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永远不必说错过,正如这片无人的红海滩。为了我,它已经等待千年。我在任何时候出现,它都是最美的。  相似文献   

2.
在明末数十年里,针对科举时文,民间的时文选家较之官方拥有更大的影响力。这个现象被称作“文章之权在下”。既有研究多从社会与制度两方面指出,此现象是由民间社会发展和政治控制松动等条件促成的。但在时文仍然是科举考试功令文字的背景下,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民间的时文选家凭什么能对“文章之权”可以由自己掌握建立起充分的自信,并在很短时间内即获得天下士子的共信?这是因为,通过将时文纳入“文学”或“经学”的既有传统之中,选家们在科举功令之外为时文另建了一套世所公认的价值。这就是时文的“传统化”。获得不依附于科举考试的相对自足的价值,这是时文的“传统化”带来的一个最重要的结果,由此也对明末时文文化的整体性格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除了具有“遇合之资”的现实面相,时文作为“写照之文”与“立教之书”的理想一面,在那时获得了空前绝后的高扬。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文界以古文为时文的改良,自明正德、嘉靖年间即已开始。生活在清康熙年间的桐城派早期作家,面对当时时文文坛俗学大行的情势,继承了前人以古文为时文的思路,提倡时文应在作者独立人格、文章抒写性灵与文章整体气息三个方面向古文学习,并以其出色的时文创作成就与细密的文法理论构建,为以古文为时文理念在清代的深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论宋代科举时文的程式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宋代主要科举时文诗赋、策论、经义,都有一个程式化的过程。科举时文的程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揭示了诗文自身的结构特征和写作规律,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也不无积极意义。但将程式凝定为固定模式,而且又用以取士,不止扼杀了文体自身的活跃因素,更扼杀了无数学子的思想和青春。  相似文献   

5.
清人为了指导词文学创作,遂以宋词为典范,展开对词体作法的全面总结.在此过程中,出于文体间的渗透规律与清人抬尊词体、建立词法的需要,时文章法理论自然而然地渗入了清人的宋词作法论.这种渗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清人以起承转合的思维与术语来分析、总结宋词的结构与章法.这些浸染着时文章法色彩的高度程式化的词诀、技法,对于推动清词在作者、作品数量上的增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时文思维也使清代词坛出现了大量缺乏主体性情的代言戏作;程式化的训练则给清词创作带来了程式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55岁罢试就选为界,祝允明的仕隐观、古今论、古文观等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前后期变化;祝氏早期对古文写作的偏好与吴中博古、家学传统等有关,其文复秦汉意识甚至早于弘治末才开始起事的前七子十几年,由于科举仕进的需要,其时对时文亦采取务实包客的态度,古今观中并无崇古卑今的思想;后期放弃科举仕进的道路,开始厌弃时文,文章复古观中趋古论思想明显,尤其体现在其"文极乎六经而底乎唐"的文统观中.  相似文献   

7.
袁守定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精于术数、吏治之法。就其文学思想而言,影响较大的多部文论史著作都没有袁守定之名,但时下已有学者就其对文学相关问题的论断作过专门探讨。相比较而言,袁守定最为人忽略的莫过于其八股文思想,他在《时文蠡测》中对八股文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同八股文的正统地位及教化功能,推崇清真雅正的文风,强调八股文的文品与写作者人品,追求自然的篇章结构,批评当时不良的学风。  相似文献   

8.
明末士人对于时文写作最为倾心,并进而对科举制度多有反思,他们虽意识到了制度设计方面的阙失,但他们认为更为关键的问题需归结到人的身上,是士子的空疏不学与功利计较导致了科举的鄙陋与世风的败坏,因此相应的补救或调整之法不在于调整或替换制度,而当重塑学风,改造士人的认识与治学态度。明末、清初士人对于科举的反思大致相同,但由于文化思潮、政治形势、个人遭际等方面的差别,他们对于科举的态度、尤其是在改造方案方面,存有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湖北五所高校100余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阅读的类型、目的、获得信息等,分析她们的阅读与其主体意识中性别意识、竞争意识、独立自主性、期望值等层面的相互影响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以期对当代女大学生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11.
"唐宋八大家"是南宋以降被推举、集合而成的一个古文家群体,《古文关键》等选本是这一群体酝酿形成的主要标志。这些选本所收以韩柳欧苏等人的议论文为主。司选者主张时文写作在内容上应以韩柳欧苏诸家古文为根基,从中吸取营养;并通过对韩柳欧苏诸家古文的评点,力图从中抽象出一整套论体文作法的规范。因此,这些选本是科举社会中"以唐宋古文为时文"的风气的产物,"以唐宋古文为时文"的追求是推举"唐宋八大家"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2.
论宋代时文的"以古文为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两代影响很大的“以古文为时文”的口号,其源头是北宋人唐庚提出的时文“以古文为法”。“以古文为法”在南宋引发了回归欧、苏的潮流,并通过古文评点的方式引导时文写作,造就了乾道、淳熙时期时文发展的高峰。但同时,时文取法古文的是纯文法、技法,这又是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汉英政经时文翻译是我国实现对外宣传的手段之一,对语言表述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而连接手段在汉英翻译中起着承上启下、彰显逻辑关系的重要作用.在对汉英句法结构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连接手段在英汉时文翻译中的实现步骤:分析句子,确定SV结构→找出次要动词与主动词间的内在逻辑语义关系→根据逻辑关系选择语义标记→安排语序.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所以,对记叙文的阅读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如何做才较为快捷有效呢?总结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应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5.
16.
宋前文体类聚的基本脉络,一是基于韵、散的文笔之分、诗笔之分到诗文之分,二是基于骈、散的古体、今体之分,两种类聚又相互交错。宋代文体类聚形成新特点:一是韵文文体和散文文体分途发展,二是散文领域“古文”和“四六”相互对立,画地分疆,与作为考试文体的“时文”三足鼎立,古文、四六和时文三大文类并存的格局逐步形成。三大文类的形成,促使宋代对文体的研讨向相应的类聚文体学发展,先后兴起了四六文体学、古文文体学和时文文体学。宋代类聚文体学的兴起,开启了面向多元需求类聚文体、指导文类创作实践的新途径,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传统文体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LOOK!那张照片里拿着“风筝”的小女生,就是本人啦。13岁的我,头发还是如非洲草原般“星疏”,身高仍未突破160cm大关,其貌不扬。别人赞誉不多,但本人自我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18.
19.
[题目设计]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作文。希望终有一年春天我们的子孙读到头条新闻如下:冬候鸟小水鸭要北返了经过淡水河边的车辆  相似文献   

20.
[创新话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们往往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设计。但是情况却并不一样:有的人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苦心经营,成就了辉煌;有的人生,却在不断修正甚至改变了自己的设计,同样也成就了伟业。有趣的是,有的人生,虽然执著于自己的设计但始终没有实现,然而却成就了始料不及的另一方面的灿烂……这些现象,令人深思,给人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