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 《民族论坛》2013,(1):48-49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土家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过年,土家语叫起卡,所谓过"赶年"(过大年),就是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大年,即若农历十二月大就是二十九日过大年,若农历十二月小就是二十八日过大年,因为总是要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大年,故叫做过"赶年"。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隅,境内重峦叠嶂,溪谷纵横,澧水、酉水、猛洞河等河流两岸,梯田连天,村寨相望,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的永顺土家人在此留下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2.
陈鼎波 《中国民族》2010,(11):55-55
10月26日至28日,水族群众迎来一年一度的盛大传统节日——"端节"。同时,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水族文化旅游节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举行。  相似文献   

3.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初,黔南都柳江上游的水族村寨,沉浸在在一片节日喜庆中,十多万水族人民,破旧俗,立新风,第一次在同一天里,欢度“端节”。那天,阵阵铜鼓声给山区水族村寨增添了节日喜气,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文艺团体,也来到水族村寨演出文艺节目,放映电影,各村的小学、农村俱乐部也演出了文艺节目,“端坡”(赛马坡)上还举办了传统的赛马会,真是盛况空前。“端节”是贵州水族的年  相似文献   

4.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该日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  相似文献   

5.
藏历新年     
藏历同农历(阴历)相仿佛,也是以十二年为一小循环,六十年为一大循环(称为一个饶迥)。藏历第一饶迥,是从1027年(宋仁宗天圣五年)开始的。那一年为农历丁卯年,藏历称火兔年。今年(1988)为农历戊辰年,是藏历第十七饶迥的第二年,称土龙年。藏历元月一日是新年(藏语“洛萨”)。藏历新年相当汉族的春节,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大约在一个月以前,人们便开始准备供过年时吃、穿、玩、用的东西。将青稞种子在水盆  相似文献   

6.
兔年七月,准确地讲是农历的七月初四、初五,我在部队时的彝族亲密战友李氏阿山,特来邀我去他家过彝家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花脸节”。由于花脸节是云南省邱北县彝族独有的传统节日,我一直未见识过,于是,兴冲冲地邀了两位笔友前往他的家乡云南省邱北县普者黑村。  相似文献   

7.
农历正月初五这天,一进傍晚,云南剑川县甸尾村的几条小巷,立刻变成了一条条玩具长廊。村巷两旁摆满了丰富多采、精巧好看的儿童玩具,吹的、摇的、带响的、舞耍的、看的、摆着的、挂着的五颜六色,争奇斗艳,招惹得娃娃们又笑又跳,大喊大叫,大人们兴致勃勃地看这买那。这热闹红火的场面,倒有点象北京过春节逛厂甸的劲头。这是白族人民过春节饶有风趣的逛“娃娃街”,也叫过“村巷节”,是  相似文献   

8.
现代藏族新年与汉族农历新年大致相同,即在立春前后过年。只是由于藏历安排闰月的方法与汉族农历略有不同,有时才有一个月的差异。然而,考察藏族历史,可知在上古时代,藏族的新年并非设在立春,而是在麦子成熟的时节。《新唐书·吐蕃传》说:“其四时,以麦熟为岁首。”《旧唐书·吐蕃传》则说:“不知节侯,以麦熟为岁首。”岁首就是新年。此段文字是在追述吐蕃的文化历史  相似文献   

9.
水族地区最美的酒,要数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一带土法酿制的糯米酒,人们习惯称它为“九阡酒”。毛主席生前还亲口尝过呢。那是在1957年“五一”节国务院举行的盛大宴会上,当时三都水族自治县副县长蒙世花代表9省、市、自治区少数民族参观  相似文献   

10.
“达努”节     
每年农历5月29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也叫“二九”节和“祖娘”节。这一天、人人穿上节目盛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人们髋舞唱歌。共享丰收的喜悦。“达努”节是怎样过起来的?传说颇多。其中流传较广的,有这么一个故事。据说上古时候,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生了一男一女。祖娘把他们兄妹  相似文献   

11.
聚居在湘、桂、黔交界边境的侗族劳动人民,喜欢过别有风趣的节日——播种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侗族男女都要举行传统的播种节盛会。 侗族的播种节是有来历的。据传,侗族劳动人民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寨佬、匪  相似文献   

12.
西藏的人民,除了过藏历新年外,还根据各个地区的习惯要过一些地区性的年。工布地区的米林县(原则拉宗西部)大部分地区和林芝县(原则拉宗东部)部分地区的人民,也要过藏历十月一日的工布新年。在若干若年以前,一支外国军队侵入了西藏边境,他们兵卒众多,力量雄厚,当地人民无法抵抗,只好向各地请求救兵。工布人民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于是组成了一支强大的爱国军去抵抗外国侵略者。他们在踏上征途之前,虽然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但是又都惋惜没能喝上年节的青稞酒,没吃上年节的冬小麦做的点心,没烤上年节的青松木的火。可是时值九月下旬,距藏历年还有三月之久,勇敢而智慧的人们就把藏历年提前到十月一日过,之后便出征奔向疆场。后来,人民为了纪念这些英勇应征的人们,每年的藏历十月一日都要用献三牲、守  相似文献   

13.
庙节是毛难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到庙节,毛难山乡千山百(三弄),家家户户都蒸起五色糯饭和粉蒸肉,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五色糯饭捏成小团团,密密麻麻地粘于其上,表示农家当年硕果累累,五谷丰登。这一天,男女老少,个个穿起节日盛装,他们用发多[注]包起五色糯饭和粉蒸肉,装在最新最好的竹篮里去走亲访友。妇女们在节日的前夜,经过一个通宵准备好节日的吃用之后,也欢欢喜喜地带着儿女走回娘家与父母兄弟姐妹团聚。毛难族的庙节,以毛难山乡的铁坳为界,铁坳以下为下团,铁坳以上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群众,每到农历的三、四月间都要举行重大的庆典——红衣节。据地方志记载:自元朝开始,居住在该县境内的红瑶每逢节庆之日,就身着鲜艳无比的节日盛装,从山山岭岭、沟沟漕漕中涌来,聚集到一起,举行打旗公、推竹杠、对歌等娱乐活动,交换一年中所需的生产生活用品。未婚青年还在这时通过对山歌、吹木叶等方式相亲、传情。从1995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的红衣节,已成为龙胜各民族的共同节庆日,内容越来越丰富,并被正式确定为广西重点少数民族节庆日。现代的红衣节是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旅游、民俗和经…  相似文献   

15.
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五,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乡新街村的苗侗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吹笙跳舞,欢度芦笙节。芦笙节是靖州锹里苗侗同胞的传统节日,藕团、平茶、三锹等乡镇都举行了传统热闹的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五,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乡新街村的苗侗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吹笙跳舞,欢度芦笙节。芦笙节是靖州锹里苗侗同胞的传统节日,藕团、平茶、三锹等乡镇都举行了传统热闹  相似文献   

17.
壮族蛙婆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广西红水河两岸的东兰县壮族山村,从古至今,每逢新年到来,都要欢度一次盛大的蛙婆节(青蛙节)。蛙婆节自农历正月初一起延续至月末,村村寨寨铜鼓声不断,男女老少沉醉在欢乐的歌舞之中。壮家过新年,别具新彩。广西各兄弟民族的传统佳节,各有特色,而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要数壮族蛙婆节。它产生于人类历史的初期,源远流长,历久不衰。然而,壮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历代统治者又把它视为“伤风败俗”,关于蛙婆节没留下史文记载,也极少有人去探究,这是一件遗憾的事。笔者生长在红水河边,小时候参与蛙婆节的活动,建国后从事  相似文献   

18.
我们侗族山区的饮食,说不上是山珍海味,中国食谱上也找不到它的名称,但它确实别具一格.侗乡盛产糯米,是我们一日三餐的主食.抓着糯米饭就着酸鱼吃,是我们的美餐.侗家人一年四季备有酸类食物,鸡鸭鱼肉瓜果豆角无不腌酸.食物腌酸后可保醇味两三年,肉类可保10年左右.酸鱼可放存二三十年,成为迎宾送礼的上等佳品.关于侗家人喜欢吃酸的原因,曾有过各种传说.但传说总归是传说,侗家人喜欢吃酸,主要与我们的先民当时的生产生活有关.在那无油少盐的艰苦岁月,腌制酸菜,既能保存食物也可以不失其味,且方便省时.侗家人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出门做工带酸去,收工回家挖酸吃,一日三餐不开火,方便省时又好吃."这大概就是侗不离酸的原因吧.这种习俗后来还影响到了一些汉族地区.除了"酸",侗家人最喜爱的就是油茶了.我们常  相似文献   

19.
《元朝秘史》中的阿阑·豁阿感生神话,究竟是感天狼而生还是感光而生。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新的探讨。 《元朝秘史》即《蒙古秘史》(简称《秘史》,下同)第26节写道: [孛端察儿]在没食物可吃的时候,就窥视着在崖谷中被狼所困住的野物,把[它]射杀来吃,[有时]拣狼吃[剩下]的东西养活自己,也养活了自己的黄鹰。[就这样]过了那一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的汉族“巴郎”张勇,鲁乃欣每到“肉孜节”、“古尔邦节”,阿克苏的维吾尔族老乡,总会乐呵呵的把新疆军区某部群工干事任琮辉拉到家里过节。不管他去哪家,主人心里都会像嚼过羊肉串又品尝奶茶一样惬意。就连只有穆斯林才能出入的清真寺,任琼辉也常被阿訇们请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