下敲竹杠问题的方法,也是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完全契约模型来分析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发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依赖于4个条件:第一,当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不一致时,政府对产出价值的评价足够高;第二,产业政策不应是"一刀切"的,要包含政府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第三,国家具备产权明晰化的微观基础;第四,政府不滥用谈判力。本文从不同方面对模型假设进行了讨论,发现结论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6.
与企业剩余收益的直接分享不同,非营利性组织是通过剩余收益的间接分享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激励的。本文以美国大学的终身教职制度为例,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资产专有性理论对这一新的认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证明,得到的核心理解是与众不同的:终身教职制度本质上是教师在非营利性条件下间接分享大学剩余收益的一种制度安排,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的出现不过是合约双方关于合约内容的动态调整;终身教职制度不等于终身雇佣制度,也不同于律师行"锁定"员工的"合伙人"制度;终身教职制度对于非终身教职教师而言是一种期权,对终身教职教师而言则是期权的实现;终身教职制度同时也是一种鼓励教师开展长期研究的风险投资机制,这种风险投资的成本与收益的长期均衡,不仅决定了终身教职制度监督机制的完善时机,也决定了不同学校的终身教职起点的差异;如果教师行为的难以监督性、教师人力资本的专有性以及大学的非营利性质不能得到根本的改观,终身教职制度就将一直存在下去。本文对上述认识的逻辑与实证检验表明,非营利性组织剩余收益间接分享观的认识是深刻的,它能够对有关终身教职制度的诸多问题给出逻辑一致的解释,这种"一致逻辑"或"逻辑一致"地内生出对我国大学制度设计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启发意义,同时也为寻找蕴涵于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制度差异背后的相似经济逻辑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谈判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一样,应该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但分享的范围和程度取决于特定契约条件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力。而人力资本谈判力是人力资本因素、企业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一般规律是,既稀缺又通用、投入过程难以监测、投入与产出结果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的人力资本,谈判力比较强;高知识企业的人力资本,掌握核心资源的人力资本,具有比较高的谈判力;不同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物质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人力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也影响人力资本的谈判力。  相似文献   

8.
企业不同形式的薪酬安排是人力资本的有效收益选择的过程,是一个与人力资本拥有量、个人风险偏好、企业收益相关的博弈过程。本文在回顾企业薪酬理论和现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企业所有人(主要提供非人力资本)与经理人的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相对重要性变化的角度,对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方式,即对企业薪酬安排的基本形式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与总结。本文指出,若剩余索取权完全归企业所有人,则适合实施固定薪酬制;若剩余索取权归所有人和上市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分享,则适合实施分成薪酬制;若剩余索取权完全归上市企业管理人员掌握,则适合实施额薪酬制。薪酬计划与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战略相一致,能够保证企业剩余分享收益方式成为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本激励方式,从而提高企业绩效,使企业长远发展获得制度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会计剩余控制权一般通过企业契约安排实现其在企业内部的配置。在中国公司中,会计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对象包括股东、董事和管理者。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股权集中度和企业财务状况等是中国企业会计剩余控制权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作为企业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而且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即这是一个人力资本在企业中被逐步挖掘和重视的过程。显然,这个基于历史事实的发展过程,对传统的“非人力资本投资者(或股东)拥有企业所有权(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观  相似文献   

11.
会计契约论是认识会计本质的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它基于企业是一种契约结构的认识之上.本文通过对有关会计契约思想的综述,就契约关系与会计行为、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的契约特征对会计契约的影响、会计行为的契约规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柏培文  陈惠贞 《管理评论》2006,18(2):37-43,14
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理论可分为传统安排理论和现代产权基础安排理论,现代产权基础安排理论主要有:交易费用论、激励论、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对称论、风险承担论、重要资源拥有论、状态依存论。如果对现代产权基础安排理论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真正决定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的实际上只有三个因素.分别是控制权、资产专用性和重要(关键)性资源,通过分析还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三个悖论.即资产专用性与控制权两种解释的悖论、控制权解释理论与实际情形悖论以及资产专用性解释理论与实际情形悖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资产稀缺性是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的依据的论断.在这一论断框架下解释三个悖论产生原因,同时从企业资产稀缺性程度不对称出发,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经营者、股东、债权人、工人等契约各方剩余索取权安排作一般解释.  相似文献   

13.
针对标准契约理论在设计报酬契约时忽略了公平心理因素这一问题,本研究以行为契约理论为工具.设计了引入公平心理之后的最优报酬契约,并进一步分析了公平心理对激励效率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公平心理较弱时,最优报酬契约是团队相对主义契约,其中公平心理会导致公平租金和公平风险补偿两种激励效率损失;公平心理较弱时,最优报酬契约是团队平均主义契约,其中公平心理只会导致公平风险补偿一种激励效率损失.这些研究结论对企业设计报酬契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比如企业应该对公平心理强弱不同的员工设计和提供不同结构形式的报酬契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当中,人力资本逐步占据着重要的应用地位,企业相关理论从股东至上趋向于共同治理的方向演变,为此需针对利益相关者共享企业剩余收益的相关经验展开优化探索。  相似文献   

15.
企业团队人力资本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团队理论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团队人力资本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了其特性,创建了以团队为投资客体的团队人力资本分析框架,并以此分析了团队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及团队人力资本存量的衡量问题,从而从企业知识观角度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并拓展了人力资本理论。  相似文献   

16.
郭艳平 《经营管理者》2013,(16):133-134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本具有高专用性、特异质性、强显示性等特征,而且高新技术企业表现为一种特别合约,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前者不再处于被雇佣的被动地位,因为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已成为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且,人力资本所有者日益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经营效果的主要决定者,因此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享有剩余索取权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企业人力资本参与剩余索取权分配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对人力资本的内函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份额的确定方法,并探讨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与非企业家人力资本细分这一部分剩余索取权的形式与方法,从而为研究这一问题及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权与资本收益的安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权及资本收益的安排问题,得出由股东拥有企业全部剩余索取权只是分析框架下的一个特例,真正影响各利益相关者剩余索取权分配比例的内在因素是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稀缺性、各自所承担风险的差别以及公司治理对资本收益的安排.结论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产出的分享比例不断上升;公司治理的改革应建立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根据收益风险对等的原则进行治理机制的创设和调整.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阶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通过对313个合伙人团队的问卷调研,分析了合伙人团队特征在合伙人团队契约治理影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合伙人团队规模、受教育程度异质性以及职能和产业经验异质性较大的企业,合伙人团队契约治理越明确和周详,企业成长绩效更好;在合伙人团队规模、职能和产业经验异质性较大的企业,当合伙人团队存在绝对控股权安排时,企业成长绩效更好。但合伙人团队先前网络关系的强弱对契约治理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合伙人团队受教育程度异质性对绝对控股权安排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相互关系"模型,认为剩余控制权是连接产权与市场的中介,并通过人力资本专用性对剩余控制权的影响把当事人的工作特征纳入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