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钱中勇 《浙江统计》2007,(12):29-31
GDP核算涉及面广、要求高、理论性强、技术处理复杂,政府统计各专业、部门统计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与矛盾在核算过程中得到集中体现。本文结合湖州市GDP统一核算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GDP数据的历史修订与地区差异情况,依照反事实分析的推理逻辑,考察GDP核算误差的特征事实,探讨其中覆盖误差、操作误差以及估算误差的发生机制与影响模式。结果表明,在各年份现价GDP数据中,由覆盖误差和估算误差造成的综合效应是以系统性的低估为主,其中服务业部门是核算误差的主要来源所在;地区层级GDP核算过程中覆盖误差、估算误差与操作误差的综合效果以持续性的数据高估为主,其中的操作误差效应也会存在于国家层级的GDP核算中。由于缺乏对于GDP核算误差发生机制的必要考虑,计量模型方法在评估GDP数据质量中的功效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反映国民经济短期运行情况,及时精确地分析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迅速地反馈经济信息,为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制定和修改经济政策提供依据,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分季GDP核算制度,并定期公布分季GDP核算数据.目前,分季GDP核算工作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按照"快、精、准"的原则提高统计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分季GDP核算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从1992年开始季度GDP核算起,一直采用累计求差的核算方法,即以年初累计至每季季末作为核算期,得到1-3月、1-6月、1-9月、1-12月的数据,各季度GDP数值是累计数值求差计算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县级GDP核算专业是我国统计核算系统中的基层单位,提高县级GDP核算质量,对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核算体系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县级GDP核算工作逐步完善,核算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重启绿色GDP2.0核算中,仍然存在着核算方法不统一、核算指标不科学、应用技术转化障碍、制度安排缺失等诸多问题,构建绿色GDP2.0核算体系以破解这些实施中的难题.在SEEA的国际标准指导下,文章沿着指标设计和核算方法两个维度构建绿色GDP2.0核箕体系.运用“资源价值损失法2.0”,对四川省2009-2015年间的绿色GDP2.0核算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核算结果与绿色GDP2.0的实际状况相匹配,说明本文构建的绿色GDP2.0核算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浙江统计》2014,(1):4-8
一、充分肯定2013年全省统计工作 (一)专业统计调查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完成较好 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规模以上服务业等各行业,以及投资、人口就业、社会科技文化、能源资源环境等各领域的专业统计调查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还与有关部门一起开展了侨情、浙商回归、平安浙江、人才状况等专题性调查。加强和改善GDP核算工作,完善全省季度GDP核算方案,探索完善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开展GDP核算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提高GDP数据与相关指标的匹配性和协调性,较好反映了浙江发展的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7.
《青海统计》2005,(1):35-35
GDP数据已成为各级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由于我国GDP核算方法不完善,统计体制不健全,GDP数据存在着地区GDP核算数加总后与国家GDP数据相比,其总量和增长速度上都有很大差距。为规范地区GDP核算方法,提高地区GDP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国家统计局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改进地区GDP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地区GDP核算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地区GDP核算的实践看,制约和影响我国GDP核算水平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钱中勇 《浙江统计》2004,(9):9-10,48
GDP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范围覆盖全社会的所有国民经济行业和经济组织类型,可以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GDP核算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技术处理复杂,可以集中反映出目前我国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暴露出在统计方法、制度、体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下面就GDP核算谈谈统计改革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县级GDP核算的问题有不少行业的基础数据存在漏缺现象。GDP数据的质量是各专业数据质量的集中体现,由于GDP核算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因此,各专业数据的质量都将直接影响GDP数据的质量。在当前GDP核算中,农业、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零贸易和餐饮业等有可直接利用的资料,但其他许多行业都缺乏可直接利用的基础数据,表现在: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数据无准确来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完整的报表,企业数据实现超级汇总,取得资料较准确。规模以下工业虽然实施了抽样调查,但对县(市、区)一级来说代表性不够,推算数据与实际差距较大,总…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搜集17省市绿色GDP试算案例的基础上,从绿色GDP的定义、计算公式、资源环境核算范围、资源环境成本估算方法以及试算结果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分析,提出了我国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存在的绿色GDP内涵表述不规范、绿色GDP计算公式不统一、资源环境核算内容不全面、资源环境成本估算方法无统一标准、绿色GDP占现行GDP比重差异大、绿色GDP核算局限于计算绿色GDP指标等六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地区GDP核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简述了我国地区GDP核算的进展,分析了地区GDP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地区GDP核算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都是GDP惹得祸?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们的核算体系刚刚开始从MPS向SNA的过渡,MPS和SNA核算双轨制并存,那时核算的制度和方法还不很完善,但是国家和各个省区GDP核算总量之和相差无几,1990年国家GDP总量为18547.9亿元,各省区之和为17734.54亿元。从开始试算GDP到现在二十年过去了,GDP核算的制度、方法和数据处理手段经过多年  相似文献   

14.
绿色GDP核算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色GDP体系的理论和核算方法是近几年研究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热点,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绿色GDP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分析了现行GDP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的原则;构建出了绿色GDP核算统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国外地区GDP核算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外地区GDP核算模式研究》系统研究了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四个国家地区GDP核算方法和经验,详尽介绍了我国地区GDP核算的实践,在核算的组织模式、核算方法、数据衔接等多方面对我国与四个国家地区GDP核算进行综合比较,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地区GDP核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德奎 《统计研究》2007,24(12):65-67
一、当前县级GDP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来讲,县级GDP核算的第一、二、三产业,涉及20个门类、95个行业大类、396个行业中类,913个行业小类。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单位的指标设置对GDP核算满足程度不一的问题,许多GDP核算构成指标在有些部门上没有体现,主要表现在工会经费、福利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存在一些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游离于国家与统计之外的地下经济活动导致GDP核算的缺漏和虚增,并且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统计核算方法等问题引起收入低估而导致对GDP核算的低估。  相似文献   

18.
GDP是国民经济统计中最核心的经济指标。该指标存在现价核算,也涉及不变价的核算,经济关系错综复杂,所以GDP的发展速度与一般意义上的发展速度指标在经济关系的表现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为了更好地提高GDP核算水平,自己本着学习和学以致用的初衷,将学习GDP核算并结合统计学原理中指数知识应用的一些理解和体会加以总结写成此文,如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恳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使之不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9.
1 地区GDP与国家GDP的差异虽然地区GDP核算是按国家制定的统一原则和方法来测算,但由于地区GDP和国家GDP的数据来源不一样.各地区的生产总值之和与国家GDP存在差异。为了观察趋势.我们用各地区GDP之和与国家GDP作差,以各地区的GDP在当年的地区GDP之和的比重为权数,计算得各地区GDP增长指数的加权平均值,将各地区GDP指数的加权平均值减国家GDP指数得二者的差值。  相似文献   

20.
无论对经济增长分析还是GDP核算,研发资本化处理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辨析此前研究的成果和认识偏误,在以下方面做深入讨论:①理清研发资本化与经济增长分析、GDP核算调整之间的关系,阐明GDP核算是实现研发资本化的平台,但不能将GDP上调看作研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②将研发资本化引起的GDP核算调整分为两个层面,揭示其核算机理,第一层是研发资本化核算,第二层是衍生出来的GDP后续调整.③通过研发总产出核算显示研发支出统计对研发资本化处理的意义,指出当前中国实施的调整并未覆盖全部研发活动.④总结当前中国针对研发资本化核算存在的问题,针对后续年份如何公布研发资本化相关数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