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族干栏式民居,是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之一。随着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使砖木和砖混结构建筑对传统的木结构民居建筑造成很大冲击,水族传统干栏式民居正处于濒危之际,对其抢救保护、开发利用与研究紧迫而必要。通过长期实地考察,对三都县水族村寨环境作分析,从结构、平面、造型及建筑文化去解读水族干栏式民居,并对水族民居现状及其引发的问题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贵州茂兰保护区内董亥水族村建筑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保护区内传统干栏式建筑变迁的原因、干栏式建筑变迁的影响,并对干栏式建筑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每一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干栏建筑是黑衣壮人适应环境的产物,深受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建筑不仅仅是一个避风雨、御寒暑的物质对象,而且也是一个表现着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精神对象。中国古代建筑,可以看成是一部十分真实而生动的中国古代文化史。近年来,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渐渐多起来了,然而就当今的论述来看,多是从现象、表层去分析,如论述传统建筑的中轴线布局,以及强调阴阳二数、虚实相生、天圆地方、左祖右社云云,但缺少几个“为什么”。另外一种论述是多从古人之言出发,没有自己的见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的面貌。本文从儒、道、易三个角度阐述了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体现,并分析了中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尊重天人合一的建筑哲学思想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进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礼制"和"风水"两个方面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以其独特的技术和风格在世界建筑文化之林独树一帜。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内涵反映在技术和风格方面的特色有四个:一是礼制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二是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很大;三是东方大地的农业文化与“浓于伦理”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和结构“语汇”,而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也就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结构、空间组合和艺术形象;四是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9.
建筑反映着社会的结构,亦即社会的物质现实和思想意识.因此,社会文化的变革和要求,必然反映到建筑上.经济、文化、艺术、思想、信仰、民族和时代的特征等,在建筑语言上都会得到相应的反映.本文从汉字与建筑的关系入手,对古代伦理文化对建筑空间组织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建筑装饰的文化关联问题进行阐述,以期揭示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对古代文化在古代建筑中的反映得出一个较为透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试论云南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融。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梁堆”,又名“粮堆”或“梁王堆”。一般三、五成群,高出地面数米或十余米。因人们不知道是古墓,故对此有不少神奇的传说。如《昭通县志稿》说:“梁王堆,昭城四乡皆有,似冢而大。传说古时有夷名马湖子据此,择高阜处凿穸以掩死者。每至清明日,其婿轮流垒土以为尽礼,接年如是,遂积成堆。”雍正《云南通志》也说:“粮堆在城东(宣威州)二里,世传武侯南征,至此乏粮,堆土覆于米上,以示有余。今遗址尚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生活中的人和事,许多都冠上了“寒”字。例如称贫穷的读书人为“寒士”、“寒人”、“寒儒”。为什么称贫穷的读书人为“寒士”呢?  相似文献   

13.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与侧重。孝文化作为精神元素,以旺盛的生命力诠释着中国人的道德伦理。由此,探究孝文化的内涵,厘清孝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对于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良传统,形成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主流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对外关系中非常重视文化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崇尚贯注王道精神的大一统政治理念,主张以文德教化为主要战略手段构筑华夏文明主导的和谐的天下秩序。这种文化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华夷之辨”与“华夷共祖”的文化族群观念。“尊王攘夷”与“用夏变夷”是具体的战略手段。“亡天下”与“王天下”表现了文明的自我警示和最高理想。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文化战略思想,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对中华文明的延续传播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团结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讲,"软实力"是20世纪末西方学者为应对世界各民族国家进入全球性竞争时期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实,中国战国时代产生的"文化"概念,早就具有"软实力"的思想内涵。中国古代思想家从"人文化成"的角度,对"文化"具有"化入人心"的无形而巨大的力量提出了系统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6.
陈明富 《东方论坛》2013,(4):104-109
古代涉"建筑"义动词较多,主要由单音词和双音词构成。由于受到语言表达精确性和经济性等作用,古代涉"建筑"义动词一直处于一个发展与更替的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之中。到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的主要有"建"、"造"、"盖"、"建造"、"搭建"等。  相似文献   

17.
雷芸芸 《中南论坛》2009,4(4):76-79
本文对干栏建筑进化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力图通过对干栏建筑的历史、传承与延伸的思考,展示出民居建筑的发展以及原理的运用。干栏建筑折射出建筑的整体发展对开创新的城市环境模式,带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宗法社会以“人”为本位,“人”是在历史中流动的,宗法制规定,与祖先血缘关系愈近的地位就愈尊,于是,尊祖敬宗,祖宗崇拜,就成为宗法文化的又一组成部分。“祖宗”一词,今人理解为一个概念,在古代,它是分开言的。“祖”是祖先,“宗”是宗子,宗法制规定,唯有宗子有权继承祖先的位置,所以“尊祖”就要“敬宗”,“敬宗”就是“尊祖”,正如《礼记·大传》所云:“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尊祖,可以说是一切血亲社会共有的现象,而敬宗则是宗法社会才有的产物。由于在世的宗子是祖先的代表,逝去的宗子又  相似文献   

19.
伍皓 《华人时刊》2004,(10):62-64
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首先要解决“我为什么要来传承保护”的问题文化资源在每一次开发中都得以增值和创新西部“文化新经济’的发展甚至可以领先于东、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古代建筑琉璃制作工艺是中华民族数千年陶瓷制作工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侧面或缩影.建筑琉璃构件作为琉璃建筑的基本材料,其自身具有功能性、装饰性的特点,同时又与中国传统意识形态、哲学思想、封建礼制、宗教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密不可分.大量琉璃建筑实例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完美的视觉效果,其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精妙绝伦的装饰艺术,诠释了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