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讨论了孔子的为学思想,包括学为基础、学而知之、学而思之、上学上达四方面的内容,认为这些均构成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重要思想文化根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弘扬可以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孔子义利和合思想主要体现在义以生利、义利相谐与义以为上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与共享发展三重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纵深研究,亟待从孔子义利和合思想中抉取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全世界公认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公平思想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珍贵资源。真正认识孔子教育公平思想并使之成为现代中国和世界文明可以利用的有益资源,不仅需要正视它作为一种传统资源的文化意义,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给予它新的解释和重构,只有这样,才能使之成为有现代生命力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孔子与琴道     
孔子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奠基者,在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之中,关于琴道、琴学的思想虽然记载下来的不多,但都是经典.无论是对于琴道的理解,还是亲身习琴、作曲的故事,它们都是中国琴学理论中重要的资源.文章通过孔子与古琴创作、后人所作与孔子有关琴曲故事等历史资料,对孔子在琴学奠基与贡献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藉此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乐教思想.  相似文献   

5.
论孔子仁爱思想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遭受到了冲击。在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也失去了传统文化赋予它的部分真义。我们重新理解、重视孔子的仁爱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完善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易》的文化精神深刻启迪和影响了孔子儒家学说的产生和形成。《周易》的文化精神是孔子儒家学说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思想文化背景。孔子"忠恕"仁爱"为本的民本思想与《周易》是一脉相承的。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深深根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原典《周易》,它是《周易》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汉语热正在全球范围兴起,作为我国政府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孔子学院也随之在世界各地大量涌现。毫无疑问,孔子代表着中国文化最有影响力的部分。然而,孔子思想的传承,几经沉浮兴衰。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孔子,并不是要掀起尊孔儒学的新潮流,而是更加理性认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孔子思想的精髓,更好地指导我们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8.
本文梳理了孔子思想与当代一些主流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分析了孔子思想恢复其精神力量并参与到当代精神文化的建构中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哲学思想、德治思想、礼治思想和倡导社会公平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孔子的和而不同观、诚信道德观和节约道德观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去汲取智慧,从而去寻找出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片金钥匙,从而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孔子道德观和老子道德观是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孔子道德观与老子道德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孔子在继承老子道德思想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些思想。老子的道德思想较为抽象,孔子在实践中将这些抽象的内容加以具体化。这对于形成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体系和发挥道德的具体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仍富有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儒家和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深入研究儒家和谐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将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儒家的道德思想可解读为一种温和的美德伦理学,既强调行为准则礼,又将个人品质作为 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儒家美德法理学是受儒家道德思想启发而发展出来的当代法律理论,以礼、正名、 义和仁四个儒家根本理念为基础。在规范理论方面,儒家美德法理学将和谐(社会层面的协调性和谐与 个人层面的自治性和谐)看做是法律的重要价值之一。法律应当提供一个制度性框架以促进公民美德的 发展。在实在理论方面,儒家美德法理学从功能论的角度解释了法律如何指引公民的行为,并对评价性 概念的适用和法律指引人们行为的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以此为前提,儒家美德法理学要求法律中 的评价性概念和法律的内容能够被具有“义”美德的公民所内化,以令法治得以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3.
孔子仁学及其道德教育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 ,而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则是“仁”。孔子仁学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实行“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礼” ;二是以“仁”为道德教育的核心 ,是为了促使被教育者在维护“周礼”时完全出于心理上的自觉。孔子仁学在道德教育上有三个具体原则 :为人由己 ,推己及人 ,知、情、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管子》的主导思想虽然是道家黄老学派,但其中的儒家思想也是十分突出的。儒家的民本思想、仁义德政学说、尊贤授德等思想皆在《管子》中有丰富的表现,但《管子》的儒学思想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教育培养的是民族的人,国家的人,离开民族传统、国家传统则无从实现。本文认为儒家思想是我国重要的思想传统,并成为我国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儒家教育有丰富的经验、深刻的理论和完整的体系。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儿童教育思想,对构建我国现代儿童教育理论及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具有"实用主义"的特征,这种"实用主义"是一种能够与病以药的真实智慧,即能够通过对人心的治理达到和谐人伦和安定社会的目的.由于现代西方哲学已经沦为"科学的婢女",丧失了哲学本有的"爱智慧"之意义,也丧失了对现代社会病症的医治能力.而受到科学精神影响的西方哲学方法论也不适合于研究以开显性德为目的的儒家思想.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的加深会使人日益认识到儒家思想的实用价值,西方学者对儒家思想的体悟和理解也会加深.  相似文献   

17.
近代日本的平民主义思想是明治二十年产生的,思想家德富苏峰是首倡者,并赋予其以完备的思想体系。该体系所包括的经济发展、社会道德、国民教育及生活、政治结构等内容,深受儒学的影响。从平民主义与儒学的内在关联看,儒学成为嫁接西方先进思想的桥梁,为日本营造了一个赶超西方的文化氛围,在近代日本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魏晋之际混乱血腥的政治环境造成"名士少有全者".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随着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以"高平陵事件"为代表的政治事件粉碎了阮籍来自于"儒家"根深蒂固的入世理想,并极大地影响到他音乐美学思想的价值取向:由"儒家"转变为"道家".  相似文献   

19.
论儒家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当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和主要内容,在儒家思想中均有所见。“仁爱至诚”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的特征,“礼乐并重”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民主法治的社会”的特征,“中和处事”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社会”的特征,“顺乎自然”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的特征。儒家思想适用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可为今所用,为和谐社会所用。  相似文献   

20.
儒家仁爱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之灵魂 ,我们在剔除其封建糟粕的同时 ,应充分肯定并弘扬其思想精华。儒家仁爱思想强调爱国爱民 ,蕴含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 ,强调推己及人、待人以诚 ,以求人与人的相互理解、宽容、关心、爱护 ,强调正己修身、自尊自爱 ,维护自身良好形象等。所有这些 ,今天对我们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