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商品住房的社会"刚性"需求和投资性市场需求广泛,但房价敏感、倍受关注.分析商品住房价格构成、商品住房价格确定及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80后"的内涵和特征并进行实地调研获得武汉市"80后"青年的住房现状、住房消费心理及偏好等基本信息,运用房价收入比模型计算出"80后"青年可承受的合理购买力区间以及个人和整体对新建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二手房3类住房的购买力水平,对其住房购买力现状进行评价,以期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78.43%的"80后"青年能够在其偏好水平下形成有效购买力,且在他人财富馈赠的影响下,"80后"青年整体上能够对市场上各类住房消费需求形成有效的购买力。同时,通过分析影响"80后"住房购买力的主导因素,得出他人财富馈赠对其住房购买力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商品住房的社会"刚性"需求和投资性市场需求广泛,但房价敏感、倍受关注。分析商品住房价格构成、商品住房价格确定及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本住房需求、改善性住房需求和被动需求的叠加,形成了不可遏制的刚性需求,成为房价上涨的基本动因,而且住房总体上供不应求将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矛盾。专家提出,遏制房价上涨需改变目前单方面调控供给的政策,从引导居民住房需求和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入手,通过改变住房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建设廉租房体系等调控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5.
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用于住房市场需求结构分析,引入住房基本需求和住房超额需求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以西安市为例进行研究发现:西安市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表现为改善性的追求居住舒适、豪华以及投资、投机性的超额需求占很大的比例;认为目前中国的住房市场结构必须以分析住房作为基本居住需要的基本需求的满足情况与其超额需求的发展状况,及其相互的比例;从西安市的住房需求结构透视全国的情况,认为中国城镇居民将住房价为投资品对房价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影响安徽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其影响程度作了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研究发现,近年来居民收入与城镇化率对住房需求的促进作用明显,对房价增长的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住房需求增加,而由于住房需求的刚性特点使得房价对住房需求的调节作用有限;同时,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的变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并未充分体现出来。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居民个人合理的住房消费支出及住房中福利成分的大小入手 ,结合居民住房需求情况 ,借鉴供求关系的理论与方法 ,分析论证了洛阳市居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及合理的住房消费水平 ,提出了居民对房价的承受能力和降低房价、提高居民住房有效需求的措施和加快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费杨生 《今日南国》2006,(21):55-55
房价在密集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中逆势而上,引起了地产界的各方争议。在《财经》年会上,一些地产商和外国投资机构人士认为,宏观调控给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提供了机会,在住房刚性需求的支撑下,未来房价或许仍将逆势而涨;但也有专家认为,中国某些地区的房地产将在2008年或2009年左右跌入谷底。平抑房价,究竟是放开土地供应,还是加大住房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人口因素是影响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而人口因素对房价上升所发挥作用主要体现在需求层面上.从住房需求的角度,对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这三个主要因素的考量,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住房需求进而推高房价的.其中,人口规模直接影响需求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住房需求;流动人口增加也使得地城市住房需求进一步上升.这些因素致使房地产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推动房价的大幅上涨.  相似文献   

10.
以住房空置率为切入点,运用2004~2010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商品房空置率对房价波动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住房空置率与房价的波动呈正相关关系,可见住房需求同时具有消费性质和投机性质。因此,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增加住房供给,管理购房者预期,打击房地产投机,抑制房地产泡沫,稳定房价,以实现“居者有其屋”与“屋者有其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