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门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建设“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第一强市(县)”目标,主要抓好“五个强化、五个实现”。  相似文献   

2.
“三农”发展中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在科学发展观的和谐境域中,系统性、统筹性、协调可持续地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建设以农民增收为突破口,以农业发展机制、农村稳定机制和农民增收机制三位一体为核心要素的中国“三农”发展系统,其构建应涵盖以下几个协同机制:农业现代化机制,农村乡企化机制,农民知识化机制。  相似文献   

3.
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就是在引导和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基础上,多途径、多方式地来增加农民收入,并使之制度化。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是龙头企业偏少、规模不大;农业产业化组织利益结合方式比较松散;农产品加工层次、科技含量低;农产品基地建设不到位;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等.各地和政府部门应从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加强产地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莆田农村庭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庭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发展“优质、低耗、高效、高产、生态、安全”的农村庭院农业,使农民家庭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莆田人多地少,农民仅靠责任田并用传统耕作方式想步入小康生活受到一定的制约,必须发展农村庭院生态循环农业,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莆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基础。莆田发展农村庭院生态循环农业应遵循因地制宜、整体优化、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的原则,并在原有基础上采取加强领导,科学管理;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广泛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水平;加强队伍管理,建立技术服务网络等措施完善发展模式,以期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是成功的 ,但存在着不少问题。实现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 ,农村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提高农民素质 ,发展企业型农业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11,(30):I0002-I0002
十二五开局之年,溧水县农业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把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开展“能力建设年”主题活动,组织动员全县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以九大农业工程为抓手,大力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强化农业生态功能、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有效推进了高效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建设。形成全面完成年度目标,全县“十二五”农业发展态势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8.
取消农业税后辽宁“三农”新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从2005年开始取消农业税,同时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扶持力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全省粮食产量、农业总产值逐年上升,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取消农业税后,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完全形成、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确保乡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财政体制没有完全确立、新的农村基层工作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农民负担出现反弹新苗头等,成为制约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新问题。提出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解决农村税费改革遗留问题、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对农民负担的监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期的非均衡发展导致国民经济出现的“股梗阻”,说明农民收入的高低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推广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面临着若干难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业推广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及农村发展中的巨大效力的充分发挥。因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最终达到以农业推广促进农民增收,尽快实现致富奔小康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创意农业“点石成金”,加快了创意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成为新农村发展最快的富民产业。创意农业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促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大亮点,将成为金融危机后最有潜力的产业。加快推进创意农产品生产,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计划,培养创意农民,发展快乐经济,打造创意农业万亿产业,创造中国农民独特增收模式,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八大矛盾: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资金供需失衡、农业风险自担与农业快速发展、持续增收困难与生活充裕、道德滑坡与建设文明乡风、脏乱的卫生环境与村容整洁、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削弱与民主管理、农业支援工业以及农村补贴城市的现实格局与以工补农以及城市支援农村方针、农民较低的科技素质与现代农业的高科技含量等。破解上述矛盾的办法主要包括:按有轻有重的原则使用支农资金、发展符合农村资源禀赋结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构建农村物流网络、积极举办农贷和农业保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党组织和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先进地区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山东省宁阳县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理念引入农村经济领域和引入社会事业领域。实践证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部分的解决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有力推动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创新了农村基层管理模式,强化了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制 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城市化水平低,农民负担重,干部作风问题削弱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等。认为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走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农民增收问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农民增收的历史和现状说明了增加河南省农民收入的必要性。河南省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税费和金融制度,以及建立统一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为农民增收构建制度和环境平台。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以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农村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要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邓小平“三农”思想对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具有重要的启迪:要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生产的不断创新,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闽台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其原因是 :政策环境及市场因素影响农民增收 ;非农业收入减少 ,乡镇企业效益下降 ,小城镇建设滞后 ,影响农民增收 ;受农业规模性、结构性制约 ,形不成产业化经营 ;国家投入政策偏差 ,农民增收缺乏后劲 ;农村税费负担重 ,造成农民收入减少。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途径有 :从宏观经济发展角度出发 ,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 ;调整农业结构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依靠科技进步 ,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加快小城镇建设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2月14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9.
在“三农”问题研究中,如何提高农民增收问题,始终为人所瞩目。这不仅因为农民增收有利于促进需求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发展,而且对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保和资源、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实现,也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分析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探讨农民增收机制的构建和制定相应的对策,不仅必要而且必须,这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不可忽略和意义深远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发展变化中的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农民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然而,在向工业化国家迈进的过程中,“三农”问题在体制上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因此可以说,农业问题基本解决了,农民问题、农村问题还很严重,还远未解决好;农民太多、太穷,农民分化不尽如人意;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继续深化改革,切实改变“二元”社会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束缚“三农”发展的体制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