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农村地区彝族青年的婚姻困境问题明显,形式变异的"买卖婚"在强大的社会心理支撑下普遍存在,婚姻困境中的性别差异明显,青年男女的婚姻自由受到限制,固守传统婚姻形式造成多种社会问题。破解农村地区彝族青年婚姻困境,需要给予公共政策支持的外力推动,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内生动力,并最终帮助彝族青年男女突破婚恋的物质和精神束缚,促进农村地区婚姻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青年婚恋市场是一种分化的社会空间,"装富产业链"是该空间实践所生产的另类社会空间.在这个社会空间中,青年实践者通过时空压缩和分延技术,借由"拼单"和"共享"的方式打造"名媛"和"高富帅"人设,实现社会关系在社会空间的消费符号生产,以参与争夺婚恋资源,实现经济阶层的跨越目标,试图重构婚恋社会空间,以实践另类空间正义.引领青年婚恋观,需要满足青年婚恋交友需求,正视这种处于灰色地带的青年婚恋现象的空间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在流动社会空间中赋予他们在婚恋空间中更加平等的选择机会和权利.  相似文献   

3.
大都市单身青年“婚恋焦虑”现象调查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青年出生和成长于社会改革发展时代,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对青年一代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大冲击,种种压力和诱惑导致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变化,从而衍生出多元化的婚恋观,单身青年在适婚青年中的比例日益上升。在北京、上海等现代化大都市,单身青年普遍存在着"婚恋焦虑"现象,并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总的来看,"婚恋焦虑"现象的出现背后存在着人口结构、经济条件、社会观念、交际方式、家庭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人要学会辨别是非,以一颗真诚的心来面对婚恋问题。  相似文献   

4.
打工经济对农村青年婚姻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鄂西南山区坪村的调查基础上,探讨了村民婚姻生活的变迁历程,并重点从婚恋方式、婚姻观念关注了打工经济对农村青年婚姻生活的影响。文章认为,打工经济的兴起为青年农民情感的表达与释放提供了组织条件和独立空间.正是打工经济的大规模兴起而非国家政权或者其他因素在当下中国农村青年的浪漫革命中起着主导作用。文章还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到打工经济兴起之前,中国农民的婚姻生活逐渐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有限的、渐进的,直到打工经济兴起之后,真正意义上的、西方式的婚姻爱情革命才开始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农民的婚姻革命才刚刚来临。  相似文献   

5.
恋爱婚姻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青年恋爱婚姻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也引起社会各界普遍重视。然而,对女军人,尤其是当代青年女军人婚恋问题的研究,似乎还很少有人涉及。我们感到,青年女军人在军队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她们也是军队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了解她们的婚恋现状,研究她们的婚恋特点,对于引导和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婚姻恋爱观,使她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为军队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1987年年底到济南军区所属部分医院、学校和技术保障等女军人比较集中的单位,对青年女军人的婚恋状况、变化及其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我们这次调查涉及到6个师团级单位,调查对象分别是1982年以前结婚的、1982以后结婚的  相似文献   

6.
最新的中国社科院《第一代独生子女婚恋观念及教育观念研究》报告认为,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特点是:"早恋不早,结婚较晚,生育不多。"而且,当代青年男女身上同时集中了"开放"和"保守"的两大特点,这和平时人们的感觉并不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7.
婚恋现实主义:农村青年婚恋的表征、逻辑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80后"的婚恋理想主义不同,当前农村青年出现了婚恋现实主义.他们谈情说爱却未必谈婚论嫁,注重物质条件更甚于双方感情,追求自我体验而不困于家庭生活.作为一种现代家庭组建方式,婚恋现实主义的逻辑在于将恋爱与婚姻相对分离,把物质作为婚恋的前提与保证.其中,感情是婚姻的前提,婚姻是恋爱的结果,物质条件是关联"恋"与"婚"的...  相似文献   

8.
毛南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只有6万多人口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他们的婚恋习俗有许多奇异方式和独特的风情.青年男女订情,男方送花竹帽子.女方送布鞋.毛南话称花竹帽为“顶卡花”,意为编织有美丽图案的竹帽,它用当地盛产的金竹和墨竹精编而成.毛南布鞋工艺讲究,结实耐穿,鞋底上的花纹图案求征吉祥和章福.在毛南人的心目中.谁的布鞋做得好,就表明谁最聪明灵巧,追求她的小伙子也就越多。毛南小伙子和姑娘互相赠送花竹帽和布鞋,包含着美好和幸福的祝愿.传说在古时候.有位名叫金哥的汉族青年,在毛南乡与…  相似文献   

9.
关注、服务青年的迫切需求,是共青团组织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1999年以来,胜利油田团委以"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引导青年"为宗旨,在实施青年人才素质工程、青工创新创效工程的同时,时刻关注青年情感需求,努力构建青年婚恋服务工作体系,以"青春有约"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共青团凝聚力工程.通过联谊活动、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渠道,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为青年的恋爱婚姻搭鹊桥、当红娘,已有上百对青年男女通过"青春有约"走进爱情、走进幸福.胜利油田共青团在青年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得到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田野调查,考察了D村青年农民工春节返乡“闪婚”现象,通过对该婚恋模式程序性仪式的展示,力图全面透视当地青年农民工“闪婚”这一婚恋模式的实践背景和行为逻辑,以及在这种行为逻辑背后所彰显的子辈权利意识兴起与父权衰落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变迁。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田野调查,考察了D村青年农民工春节返乡“闪婚”现象,通过对该婚恋模式程序性仪式的展示,力图全面透视当地青年农民工“闪婚”这一婚恋模式的实践背景和行为逻辑,以及在这种行为逻辑背后所彰显的子辈权利意识兴起与父权衰落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变迁。  相似文献   

12.
婚姻是青年人所关心的大事之一,我国有关青年研究部门就男女青年对婚恋的态度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分析和研究,以指导青年人正确对待恋爱婚姻。我们认为,婚姻问题除了个人性格条件这些社会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自然问题——男女比例及婚配年龄分布。今天,在这里要提出研究的问验,是从结婚登记材料中求出男女青年的初婚年龄和婚配年龄人数分布规律,并从数量上预测择偶在哪些年龄段哪些青年会遇到困难。结婚是男女双方感情和性的结合,因此,男女之间的比例是婚姻研究中关注的问题.自然界只有保持着令人满意的男女性比例,才有条件谈得上婚配顺利进行。现在一些人看了八二年杭州市区人口普查资料;20到40岁之间任一岁的男性数量始终大于女性数量,子是就简单地得出男青年找对象难,而在此同时,我们却在街头  相似文献   

13.
十年前,如果问最火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大家都会答出《玫瑰之约》《非常男女》《相约星期六》。十年后的今天,再问这样一个问题,《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便会脱口而出。婚恋节目在十年前掀起了一阵阵电视高潮,然而随着收视率降低,各类婚恋节目相继阵亡。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各类相亲节目又大规模地卷土重来。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有高人指点,还是服用了什么灵丹妙药,竟让婚恋节目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4.
权力视角:当代城市青年婚姻形态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形态与婚恋价值观紧密相联,是婚恋价值观、人生观乃至世界观在婚姻形式上的外在表现。当前,青年特别是城市青年的婚姻形态出现多元化和多变化发展态势。本文以上海A城区已婚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城市青年婚姻形态存在的价值元素和维系基础中,当代青年特别是城市青年婚姻价值观和婚姻形态呈现多元化和多变化存在和发展态势,其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当代青年性权力的觉醒与扩张以及对物质权力和精神权力最大化的追求与选择。  相似文献   

15.
渐变中的家庭观念重塑中的婚恋道德──上海职业青年婚恋状况调查报告黎洪伟(执笔)于1994年10月进行上海市职业青年的婚恋及家庭生活状况调查,共下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41份,问卷回收为84.1%。调查共设计35个题目,调查得出178个相关数...  相似文献   

16.
纪璇 《现代交际》2015,(4):12-13
隐藏在大学生行为意识中的中华传统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婚恋方式。改革开放后中国大众文化的觉醒,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人是历史和现实的共同产物,剖析在传统心理与大众文化共同影响下大学生的婚恋现状,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鲁西南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婚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鲁西南A村外出从事制造业的务工青年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在现代城市开放、自由观念的熏染下,外出务工青年传统的婚恋观念和行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因为不甘心离开城市,许多外出务工青年的结婚年龄延后;择偶形式仍沿袭媒人介绍,但订婚后注重感情因素;对婚前同居有一定认同,性观念传统与现代并存;打工地恋爱交友、租房同居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少数外出务工青年通过婚姻实现了由农民向市民的现代转型.针对外出务工青年的婚恋问题,政府各部门应从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及青年权益维护出发,开展一系列教育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城市白领大龄青年未婚的社会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的婚恋心理和行为具有很强的社会规定性。当前数量众多的城市白领青年大龄未婚的现象具有深刻的社会结构性原因: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他们较长时间地求学、频繁的社会流动以及繁忙的工作,推迟和挤占了他们的婚恋时间;个人内化的社会择偶标准缩小了他们的择偶范围;社会婚恋道德环境的日渐滑坡让他们在婚恋选择中过于谨慎甚至心存畏惧.  相似文献   

19.
近五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青年的婚恋择偶观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2010以来的三次广州市青年发展调查数据显示,青年择偶观的变化表现为:重视道德、性格、感情等内在品质,也逐渐将"颜值"视作重要择偶标准;择偶观的性别差异明显,"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观依然存在;对网络择偶认同度不高,但对尝试网恋的态度趋于积极。  相似文献   

20.
网络婚恋是当前网络技术发达的多元社会中青年人寻找伴侣的寻常选择之一。它的隐蔽、自主、快捷、选择面广等特征应和了当代青年的现实和心理诉求.有着属于自己的美好前景。但它无法避免的虚假信息和网络管理不完善等弊端也造成了青年网络婚恋的混乱与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