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徐奇堂《关于<越绝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篇卷问题》一文(《广州师院学报》1990年2期),对《越绝书》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广泛系统的论述,史料丰富,广征博引,考证详实,颇有新意。但白壁微瑕。个别观点值得商榷。一、关于《越绝书》作者的最早著录徐氏认为,“关于《越绝书》的作者,最先见诸著录的是《隋书·经籍志》,首称:‘《越绝记》、十六卷,子贡撰’。”这一观点可能是受《复旦学报》1983年第4期黄韦所《关于<越绝书>》一文的影响。黄氏认为:“《隋书·经籍志》著录此书时,首称;‘《越绝记》,十六卷,子贡撰…  相似文献   

2.
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作何解读,其中既有史料解读的分歧,也有词汇训释的差异。“越明年”的解读,当从历时性的语料研读入手,找出直接的证据。从时间记载确切的墓志资料可以看出,“明年”指的是次年,而非第三年;“越”字与时间连用,有“越”+时间点、“越”+时间段两种,前者表示的即“越”字后的时间,《岳阳楼记》之“越明年”正是如此。后者表示的是跨越、度过一段时间,“越”字为动词。在“越”+时间点这种用法上,“越”与“粤”相通,“越以”和“粤以”用法一致,“越”“粤”二者均是句首无意义的虚词,不能训作介词“到”“于”等义。因此,“越明年”即“明年”、次年之义,在《岳阳楼记》中,指的是庆历五年,而非庆历六年。对滕子京《与范经略求书记》时间的再解读,也可判定岳阳楼增修在庆历五年,与词汇的训释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越谚〉点注》是《越谚》第一部整理本,它的出版,为人们阅读、利用和研究《越谚》提供了很大便利。由于《越谚》有些文字、语汇艰涩难懂,整理工作颇为不易,点注本也存在着不少缺憾。文章从"注""点""校"三个方面提出商榷,希望对《越谚》以及吴方言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以283名境内外学生为对象,采用《人际归因量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境内和境外大学生在人际归因上均较明显倾向于内归因;除背景归因以外,境外生在能力、努力、运气、内归因及外归因等方面的平均分均显著高于境内生;境内和境外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状况无显著差异;宿舍人际关系越趋向于一般的被试大学生,其人际归因越趋向于背景和运气等外归因。  相似文献   

5.
《越绝书》的叙事体例既不同于纪传体,也不同编年体,它具有纪事本末体的体例特点,可以说它是纪事本末体的雏形.虽然《越绝书》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体例还不成熟,但这种体例的叙事方法具有开创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雒越铜鼓与东山文化——驳“越南北部是铜鼓的故乡”说刘美崧越南学术界鼓吹“铜鼓起源是在越南的北方,创制铜鼓的人是雒越人”。他们的“依据”是:《后汉书》说马援得雒越铜鼓的记载;在越南北方收集和保存的100多件铜鼓,其中有50多件属于黑格尔分类法中的第一类...  相似文献   

7.
《匡庐图》的山形地貌和南方庐山不符,而与太行山的山形地貌吻合,确切地说,就是荆浩隐居的太行山洪谷的山水风光;“匡庐”是荆浩的斋号,有匡复唐朝、匡正社会之意,它与庐山别名“匡庐”只是巧合,内容上风马牛不相及;《匡庐图》不是一幅单纯表现自然的山水画,而是一幅文人书斋山水,书斋是作品的关键所在,它是继王维《辋川图》和卢鸿《草堂十志图》之后的第三幅文人书斋山水,同时也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文人书斋山水;《匡庐图》并不是后人伪作,而是唐末后梁画家荆浩的真迹。  相似文献   

8.
它的故事广为流传,几乎妇孺皆知,在世界上,有人称它是中国的《王子复仇记》;
  它承载的是中国人“义”与“正义必胜”的传统价值观;
  它是京剧最著名的剧作之一,倾注了几代京剧名家的心血。  相似文献   

9.
《<史通>理论体系研究》一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对《史通》系统地阐释了它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一些独到之见,将有益于推进《史通》研究;是一部学术价值可贵之著。  相似文献   

10.
《越绝书》是一部古籍,《四库全书》编入史部载记类,历来公私书目也常常编入杂史、稗史之类,所以它是我国的一部古老历史文献.《越绝书》的内容,有三方面为历来学者所特别重视.第一,此书详细记载了吴越交兵,越王勾践生聚教训,最后兴越灭吴、称霸中原的经过,内容涉及兵法、权谋、术数等等,所以清钱培名在其《越绝书札记》中说:“《越绝》,复仇之书也”.第二,《越绝书》为我国以后出现的大量地方志开创了范例,万历《绍兴府志》卷五十八序志说:“其文奥古多奇,《地传》序形势、营构始末、道里远近,是地志祖.”乾隆《醴泉县志》毕沅序说;“一方之志,始于《越绝》”.此书中特别是《吴地传》与《地传》两篇,对吴越山川、地理、城池、物产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张承志的中篇小说《黑骏马》抒写的是“作为牧人心理素质的心绪”,是一篇动人的诗化小说;有人说,《黑骏马》所着力探讨的是人的精神,是那种世世代代积淀和传递下来的“铭心的感受”;有人说,《黑骏马》写出了以牧人心理图景为中心的情感氛围。这些都从作品的虚的方面,谈出了作品的题旨内容,都是颇有见地的中肯之论。但是,仅从这一侧面来探讨《黑骏马》,还不足以全面评价《黑骏马》的美学价值。我认为,《黑骏马》是虚与实这一创作规律运用得比较成功的典范之作。它从实处着笔,在虚处升华和深化。它以实求虚,虚实相生。它…  相似文献   

12.
在对《牡丹亭》的解读中,“情”始终是一个有效的门径。而《牡丹亭》对情的塑形是含混的。理清这种含混可以使我们对历史流逝的感受变弱,经典的不朽才得以实现。《牡丹亭》中的情是形而上的“情”;它是想符合人伦的情但又不是;情与孝的关系上作者趋于情;欲与情之间作者故意地含混。它不仅仅是对个体情欲的肯定。它通过美化“欲”,将其扩张入已被认可的“情”,由于回转又在讽刺、谐仿情。这种含混是因为晚明价值论的混乱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论《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刘仁树本文论述了《世说新语》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语言成就。作者认为该书的艺术风格是“玄远冷俊,高简瑰奇”,其形成源于魏晋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它记写的对象密不可分;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文学表现手法;它的语言简约含蓄,...  相似文献   

14.
1连词范围的争议吕叔湘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连词也有范围问题,一方面要跟有关联作用的副词(又,越,就,才等)划界,另一方面要跟有关联作用的短语(一方面,总而言之)划界。”史有为在《呼唤柔性———汉语语法探异》中指出:“连词和介词的界限,连词和副词的界限,的确是连词的两大问题。”胡明扬在《现代汉语词类问题考察》中指出:“比较麻烦的是副词,特别是语气副词和关联副词和连词的划界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连词虽是一个封闭的类,然而它也是一个复杂的类,其范围难以确定。张静认为“越...越...”、“…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时期,鲁迅在家乡绍兴支持创办《越铎日报》。这是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活动之一。鲁迅主持《越铎日报》的时间甚短,前后仅四十多天。然而,它给我们留下了研究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思想和活动的珍贵资料。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鲁迅与《越铎日报》对鼓吹民主共和思想、支持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活动方面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的《闲情赋》是一篇独特的作品,它的主旨问题,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言情说;寄托说;守礼与反礼说,等等。笔者却认为,《闲情赋》表达了作者的济世思想,以及这种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慨。  相似文献   

17.
海马 《金陵瞭望》2009,(12):70-70
何为“人文精神”? 这是一个新词.《双语词典》里面是没有的。而且。它是典型的“中国制造”。它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学者陈晓明等人的文章《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该文引发了那场著名的关于“入文精神”的大讨论.或者说,中国当代思想史上一场“大混战”。但是.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湿战”之后.除了产生了几个学术明星之外,似乎并无什么结果。“人文精神”终为何物。反而是越辩越模糊,从糊涂开始,以糊涂终结。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笔者曾治学《越绝书》,形成一些粗浅看法,因有些问题说不清楚,未能公之于世。去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0年第8期,读到徐奇堂先生《关于<越绝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篇卷问题》一文,颇受启发,故不揣浅陋,把自己的看法也写出来,算是对徐先生的结论做一点补充或修正。笔者认为,在《越绝书》研究中,有一个关键性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即它的内外经传体例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不解决,关于《越绝书》的许多问题都无法说清楚。它的首篇《外传  相似文献   

19.
思维是口语表达的核心。一般来说,一个人思维越明晰,口语表达越清晰;思维越深入,口语表达越有深度,越有份量;思维越灵活,口语表达越新鲜,越有独特见解。可以认为,思维始终主宰着人们口语表达的一切。因此,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培养正确合理的思维方式,具备优秀的思维品质,是每一个希望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人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思维毕竟是一种较为抽象的东西,人们在培养和发展它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许多不如意的地方,这些不如意(障碍)会经常妨碍口语表达者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对此,师范院校的师生、广播电视节目主…  相似文献   

20.
可乐经典     
《可乐》2010,(3):80-80
看不惯新事物,你老了;辱骂新事物,你完了。——漫画家丁聪 树越想升到高处和得到光明,它的根越挣扎向下,向地里,向黑暗,向深处,向罪恶。人和树是一个道理。——低头是为了更好地出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