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只有按照学术发展规律从事学术管理,才能有力地促进学术的发展。否则,如果无视学术发展规律,迷信管、卡、压的一套传统的管理方法,以为管得越严、卡得越死、压得越重就越灵,其结果必将事与愿违,必然阻碍学术的发展。显然,我们这里说的学术是指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
武建奇 《云梦学刊》2012,33(4):21-23
我的感觉是,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管理和学术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有两个:一是社会科学的地位被贬低,二是社会科学管理被行政化. 一、关于社会科学的社会地位 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很多人习惯上以为自然科学是科学,社会科学不是科学.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杠杆,好像说的只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无干.其实,就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而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特殊节点上,社会科学甚至比之自然科学作用还要大.  相似文献   

3.
学术话语创新是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需要,是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重大任务。深刻把握学术话语创新的科学内涵,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术话语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和学术话语传播创新的关系,注重学术借鉴与独创的内在衔接、个体与集体的有机结合、中国与世界的思维转换、创新与应用的相互对接,才能有效提升学术话语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和学术环境两个层面。只有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政治环境中和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学术环境中,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健康发展。搞好政治环境建设要求切实贯彻“双百方针”,为此,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政治与学术的关系;二是理论宣传、政治思想教育与理论研究的关系。搞好学术环境建设要求培育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健康的学术风气,坚决反对学术腐败,建立、完善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科研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按照学术规律推进学术期刊和学术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在总体上,还是有不同程度,甚至显著的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的客观真理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公共品属性规定了这个领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论述了要按照学术规律推进学术期刊和学术事业的发展,对这三个方面的(或三个层面)的规律不可偏废,不能以一种特性排斥另一种特性,也不能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相似文献   

6.
社科期刊发展应具有自己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引导学术发展,学术提升期刊品质,期刊与学术应该形成可持续的良性互动,这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提高社科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社科期刊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动地发表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论坛》2012,(9):78-87
2012年5月26日,由《云梦学刊》和《社会科学论坛》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学术管理与当代学术发展"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石家庄和保定、湖南岳阳等地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会议由《社会科学论坛》主编赵虹主持,《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致开幕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巡视员王新明致欢迎辞。会议期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兼院长、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周文夫,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戴长江等看望了与会学者。会议围绕着当今学术管理的组成要素、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当今学术管理对当代学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当今学术管理对当代学术风气,学术发展的负面影响,当今学术项目、学术平台、学术评奖、学术评价的现状,如何看待"民间学术"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本刊特别刊发此次会议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叶继元 《云梦学刊》2006,27(4):25-27
在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一样,承担着交流与评价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培养学术新人等重要使命,从学术期刊发展的状况可以了解学术发展的大概面貌。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基本问题似乎重视不够,一味相信管理部门和一些论著或工具书中有关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概念的传统理解和分类,没有对其合理性与实践性进行必要的、严格的质疑,从而使得不够准确的概念及由此不确的概念所引起的不确的统计数据被广泛接受,从而在理论上、实践上带来一系列问题。有签于此,笔者…  相似文献   

9.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编辑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应当承认它受社会客观条件,整体学术水准的制约,也应该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正确处理好政治与学术的关系、编辑主体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新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编辑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了解和把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我们探索学术期刊的本质与规律,同时也探索编辑工作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学术失范和学风不正的严重问题,是我国社会科学战线最突出的时期。在历史上,我国社会科学领域都有着严格的学术文化,学术规范,学风正气,学人辈出。我们国家拥有世界上数量最为庞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但是,我们的学术成果所体现的思想创新性含量和创新性含量是低的,其具体的表现主要在于:一是重复性成果多,创新性成果少。二是学者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数量,而不要质量。三是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四是缺乏学术品格和学人精神,缺乏干社会科学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科学方法论的视角阐述了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与联系 ,说明社会科学“非意识形态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以及实现社会科学非意识形态化的具体途径 ,只有这样 ,才能维护社会科学的应有学术地位 ,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建中 《中州学刊》2005,(6):102-1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的各项具体改革提供了正确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有力地促进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世界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学术研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使它成为了政府管理中的重要领域.学术管理有其特殊性,不同于经济、政治、行政等等方面的管理.人类理智把人类引向了文明之路.理智成了我们的向导,我们的利剑.但是,在生存实践的驱动下,人类理智具有趋同性,趋普遍性,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性,即喜欢追求不同事物的统一性、同一性、相似性,把某个领域中具有某种同一性普遍性的道理搬用、套用到各个领域,导致许多误区的产生,把行政管理模式搬用到学术管理便是其中一例.下面从宏观角度谈学术管理中的意识形态、权力和功利,着重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改革与当代学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申 《云梦学刊》2007,28(4):12-13
如果说,“高校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高校主办、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判断可以成立,那么,讨论“当代高等教育与当代学术发展”,便不可避免地要涉及高校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发展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思想崛起有赖于学术创新。社会科学能否取得有价值和有成效的学术创新,不仅取决于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更取决于从何处发现问题、如何找准问题和怎样应答问题。原创是学术创新的最高境界。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研究方法的创新,离不开利用自然科学的成就、提供的手段以及开辟的新境界来丰富拓展视野。观念的更新与新史料的挖掘.对学术创新亦非常重要。概而言乏,提出新问题、新观点,运用新方法,掌握新史料,是学术创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云梦学刊》2004,25(5):11-12
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二)本规范由广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少学者自觉不自觉地将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 当成研究基点.在经验层面,"乡土中国"变成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构成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性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起点;在理论层面,"乡土中国"中的一些概念成为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现象的最好的"工具",现实经验成为"乡土中国"的注脚.在此意义上,"乡土中国"构成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他者",限制了学者的视野.只有突破作为"他者"的"乡土中国"的限制,在正确地对待费孝通学术"遗产"的基础上,才能吸收和批判既有的学术资源,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成果评价存在许多问题,并且不合理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文章拟采用因特网技术建立一个分布式的网站平台,统一组织全国高校学者进行同行评价.这样就能改变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流程,使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评价趋于民主化、科学化、合理化,能促进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强学术学风建设 繁荣人文社会科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的学术规范和良好的学风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健康、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其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着深刻的思想认识、体制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根源。加强学术学风建设,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一是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即树立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观;二是不断创新科研管理制度;三是要积极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0月15日,在武汉召开的第七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上,一致通过了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起草、50家期刊共同响应并签署的《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即武汉宣言。联合声明的发表将有利于净化公共学术空气,维护正常学术生态,倡导优良学风,为促进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起到应有的作用。现就联合声明全文和共同签署的学术期刊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