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冯维林 《兰州学刊》2008,(9):179-182
人们在评论《红楼梦》的人物时,往往会把宝钗和黛玉对举,并给出二人一感性、一理性的判定,宝钗似乎成了冰美人、冷美人的代称。固然,处事冷静、理智是宝钗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日常生活中,她也颇有“真”处。宝钗的“真”,大致可概括为暖色调和冷色调两个方面,并可细化为笑、闹、善和哭、怒、厌几点。这些“真”的表现都很动人,而且是撑起宝钗形象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2.
今存早期脂本己卯本庚辰本各由六七名抄手抄成,各抄手几乎将“黛玉”全抄为“代玉”,而抄成“黛玉”者占比例极少,此则绝非抄手简代以躲懒所能解释,盖“代玉”本初名也。吴世昌先生曾破解“宝钗”寓意夫妇分离,至为确当。然“黛玉”寓意却至今无可析解。而“代玉”乃寓代谢(夭亡)、取代之意,则全合“黛玉”之命运结局。是以“代玉”原为初名、本名,“黛玉”实为改名、定名也。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思想探索》(曹德本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是80年代“文化热”声浪中涌现出的一个可喜成果。“五四”新文化运动过后60年,在我国再度出现“文化热”,绝非偶然。十年动乱,已经步入社会主义的中国,却来了个封建主义思想大泛滥,在“红海洋”中,人妖颠倒,是非混淆,搞得几乎国将不  相似文献   

4.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49个民族成分.虽然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依然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少数民族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以往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的研究,较多地偏重在对“口耳相传”这一基本特征的把握上.历史上贵州少数民族大多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东西的确需要靠日耳相传来实现.但只要对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的文化传承进行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绝非“口耳相传”就能全部概括.它有一整套让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延续下去的运行机制,有各种不同的传承方式,有一些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作用的人和载体.因此,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的研究,需要有一种动态的把握和深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红楼梦>文本,分析了宝钗、黛玉都是真诚的少女,黛玉表现为"以直为诚"(性灵之真),宝钗表现为"以曲为诚"(理性之真),虽有矛盾,但非对立,虽有误会,更多融合.这是曹雪芹对多姿多彩的人生的肯定:性格尽管差异很大,只要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诚",不仅能化解矛盾,而且可以成为知己.<红楼梦>描写钗、黛交好,寄托了作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美好愿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钗黛形象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楼梦》研究中 ,对“钗黛”形象及其价值的探讨已很多 ,但从历史、文化视角总结“钗黛”型知识女性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者还不多见。黛玉追求精神唯美与宝钗强烈自我价值欲的历史承传性及“钗黛合一”价值追求的悲剧性 ,揭示了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命价值及其实现自我历程的曲折性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革命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主要体现在:继承传统文化“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提出建立“大同世界”思想;继承传统文化的民族观,提出“民族主义”理论;继承传统文化“民为邦本”思想,提出“民权主义”理论;继承传统文化“平均平等”思想,提出“民生主义”理论;继承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出“民族精神救国”思想;继承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精神,永远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继承传统文化“为政以德”思想,提出“人格救国”观。孙中山传承与超越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继承与发扬、扬弃与改造、开放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五四”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具有必然性,其动能来自传统文化内部,不能归因于“五四”人物的个人意愿;“五四”倡言反传统的人其实都是获得过传统文化的滋养、领略了中国文化精微的学者,他们建立在对传统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反传统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并容易使人忽略他们与传统本有的联系;“五四”时期反传统具有普遍性,胡适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例外。  相似文献   

9.
根据<红楼梦>文本,分析了宝钗、黛玉都是真诚的少女,黛玉表现为"以直为诚"(性灵之真),宝钗表现为"以曲为诚"(理性之真),虽有矛盾,但非对立,虽有误会,更多融合.这是曹雪芹对多姿多彩的人生的肯定性格尽管差异很大,只要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诚",不仅能化解矛盾,而且可以成为知己.<红楼梦>描写钗、黛交好,寄托了作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美好愿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旭 《学术论坛》2016,(4):134-137
中华传统法文化精髓是中华法律实践和理论的历史沉淀的优秀成果,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近现代以来,中华传统法文化受到来自西方法治文明理念的强烈冲击,在制度层面上已逐渐消融瓦解,但制度背后的精神文化理念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一国的法治建设必须建立在本民族的习惯之上,与民众普遍的法文化相适应。因此,我们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法文化的优秀资源。文章在剖析当前法治建设对中华传统法文化的现实需求的基础上,重点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论述了中华传统法文化中“和合思想”“仁文化”和“礼文化”“义利诚信”等思想精髓及其当代价值体现,并探讨了中华传统法文化价值转化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吴钧 《齐鲁学刊》2008,(2):144-146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叛逆的勇士",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无疑对鲁迅的精神世界和文学创作及翻译活动产生了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鲁迅的"中间物"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鲁迅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开拓出一条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探讨传统文化与民族美德在薛宝钗身上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巴赫金的相关美学理论,深入思考以二人转、萨满教为代表的东北民俗文化的基本特色,着重论析其核心构成元素具有活力、诙谐、超验的精神特征,在以严肃性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中,体现出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景观。东北民俗文化中彰显出的亲和力、自然力和野性活力,既是广袤的东北大地所孕育出的独特审美品格。同时也超越了地域性、民族性而具有了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萨满文化中彰显出的超验精神和终极追求,在现代化的时代语境中具有独特的启示作用,在当下的大众文化氛围中也承栽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对待传统政治文明的态度上,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在当下的学界非常有影响:要么只见其历史惰性而一概否定; 要么只见传统之锦绣,深怀敬仰并对之一往情深。一分为二的世界观古已有之,并非创新。但是,在形而上学的传统观依旧盛行的情况下,客观估量传统政治文化之现实性价值及其反现代政治文明的历史惰性,依旧是一个常识意义上的“新”视角,有着不可忽略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作为汉字文化圈的母体文化,在历史上给了韩国语和日语以深刻的影响,三者在语言的运用上呈现出某些相同的文化印记.但又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各自的特色.汉字具备可读性、可识性、可习性、可衍性,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韩国语不能废除汉字,汉字是东方文化的共同财富,应共同继承与发扬.日本是最早引进汉字的东方国家,近代以来大量引进西方外来语,但应学会取舍,规范自己的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6.
姜玉洪 《北方论丛》2001,2(3):61-62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东方大国,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印度又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它特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直接影响了印度的发展,那私探索印度深层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层面:公社结构、身份种姓和文化断裂,便可以推论出印度社会传统的主要特点是其离散性。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哲学王"具备了勇敢、大度、聪敏、强记等品质,与《论语》中提到的古代圣人的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论语》来说,所谓的"哲学王"有两个: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或称"士"、"大人"或"成人"。当所谓的"哲学王"作为一个社会人生活在这个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会有怎样的遭遇?对此,本文提出,应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内核精华的前提下,对其加以灵活变通和扬弃,切不可固守陈规,应把经典放在现代语境中加以解读,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将其内化成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处世哲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钗黛悲剧形象为主要论述对象,并把其置入封建制社会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中,悲剧的时代、悲剧的制度决定了人物悲剧的必然,并通过她们的独特的个性存在,论证钗、黛缺一不可,作者从两个层次上为我们展示了钗、黛悲剧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吉鹏  王敏 《殷都学刊》2007,9(4):154-156
《尚书》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化的元典。深受古典文学浸润的鲁迅与《尚书》存在着难以割裂的或直接或隐晦的联系。首先,在《汉文学史纲要》中,鲁迅从文学史学的角度对《尚书》进行了客观的考察和知识性的介绍;其次,鲁迅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作为"六经"之一的儒家经典《尚书》自然被鲁迅信手拈来地用于多处作品之中;第三,《尚书》作为一部文化元典性著作,其中也包含了朴素的文艺观,它所提出的"诗言志"一说,对后代文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鲁迅对该文艺观也是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塑造了一个“疯女人”曹七巧的形象,但在这一形象背后体现的是作家鲜明而又深刻的男权颠覆意识。作家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了男权社会的缩影“姜公馆”浓重而又令人窒息的文化氛围,探究了造成曹七巧性格异化的原因,并对男权文化予以嘲讽和鞭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