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以族际政治文明为核心,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政治哲学的分析,论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优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族际政治制度创新,其功能和特点是在多民族国家中通过制度化和法治化的方式妥善安置和保障民族权益,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的繁荣发展.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建构、制度创新、历史合法性、价值理念等方面都体现出科学性和先进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世界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文明方面引领和涵括了以下重要的理念和经验:族格平等理论下对民族权利的积极承认和预先的制度安排;正义和公正;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权利;基于人权保障的区域自治;在宪政制度下构建共同的政治认同.民族问题不能“去政治化”,我国必须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族际政治文明,进一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2.
族际通婚是衡量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族际通婚也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婚恋方式、择偶观、民族观以及对婚姻的满意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地实行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是多民族国家全面协调各民族之间关系,维系和巩固民族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构成及特点;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构建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培育共同文化精神,形成国族观念和国族认同;二是调整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构建国家主义取向的民族政策体系;三是构建民族区域自治约束机制,平衡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利和义务;四是民族区域自治走向民族共治是中国族际和谐治理的必然选择。重新构建一套相对健全、稳固的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一定意义上构成了国家对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治理的目标诉求,而府际关系对于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为中心,可以将府际关系划分为由中央政府与民族地方政府构成的纵向府际关系,以及由民族地方政府与民族/非民族地方政府构成的横向府际关系,两个层面的府际关系都会对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产生影响。分析表明,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诉求和实践效绩存在落差,如何在中央集权与民族地方分权的纵向府际关系中,确保自治权的真实有效执行是化解这一落差的关键,也是实现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要点。同时,对于民族地方各项事业发展面临压力与挑战的分析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望相助"思想为横向府际关系协调提供了新理念。以民族地方政府为中心,梳理总结纵横两个层面的府际关系成功经验,可以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视域中的族际政治整合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赵海英 《河北学刊》2012,32(4):173-177
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后发展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整合问题,是现代政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独立后的东南亚国家在威权政治的国家建构方式中,实施相对合理有效的族际整合方略,在整合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和推进经济现代化方面为后发展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为自身向现代民主政治转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以后,弘扬民族文化一度成为历届政府工作之重,而其族际关系也一度陷于紧张。近几年来吉尔吉斯斯坦领导人和各级政府通过理性思考,强调各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积极倡导各民族和睦,把维系族际关系和谐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关系格局的演进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缘起、形成和发展。生产、生活上相互依存,是中华各民族融为一体的基础;对民族地区的优抚与开发,是维护中华民族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尊重少数民族特点及自主管理权,是协调族际政治关系,维护政治一体化的前提;多元文化并存、相互吸纳,是中华文明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原则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践是构建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来,民族意识问题成了我国民族理论界探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围绕民族意识的内涵、表现、特点、功能和发展趋势以及族际意识等展开讨论,并且至今歧见仍存。本文仅就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意识与族际意识的新变化作一些探讨,不当之处,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9.
和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不仅包括构成社会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和谐,而且也包括各个子系统内部的和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族际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甘肃临潭县地域文化为个案,探讨了文化创新与族际和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多民族聚居地区进行文化创新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文化创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张禹青 《理论界》2013,(2):77-80
族群符号边界的建构将不同的少数民族区分为"我族"和"他族",这种类别的划分无形中在不同的民族之间树立一个屏障。族群社会分类的过程,也就是"我族"之间的相似不断得到强化,"我族"与"他族"之间差异性得到强化的过程,这种强化的结果是"我族"与"他族"发生严重异化,从而阻碍"我族"与"他族"之间的人际互动、族际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族际通婚。  相似文献   

11.
西部民族地区属于多民族共同聚居的族际社会,族际社会的矛盾既具有一般社会矛盾的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多民族关系构成的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的现实体现为民族和宗教两个维度。运用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法对民族地区基层矛盾加以监测,可有针对性地缓和或化解矛盾,以防矛盾积压危及秩序稳定。通过社区矛盾综合调处室、群众意见处理反馈中心、民族宗教事务协调中心三个社会设置,可建立民族地区维稳的"安全阀"机制。解决西部发展与稳定和安全的关系问题,民族融合政策、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和综合协调推进策略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疆塔城市族际婚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城市是新疆民族混合户比重最大的区域,且族际婚姻数量在近十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与其边缘化的地理位置、多样化的民族构成以及民族人口的散居格局、长期缺乏占绝对优势的强势文化的影响等因素有关。族际婚姻的广泛存在促进了当地民族关系的和谐及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13.
湘西苗汉族际通婚历史上长期处于淤滞状态,主要原因缘于民族群体的各类特征和整体性影响的因素产生的合力的拘制,在族群基本特征、历史关系特征和两族共处特征三方面,都构成了苗汉族际通婚的巨大障碍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虽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对汉藏杂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来说却是新颖的.虽然该乡工业发展起点较低,但是近年来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社会和族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加深.论文在分析夏河县麻当乡传统汉藏族际关系特点的基础上,对该社区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族际关系新貌进行深入调查,进而探讨工业化进程对当地不同民族生产生活带来的变迁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和推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据对和田所辖七县一市的调研资料,通过对和田维吾尔族与汉族在居住格局、语言学习、民族交往、族际通婚、民族意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了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与汉族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6.
汉语"民族"一词是中国的本土词汇,是不具有国家和政治因素含义、主要基于文化差异来区分"我族"与"他族"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上,主要有"有教无类、华夷一家"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亦即"文化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种不同的民族关系理论。这两种理论作为两种工具,被灵活应用于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情势。从总体历史来讲,仍然是文化主义的民族观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总是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总问题的角度来审视民族问题,指明了民族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着民族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现实特殊道路决定着民族问题的内容、特征和发展规律.研究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有利于党的民族工作和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族际共情是个体与其他民族成员感同身受的群际情感,能够为促进各民族融洽共处夯实情感基础,但群体归属会导致族际偏差,弱化对其他民族的共情。根据群际情绪理论和群际接触的三重社会分类模型,可以培育积极的族际接触情境,进而通过优化社会分类以达到提升族际共情的目的。构建族际共情提升路径的整合模型,可为工作实践的开展提供抓手并形成系统性的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9.
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根本原则。我们党不仅在实践中坚持了这一原则,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对民族问题研究的深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思想,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更加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把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予以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对这些思想进行归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有助于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族平等是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和客观前提,是解决和处理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这一基本原则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民族平等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在建国初期,我国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民族团结的行为。在其后的我国五四年宪法,七五年宪法,七八年宪法都明确地肯定了这一基本原则。我国现行的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