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去行政化”论纲——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不怕得罪任何人,不管是个人、阶级,还是舆论、回忆,也不管他们多么令人敬畏。我这样做时往往带有歉意,但从不感到内疚。但愿那些由于我而感觉不快的人,考虑到我的正直无私的目的而饶恕我。  相似文献   

2.
《学术人生 甘苦与共——在美国留学、工作、生活》这个题目是个命题作文,是杨玉圣老师给我出的。以前我没有谈过这方面的问题,一般谈的都是比较严肃的学术报告。我喜欢这个题目,因为它可庄可谐、可雅可俗。今天我就谈谈求学的甘苦,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她是我在深圳结交的第一个朋友,也是我曾经的上司。由于职位和经济实力的差异,基本上都是她帮助我,关照我。在我穷困潦倒生病时,她来探视我并接济我,我期望有一天能回报她。然而,真的到了她需要我的时候,却因为我的执拗而丧失了机会。  相似文献   

4.
邓晓芒 《云梦学刊》2007,28(6):157-158
今年是恢复高考30年。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幸运者们都忘不了那些阳光明媚而又紧张热闹的日子,那几年,有一大批凭借自学而具备了“同等学力”的青年人和中年人,相继步人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殿堂。我本人是在1977报考大学无望(因超过湖南省规定的25岁报考年龄限制)之后,才在1978年报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研究生的,当时填报的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对于报考这一方向,我是有充分的自信心的,因为整整10年间,我一直都在埋头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阅读和思考,对最重要的几本书都反复阅读过五、六遍,并做过详细的笔记和眉批,另外还为了读懂马克思的书而广泛涉猎和研读了西方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著作。我自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历程已经了如指掌,没有什么问题能够难得倒我。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使我功亏一篑的仍然是那跟随了我20年的家庭“政治问题”,即“摘帽右派”。尽管我在考试中发挥正常,超过了录取分数线,但从北京来长沙的外调人员从我父母单位调去的政审材料却写得极其险恶,大有要将我们家世世代代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的势头。不但如此,而且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决定不予录取之后,还将我的材料扣住,一直没有转给我所填报的第二志愿武汉大学哲学系,这些材料连同“不予录取”的通知书直到当年11月才寄到我的手中,那时各高校已经开学两个多月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当时我已经和我后来的恩师、武汉大学哲学系的学术前辈陈修斋先生取得了联系,正在备考第二年的西方哲学史专业的研究生考试。1979年,我父母的右派问题得到改正,我也顺理成章地走进了全国最美丽的校园武汉大学,跟随陈老师和杨祖陶老师攻读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5.
我和丈夫结婚多年,我身边的朋友、同事大多也是已婚之人。在如何爱自己的另一半的问题上,我与一些女友是有分歧的,自己也曾有过困惑。  相似文献   

6.
杨朝楼 《家庭科技》2011,(12):11-11
喝酒不说正事。这一点,我有深刻体会。一次,我和弟弟、姐夫三人喝了一箱啤酒,然后有人传呼我,我出去再喝。第二场白酒喝多了,竟然记不起还喝了第三场,而且第三场酒是有人要请我办事。过了好久,这个请我办事的托人问我,事情办了没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7.
无论当小学、中学或大学的教师,我要时时记着.在我面前的学生都是准备参加建国事业的人。当一班学生毕业的时候,我要逐个逐个的市量一下:甲够格吗?乙够格吗?丙够格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才对自己感到满意:因为我帮助学生总算没有错儿,我对建国事业也贡献了我的心力。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叶圣陶谈怎样做教师  相似文献   

8.
邱之盈 《家庭科技》2008,(12):44-45
1.自我感觉太良好 外企行政工作 阿龙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靠关系进去的,当时年少气傲,自我感觉非常好,总以为自己有关系就很牛,别人一定会避让三分。主管让我做资料的分类归档,我也知道这事情其实很简单,只要仔细一点、耐心一点,不出错是没问题的。但正是因为我太看轻了这项工作,一开始连续好几天都犯了错,把资料错误归档,等到人家来调资料或查数据时就发现乱了套。主管好几次严厉地训斥我,“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让我自尊心很受打击。因为仗着跟大领导有关系,我就反驳说:“我直接跟领导说去!”没想到,大领导非但不睬我,几次以后,还直接扣掉了我的综合奖金。  相似文献   

9.
戴雨殊 《快乐青春》2014,(10):90-9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一生的良师益友;书,造就了那么多的伟人!我是一个爱书人,从小就与书很有缘分。听妈妈说,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我就喜欢撕书,撕得一片一片的,然后我再把它们一股脑儿地扔向天空,感觉就像下雪一样好玩。不过,我撕了两三个月的书就厌倦了。在我六七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开始讲故事给我听,我一听就能听上半个小时,一点也不烦。  相似文献   

10.
潘志义     
《徽州社会科学》2004,(3):58-58
我叫潘志义.乳名“苟洞”,意思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也是养不大的,死了去塞狗洞。不过我总算越过了天命之年。我身材矮小,身子单薄,上山不能斫柴,下地不能挥锄.只好埋头看书。我家是新安江水库移民,迁到西溪南,什么家产都没有,自然也没有书。只好跑到隔壁村的小造纸厂里去看书甚至偷书。“文革”抄家,破四旧,立四新,什么书都抄来送往造纸厂,破书、废纸堆积如山。  相似文献   

11.
一提到徐志摩,人们便不会不想到他的《再创康桥》,不能不被其中美妙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纯真情感所陶醉。康桥,对徐志摩短暂的一生来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就我个人来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①可见康桥对待人影响之深。然而,究竟康桥是怎样教诗人睁眼,怎样拨动诗人的求知欲,怎样给诗人以自我意识的胚胎,也就是说,究竟康桥(包括康桥的自然景色、诗人在康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那慧 《家庭科技》2011,(1):48-48
我买房后,在准备装修时,物业要求我交纳装修保证金、垃圾清运费和管理服务费,还说装修保证金是为了避免我破坏承重墙。请问,这些收费合理吗?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眼泪     
医生仔细审视着我爸的CT片子,对他说:“得马上做手术。你右鼻腔里这个肿物,已经破坏骨头,伤及额窦、筛窦和蝶窦。现在医院暂时没有床位,一周后再入院安排手术。”我爸还笑着问:“不会是癌吧?”医生也笑着回答:“三分之一是鼻息肉,三分之一是内翻性乳状瘤,三分之一是癌。手术后才知道究竟。”我爸哦了一声,靠回椅子。我在旁边听着,已经完全傻掉。  相似文献   

14.
一、我的遗憾 我总是感慨:自己与罗荣渠先生没有缘分,或者说有一点缘分,但远远不够。 22年前,即1985年,大学毕业考研究生时.我报考的是北大历史学系欧美史专业美国史方向。因导师齐文颖教授到牛津访学.故招生事宜由罗荣渠教授代办。罗老师那一年招的是拉美史方向,曾一度想把我转到拉美史,而且来复试了。  相似文献   

15.
浪漫相亲     
我觉得相亲是世上最为尴尬的事,两个原本毫无干系的男女硬是被拉到一起,怀着打量、挑剔的心思.聊着相关或不相关的话题,进行着试探或揣测。但是我无法抗拒老妈的指令,那么多的阿姨在老妈的授意下,一个个要给我介绍对象,当然。结果是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16.
我正专心致志地看电视剧,杜平凡说:“我们离婚吧。” 他很严肃,不像跟我开玩笑。浮上我脑海的第一个念头是:他肯定炒股亏大了,或者是得了绝症,怕连累我。我坚决地摇头,一股要跟他共患难的豪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我而言,美丽的泉城济南,一商是一个有着特殊情结的都市。这不仅因为泉城是生我养我的齐鲁故土的省会所在地.也不仅是岗为自己曾在泉城度过了四年的大学岁月,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引导自己走上学术成长之路的老师以及孕育了深情厚谊的老同学、老朋友。  相似文献   

18.
电话反诈骗     
佚名 《家庭科技》2009,(11):7-7
前几天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南方口音,上来就直呼我的名字。 “王总啊,你好啊!” “你是谁呀?” “你的老朋友啊。” “谁呀?” “广东的老朋友啊!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 “你是?”“哎呀,王总你贵人多忘事啊。再听听,听出我是谁了吗?” 我想想有点不对劲,可能是骗子,如果我把对方的声音认做某个老朋友,对方就会想办法讲故事骗钱了。 该死的骗子,看我怎么收拾他!我说:“你是广东的老张吧?”  相似文献   

19.
悼念元桂师     
我在大学读书时期是幸运的,因为有深受师生爱戴的俞元桂先生给我们授课。俞先生连续几年给我班讲授《文艺理论》、《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各种文体的《作品选读和写作》。我毕业离校之后,他还一直关心我,出版各种著作必然亲笔书写和包好寄赠一本给我,书中如有误植也必亲手—一改正。我每次捧读恩师的这些心血结晶都深感教泽广被。关爱至深,如裕春风。我认识俞先生是在读大学的第二学年。当他第一次到仓前山给我班讲课时,他那清植的面容、炯炯有神的目光,清晰而耐人寻味的语言和慈祥和蔼的学者风度,很快就吸…  相似文献   

20.
贵宾致辞     
庆祝《文史哲》创刊50周年《文史哲》顾问、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致辞各位来宾、各位校友: 我是山东大学最老的校友,今年90岁。我当校友时是15岁,至今已经75年了,在座的朋友没有比得上我的。这75年以来,我始终关心山东大学的发展。前几年我到山大去过一次,在那里放言高论了,内容不一定正确,可是我一定要讲真话。讲一个什么观点呢?就是文科理科的界限越来越不那么泾渭分明,也不可能泾渭分明。现在所有的学科都是逐渐靠近,逐渐融合,文理也是这种情况,现在看起来全国的、全世界的最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