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伯》的地理神名和本事(上)《河伯》只有百十个字,但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现据作品及有关材料,述其地理、神名和本事如下。一、河指黄河。诗云"九河"便是明证。极浦指黄河发端处。流撕,流动的冰块。南浦,黄河向南拐弯处,东行,向东延伸。这是河伯游玩的地点和路线。二、昆仑。河伯乘车活动于昆仑山下,不但可以迅速登上,日暮前还可以来得及下山。可见即居住在昆仑之下的黄河里。三、水宫。水宫里有鳞屋、龙堂、紫口阙、朱宫。乘坐的有白鼋、两龙和螭等水物。根据《河伯》描绘的地理,我们以为就是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至果…  相似文献   

2.
《桔颂》的写作时地《桔颂》为四言诗,共三十六旬,百四十四字。为咏桔明志之作,写作时地,迄无信说。我们以为,该诗写作地点在洞庭湖,为第二次放流时所作。屈原首次放逐为疏(见《史记》本传),待郊三年(参时居》)。二次为放流,地点为洞庭湖,末为迁逐至泪罗江(见黄震云《要正确评价屈原》,刊《湘四大学学报》1995年2期)。从《桔颂)“闭心自填,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行比伯夷,置以为象兮”看,当时屈原已被放流,但未入绝境,故时间应在放流时,地点当是洞庭湖畔。江南产桔,地理使然。从《核领/绿叶素荣,…  相似文献   

3.
《东君》为春神说(下)东君是春神,在史籍中可以得到充分证明。《老子·二十章》云:“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丰,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说明古人重视迎春,还有登春台之举。按《汉书·食货志》言孟春之月的活动时间更长,内容更广。又考《荆楚岁时记》知楚人非常重视春的到来云:“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贴宜春二字。按宜春二字,博成《燕赋》有其言矣。赋日:‘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御青书以货时,著宜春之嘉祉。”’应运东方便是称春为东君之因,御青书费时著宜春嘉让实为作…  相似文献   

4.
《河伯》的地理神名和本事(下)《河伯》所言九河名黄河,乃出自鲧禹治水之时,为治水而分黄河为九道,故称九河。事实上,《河伯》之神即以鲧为原形,《国语》中多次提到鲧皆作伯鲧,鲧从鱼即表示水物。鲧为治水英雄,伯鲧就是河伯。据《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堙水,帝令祝融杀之于羽郊。又依《淮南子·坠形训》,禹也以息壤填洪水,可是为什么杀鲧而留禹呢?考《国语·晋语八》,鲧死后化为黄熊入羽渊,即为水神。《拾遗记》卷二《夏禹》亦言鲧为“河精“,民修庙四时以祭,如此鲧为河伯自然无愧。又据同书同卷,鲧死后还助禹治…  相似文献   

5.
要理顺《国殇》与《礼魂》的关系,似须明晰《国殇》的内容主旨和魂的具体内容指向。《礼魂》只有五句:“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相似文献   

6.
《东君》为春种说(上)自东汉王逸以来,一直以为东君为目神。诗中确曾提到太阳,但核之全篇则不能成立。一、《东君》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兮乘雷,载云旗之委蛇。”若是日神,不合乘雷。二、首句言“嫩将出兮东方”,啦是太阳,按《楚辞》惯例,若通篇言日下面应称君或灵等,不合言政,直指日名。诗云“灵之来兮蔽日”,既然灵能蔽日,当然灵是太阳的克星。三、诗云:“青云衣兮白霓裳”,“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杏冥冥兮以东行。”若是太阳神,不合与北斗为伴,夜间出没,更不能举北斗饮桂浆。四、《东皇…  相似文献   

7.
《少司命》为礼命之官关于《少司命》,一般延用王夫之《楚辞通释》的解释:"大司命统司人之生死,而少司命则司人之子嗣有无。以其所司者婴稚,故曰少。大则统摄之辞也。"王夫之的根据是《大司命》中有"何寿夭兮在予"句。《少司命》中有"竦长剑兮拥幼艾"句。其实前者并未明言人之寿夭。至于挺着长剑,拥着幼艾岂能言司子嗣之职,实属想当然。幼艾,王夫之解为婴儿,拥剑护儿,使人宣子,所为司人之生命也(《楚辞通释》卷二),而《山带阁楚辞》却以为"幼艾,犹言老少。以喻良民也"(卷二)。诸书于此纷纭,无共识。考诸屈原其他作品,多次…  相似文献   

8.
《九歌》的成因,是楚辞学者聚讼的一个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对《九歌》作出比较正确的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一、从性爱谈起《九歌》多涉性爱.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早就说过"其词鄙陋"的话,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也指出其中"不能无亵慢淫荒之杂".近人苏雪林女士有"人神恋爱说",闻一多先生也说:"东君云中君(闻先生认为《东君》为《九歌》第二篇,《云中君》为第三篇),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用独白或对话的形式抒写  相似文献   

9.
张厚知 《云梦学刊》2010,31(3):52-55
《九歌》既不是用于国家祭典的歌词,也不只是对民间祭祀鄙陋之辞的加工,而是屈原流放沅湘之际,由于所见民间祭祀所表现出的人神交接的艰难与他不遇心态的契合,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于是调动往昔宫廷祭祀的知识经验予以整合,是融合国家祀典和民间祭祀的艺术创造,是他遭谗被疏后悲愤深婉的情感寄托。  相似文献   

10.
《九歌》新论(一)黄震云《云中君》为雷电之神《云中君》,一般以为是云神,言出王逸《楚辞章句》云:“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王逸没有说出根据什么,后人只是未加深究相从之。但王逸在《天问》注释说:“屏翳,雨师名也。号,呼也;兴,起也,言雨师号时,则云起而...  相似文献   

11.
《楚辞·九歌》文化艺术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诸神寻踪与文化探索 《九歌》所祀十神,除首章《东皇太一》所祀为主宰神,全能神;第十章《国殇》所祀为战神,两章为单独祭歌外,中间八章《东君》与《云中君》,《湘君》与《湘夫人》,《大司命》与《少司命》,《河伯》与《山鬼》皆为按阴阳观念组合的祭歌。所祀四对神祗为阴阳神,亦即具有恋人神或配偶神的性质。《九歌》十神,寻其踪迹,或为楚产;或来自齐,显示了楚齐文化同源分流,至战国而又有更多的文化融汇的特征。下面,即据《九歌》的整体结构,对诸神的性质及文化渊源寻踪探迹。  相似文献   

12.
<正> 《九歌》称九,而现存《楚辞》之《九歌》却分明十一篇。对于这个矛盾,《楚辞》学者们提出过种种解释。例如[汉]王逸以“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之类玄理搪塞(朱注则存疑); [宋]姚宽《西溪丛话》以为文体,“歌名九而篇十一者,亦犹《七启》《七发》,非以章[数]名之类”,但即如《七发》亦与“七”有关(《文选》李注谓“以七事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五八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文艺理論教师在大跃进形势的鼓舞和推动下,在教学整改和批判資产阶級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曾編写了不少新的文艺理論教材。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論教研室編著的《文艺学新論》(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称《新論》),是其中比較好的一部。它在一九五九年出版后,贏得了人們的欢迎。初版本出版后,編著者对它作了几次修改。去年九月,修訂本已出版了。  相似文献   

14.
一、《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蕙肴蒸”,言以蕙草为柴烤祭祀所用之牲体,使香气上升,以享食于天帝太一。“肴”,祭祀牲,字又作“殽”。《文选·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注、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三引本句皆作“殽”,同。“蒸”,洪兴祖《楚辞考异》谓“一作蒸”。“蒸”为本字。《说文·火部》云:“烝,  相似文献   

15.
一、比兴寄托《九歌》与直抒胸臆的《离骚》、《九章》等不同,它取材于民间祭相。但在思想宗旨上,《九歌》却与屈原的其他作品具有一致性,所谓“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它通过神灵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情绪,同时也流露出某些民族精神的特征。首先,它表现了执着的追求精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都描写了神的爱情故事,表现了神的悲欢离合,而通过神话的故事情节也表现了人的现实情感。《湘君》、《湘夫人浑湘水之神之恋,他们相约会面,不仅凝神远望,而且或刻意装饰…  相似文献   

16.
《卷一·高帝纪上》二十三年,雍州刺史萧思话镇襄阳,启太祖自随,戍沔北,讨樊、邓诸山蛮,破其聚落。(第4页,中华书局1972年1月点校本,下同。)按:《南史·齐本纪上》亦云:“二十三年,雍州刺史萧思话镇襄阳,启帝自随。”今考《宋书》之《文帝纪》、《萧思话传》,《南史·萧思话传》,萧思话元嘉二十年七月为雍州刺史,镇襄阳;二十二年正月,入为侍中,领太子右卫率;二十四年,改领左卫将军;二十五年四月,复为雍州刺史,镇襄阳。则元嘉二十三年时萧思话未尝有镇襄阳之事。由是知此云“二十三年,雍州刺史萧思话镇襄阳”者,或为记年有误,或所记人名有误…  相似文献   

17.
吴从祥 《云梦学刊》2009,30(1):38-41
传说中的启《九歌》是祭祀之乐。在流传过程中,古《九歌》发生了一些分化。《九歌》是屈原创作的祭歌集合体,是后人编辑的结果.其本身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诸神的地位、作品中的祭神背景以及作品的风格等可以推断屈原《九歌》非一时一地之作,有的作于朝廷任职时,有的作于流放民间时。  相似文献   

18.
《卷二·宋本纪中》(元嘉二十六年 )三月丁巳 ,宴于丹徒宫 ,大赦。(中华书局 1975年 6月版点校本 ,第 5 1页 )《校勘记》 :按元嘉二十六年三月丁卯朔 ,无丁巳 ,四月丙申朔 ,二十二日丁巳。疑“三月”为“四月”之讹。按 :《校勘记》指实“三月丁巳”之讹 ,甚是。然而其疑“三月”为“四月”之讹 ,似尚可商榷。盖文帝是时宴于丹徒宫并大赦事乃因是年二月幸丹徒而起 ,《宋书·文帝纪》云是年“二月己亥 ,车驾陆道幸丹徒 ,谒京陵” ,本卷上文亦云是年“二月己亥 ,幸丹徒 ,谒京陵” ,所载皆同。考是年二月丁酉朔 ,己亥为月之初三日 ,丁巳为月之…  相似文献   

19.
《九歌》楚颂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分析《离骚》《天问》中“九歌九辩”的含义入手 ,结合《惜往日》中关于屈原修明礼乐的记载 ,探讨了屈原作《九歌》的动因 ,得出结论认为 ,《九歌》在舞容、功用上与《商颂》《周颂》是一脉相承的。《九歌》确实是楚国王室的祀典 ,《九歌》的创作 ,就是希望能以颂诗仪式 ,借祭祀先祖 ,从而起到团结宗族的作用。屈原博闻强记 ,明习经典 ,他创作《九歌》 ,动机在于改革礼乐 ,推行文治 ,同时也显示了楚人远依于夏族的文化优越感 ,及意欲与列国在文化上争短长的时代心理。  相似文献   

20.
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和心理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质的不同。一般地说,前者是人的神化,后者是神的人化。前者气氛沉重,形象威严,气象壮阔,雍容大度。后者姿态质朴,风韵自然,充满了乐天的喜剧气氛,极富艺术感染力,而屈原《九歌》中的神话,却一反常态,而接近了希腊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