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自我的理解过程既是自己蜕变和升华的上升之道,也是世界文明前进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中西各有优劣,去其糟稗,合其精髓,则有望熔铸为一体,成真正的"世界哲学",即在求同存异前提下不断向"一"的"道"推进的人类精神产物,而中国传统思想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决定了我们在这个漫长的建设过程中具有优先的地位和责无旁贷的使命。中华文明的特质在于诗史传统,其目的不是知识论证,而是教化君子、整齐世道。诗史礼乐既是存在基础,又是运转机制,更是美好生活的动力。其思想根源不是无生命、无等级、无温情、无敬畏心的"本体论",而是谦卑、秩序、生动、整全、和谐的宇宙论或天道观。总之,现代性的危机要求我们"回头",本质上就是回到"中国",冀以旧邦新命而克绍大业。  相似文献   

2.
在亚里士多德关于矛盾律的表述中,核心概念乃是"是",而不是"存在"。矛盾律的正确表达应该是"一事物不能既是又不是",而不是"一事物不能既存在又不存在"。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译本的相关论述中,"存在"这一术语的采用给我们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带来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究竟是"是"还是"存在",不仅涉及对矛盾律本身的理解,而且涉及对亚里士多德有关思想的理解,同样牵涉到对西方哲学中being这个核心概念的理解。研究西方哲学,应该以"是",而不是以"存在"来翻译being,并且把这贯彻始终;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翻译的问题,而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的知识论哲学家齐硕姆认为,我们的感觉可以为我们所感觉的事物的存在提供证据,即我们所感觉到的某事物的显现倾向于使这个事物的存在变得明显的。感觉的认识论意义在于:如果某个人在感觉上认为"某事物是F",并且如果他感知到这个F的事物对于他而言是明显的,那么,"这个事物是F"对于他而言就是明显的。感觉的"副词理论"表明,感觉的本质是某物对某人的显现方式而不是事物自身所表现出来的现象,那些描述感觉事物的形容词实际上起到的是副词的作用,感觉所指向的事物并不必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是古希腊哲学中有记载的最早的揭示世界本原的抽象概念。它是为了反驳世界本原为"一"而提出的概念,力图用多来解释多。人们一般认为,他的"无限"概念,已经很类似于"存在"概念的一般哲学抽象。但从笔者的存在观来看与其说它类似于"存在"概念,还不如说它更像是"非存在"概念。如果说"存在"是"有",是"有限",是暂时的,那么,"非存在"作为"存在"的对立面就成为了"无"和"无限",是永恒的。老子对"道"的解释也非常像是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比如不确定,无法限制,具有永恒性等。但究其深意其中也有几处不同,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推导方式以及与有(存在)之间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5.
熊伟先生用"在"而不用"存在"来翻译Sein,表明了他认为"存在"这个译名有问题。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存在"确实无法表达关于语法和语言方面的考虑,更无法翻译海德格尔举的例子。熊先生的工作揭示了"存在"不是一个合适的译名,同时也暴露出"在"这个译名的一些问题,比如它也不能清晰地表示关于语法和语言的考虑,它无法在例子的翻译中贯彻始终,因为它不是系词,无法与Sein本身的系词意义相对应。如果以"是"来修正"在",则可以消除以上问题,从而达到对Sein及其相关概念更好的理解。熊先生的工作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它并非仅限于关于海德格尔的研究,对于与being相关的研究而言,它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6.
敖德嘉在他的《关于技术的思考》中,提出了"人的存在"之谜的主题.他以一个三段论式的人与技术关系来阐述人的生存问题.他认为,在创始期,人在技术中展开自己属"人"的东西,将人创造成为了他自己的主体.第二阶段,人从潜在地"无所不是",变得实际上"一无所是",堕入自己构造的虚假主体性.第三阶段的拯救之途,敖德嘉提出展开西方技术与东方文明的对话,找出"人与自己灵魂的奋争"的生存方向.敖德嘉最后的思想虽然并未明确,但他的思路引发我们思考和了解东方文明中的生存智慧,以及人作为主体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是通过劳动去改造80后的"小畜生",还是像对待老婆一样对待80后的"小畜生",这是个问题推门而入黄鸣办公室的时候,这个"老畜生"正在电脑前写博客,这是他当时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一年前我说,我们两个"小畜生"来采访你这个"老畜生"吧?黄鸣不怒反乐,会意地一笑。"老畜生"和"小畜生"就分老、小坐下,围桌而言。我们敢对一个家产几十亿的老板大呼"老畜生",绝不是因为我们是他家亲戚。即使是亲戚,骂他"老畜生",不是也把自己绕上了?我的智商还没有到这种骂人不讨好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是基于他对思想的"确然性"理想的追求而提出的,因此,其中之"在",并非指"有",而是指"真",即"确然性".他力图解决"什么是确然的"和"如何确然"的问题.因此,笛卡尔并不是从思维推到存在,思维与存在是同时出场、直接同一的,但这最终使笛卡尔在本体论上陷入"二元论".  相似文献   

9.
启蒙主义时代的诠释学认为存在着一种如镜子般直接映射式的解释路向,其前提是如果将诠释者转变为无血无肉的抽象,那么,完全对应式的解释就能呈现。哲学诠释学认为,一方面,诠释者的主观性的背景构成了与文本得以沟通的途径与激发诠释者认识文本的最初动力,而在另一方面,又是需要我们予以否定或者超越。我们就是通过"前见"跳入文本,而通过超越与否定走出"前见",并让文本自身呈现。  相似文献   

10.
胡适在《元典章校补释例序》中较早地向国人介绍了西方校勘学。他在该文中认为中国校勘学不如西方校勘学,特别是中国学者"推理的校勘学"并非校勘学的正途。其实,西方校勘学中也存在"理校"的做法,不论是校勘古典文献,还是近现代文本都必须使用理校。许多西方学者认为理校的性质更偏向于"艺术"而不是"科学",在校勘中重视理校甚至超过文本。从具体的理校方法上看,中西也有许多共通之处。中西校勘学完全可以平等地互相借鉴、对话,我们对西方校勘学的研究需要超越胡适,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11.
尼采和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理解都立足于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之上,这是二者的共同点,它首先把人们对虚无主义的流俗之见排除在外。但是,按照海德格的理解,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只是一种倒转而不是对柏拉图主义的一种克服。而任何对形而上学的倒转最后又稳稳当当地落到形而上学之中。之所以如此,就因为尼采对虚无主义的思考仍然是一种"价值之思",而任何"价值之思"都是以某种主体性形而上学为前提。由此出发,海氏给出了自己克服形而上学的"道路":"存在之思"。海德格尔以"存在之思"统摄尼采的"价值之思",这构成二者对虚无主义理解上的基本差异。海德格尔在存在之思的道路上作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其结果如何?作者给出了一个不同于国内研究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实际性思想是海德格尔在早期弗莱堡关注的核心问题,它注重对原初的此在生命与生活的前理论、前反思的体验和领会。这一思想对于解读《存在与时间》乃至海德格尔的整个思想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实际性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文章立足于海德格尔弗莱堡早期的各个讲稿,将海德格尔实际性思想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生命、体验;实际生活经验;实际性。并分别对它们的意涵和关联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的栖居之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之栖居"乃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主旋律。海德格尔由存在本身而入思栖居,从而揭示出栖居的本质就是栖居的真正困境;在对此困境的倾听中,海德格尔进而由栖居思入"筑造"。在栖居着的筑造中,让物自身自由地涌出和收回;在筑造着的栖居中,让四相一体安居在物中,这便是海德格尔栖居之思在存在的深度上向我们发出的质朴劝告。  相似文献   

14.
原载于《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 0 0 3年第 6期的寇鹏程先生的文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三重困境》 (另见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 2 0 0 4年第 2期 )指出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存在着三重内在的困境。笔者认为 ,“三重困境”的提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这里一一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具有独特性,这表现在他将存在贯穿于其科学哲学思想的始终,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现代科学本质支配因素的思考,主要归结为四点:第一,现代科学具有技术的本质,是现代技术本质典范的功能和形式;第二,形而上学的表象性思维方式是现代科学的前提和根据;第三,贯穿并支配着科学之本质的事态,乃是始终被忽视的、不可接近的无可回避之物,即存在本身;第四,追问现代科学合法性的存在依据,要求人们把科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存在和人的栖居留出广阔的诗意空间。海德格尔这一思考的目的在于返本开新,即返回原初的存在,达到存在本身的真理。  相似文献   

16.
"精而管用"是邓小平同志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即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掌握它的精髓,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管用性",既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也是一个价值论问题,因此,它对于广大共产党人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都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与"在者"的划界,规定了科学与哲学的分野.科学以因果诠释的方式把握"在者",而哲学则以领悟的方式把握"在"本身.人作为"此在",是唯一能够追问"在者"之"在"何以可能的"在者".对"在者"之"在"的召唤,乃是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方式本身.对"什么是存在"的追问,隐含着沦为知识论的危险.通往哲学之路的首要前提,就在于澄清哲学提问方式的遮蔽之处.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问题构成了形而上学的重要维度 ,海德格尔把形而上学的本质归结为命题“存在状态与思想” ,进而从存在者与人的关系角度回顾了形而上学史上主体问题的孕育、发生、发展和完成。本文对海德格尔的回顾作出分析 ,指出此回顾植根于其思想主题———存在问题 ,并对其“主体问题完成于超人学说”的结论进行了重新解释和限定  相似文献   

19.
在其著名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海德格尔另辟蹊径对艺术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一、实践了胡塞尔现象学的思维态度,运用了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改变了追问的路线--从"物到作品"返回到"作品到物";二、基于对其"存在的真理"之哲学主题的关怀,从"真理的本质"方面思考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在关于"作品与真理"和"真理与艺术"的讨论中,阐明了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对理解"存在的真理"问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指示.  相似文献   

20.
就其问题意识即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而论,生活儒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形下哲学”的建构,重点是作为基础伦理学的“中国正义论”及其所奠基的“国民政治儒学”。这种“哲学”通常是指某个学科领域的原理部分,如“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等,甚至包括作为分析哲学的所谓“语言哲学”,其所思考的乃是形而下的某个存在者领域。但更严格的“哲学”概念,按照海德格尔的界定,乃是形而上学,主要是传统的本体论,其所思考的是存在者整体,最典型的是黑格尔式的以“反思”为特征的哲学。在生活儒学,这就是普遍性的“变易本体论”以及针对现代性的“超越本体论”的建构。这种“形上哲学”与上述“形下哲学”的关系,即“形上→形下”的奠基关系。然而按照海德格尔的“双重奠基”思想,形上哲学与形下哲学都是存在者化的思考,即都面对“存在者何以可能”的追问;再按照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区分”思想,上述关于“存在者”的哲学都需要关于“存在”的思想来为之奠基。这种存在之思不是哲学,而是海德格尔所称“哲学终结”之后的“思的任务”。在生活儒学,这就是关于“前存在者”的“生活存在论”或“生活论”。因此,生活儒学不是哲学,或者说远不止是哲学。然而正如海德格尔之“思”也被称为“海德格尔哲学”,这种最宽泛的“哲学”概念所包含的存在之思亦可称为“存在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儒学亦可称为“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