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线路”与“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线路"是近年来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和遗产保护理念,"文化线路"的提出对世界遗产保护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为例,将"文化线路"理念/方法与"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相结合,对"文化线路"构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人类文明的神圣职责,在保护空间尺度中,重视"大型文化遗产"和"线性文化遗产"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载体和新动向。本文基于线性文化遗产的视角,通过与之相关的文化线路、遗产廊道、风景道等概念的辨析,以唐蕃古道(青海段)为实证,通过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该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策略做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世界文化遗产的新类型,文化线路集中反映了文化的动态传播过程,使交融的文化影响得以流动,是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中的热点.“唐蕃古道”是唐与吐蕃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通道,对汉藏关系及其文化融合有着巨大的影响.基于文化线路相关理论,本文分析了“唐蕃古道”的价值特性,并对其线路遗存及景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未来申请世界文化线路遗产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耕文明在当代社会的呈现形式,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对推动乡村振兴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关涉生态、技术、景观、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通过生产,可以将遗产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遗产价值增值,其路径主要包括:提质增效基础上的品牌营造、农副产品及旅游商品深加工的产业链延伸、沉浸式和复合式遗产旅游、农业遗产的全球推广等。目的是通过遗产运营实现惠益共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文化认同感,实现价值增值和生态增效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博 《青海社会科学》2007,(1):33-36,41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社会时尚话语,对于它的保护已成为社会共识。笔者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从遗产本身的文化空间入手,不仅保护遗产本身,还应保护其生存与传承的文化空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发展形成过程中,人们对于其"真实性"的界定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内涵越来越摆脱物质"永恒性"的束缚,并且对当下人类主体的意义则在不断强调,这是一个客观化到主观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反映出各民族对于身份政治、情感归属的重视。因而,在当今以旅游产业为主要支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应该更加合理地看待遗产的"真实性"以及遗产的非物质性,重视遗产的社会学和精神性,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以及参观者自主参与,在文化旅游中更多地通过"真诚"的互动来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从景德镇陶瓷遗产的内涵和外延角度,即景德镇陶瓷业的悠久历史、众多窑址、精湛工艺、文化体系四方面,论证了景德镇陶瓷遗产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并对申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化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日益受到损毁和濒危严重的危机,保护和抢救这些遗产已成为当今一项重大课题.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表现形式、有关工具实物以及文化空间的分析,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呈现的形式并非都是非物质的,物质层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要通过人格化载体、物化栽体、文化空间栽体、产业化载体等有形的物质裁体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有其历史的和社会的、国际的和国内的背景,是回应历史发展的要求而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建设现代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贡献。因此必然要从全人类的视角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从古今文化关系的角度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多数情况下,既是昨天的实录、今天的现实,同时也是明天的预示;从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角度看,吸纳外来文化和继承原有传统并不是矛盾的,二者所形成的张力对于创造新的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非物质遗产大都是农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所以今天对它的保护便包含着许多悖论。例如,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结构性对象的解构性保护,对传承人的态度,市场经济体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都隐含着诸多两难的问题,期待着文化行政部门、学术界以及整个社会给出两全的解决方案。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贯彻整体性的原则,从整体上加以认识,进行整体性的保护。从根本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该文化遗产的人的保护;同时,对这一遗产的切实有效的保护,也特别依赖于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促进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才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化遗产”作为由《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机制所确认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对它们的有效保护主要依赖于遗产所在国能否建立起在国家层面实施公约的法律机制。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申报、轻保护”的倾向使已经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遗产面临价值退化甚至破坏等不可持续危机,需建立和完善法律机制加以应对;二是对文化遗产标准的理解滞后于公约的要求使潜在的世界遗产面临破坏或消亡的危机,可能使我国的遗产申报不具有可持续性,应按照公约所确立的遗产遴选标准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并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经典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线路是近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新类型,作为动态的强调文化整体意义的理念,它更重视线路带来的各文化社区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从茶马古道内涵的演变及文化线路的空间、时间、文化及角色目的四个基础特征来看,茶马古道因其"绵延几千年的时间跨度"、"长度和空间上的多样性""、多功能的角色和目的"及"产生了巨大的跨文化影响"而成为文化线路理论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肯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绩,详细剖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非物质遗产被不正当商品化、非物质文化载体被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管理欠缺、传承出现断脉、民众意识薄弱、保护教育匮乏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态、保护物质载体、健全保护信息系统、保护传承人及文化空间、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开展保护教育及进行旅游开发等一些策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开展民俗保护工作,首先需要讨论一些基本原则问题,明确理论框架,然后,需要讨论建立民俗保护区的基本原则和方案思路,搭建工作框架.在此基础上,争取做到对民俗文化的群体保护、功能保护和平等保护,维护遗产主体的文化自尊和文化权利,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4.
凤凰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案例显示,人、物与时空整合的整体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将民族特色地区的文化看作"文化空间",走旅游化生存的道路,形成动态平衡与可持续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赢,是对以凤凰县为代表的古城镇和传统村落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路径。形成时间和空间立体交叉,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和原则。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面临衰退、萎缩乃至失传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遭到破坏。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文化学的视角出发,比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理论和我国的现状,由此反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和对策.其关键在于处理好四大关系,即"变"与"不变"的关系、"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保护"与"创新"的关系、"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是一项重要课题。作为较早进行城市更新的国家,荷兰推出了多样化的城市遗产保护策略,为解决平衡城市保护和发展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荷兰的城市遗产保护实践进行了分析,提出城市遗产保护的“价值认定—行动选择”机制,认为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定是各主体采取保护行动的基础,这一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共部门对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认定和保护,侧重实现文化遗产的纪念价值和艺术价值;市场主体、社区居民和文化精英则分别出于成本收益评估、保护社区集体记忆和追求艺术发展等内驱因素,分别追求城市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纪念价值和艺术价值。权利义务规定限定了各个主体的行为边界,行动空间影响了行为主体互动的结果。这导致公共部门相较于其他主体在对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认定的过程中具有优先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已经是黄山市乃至全中国的杰出文化资源。而西递、宏村本身,又拥有丰富的多种类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集中代表了诸多擞州文化的现象和事象。尽管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对西递、宏村的文化资源已有了面上的认识,在局部上也有相当的深度,譬如在建筑文化方面。西递、宏村“是擞州文化的戴体”,因此,如何进一步认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科学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大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使文化资源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西递、宏村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陈安生先生所著《西递、宏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试图从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分析、遗产的展示利用方式、传统管理方式与保护立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本刊特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18.
目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以及确保文化遗产免遭蓄意破坏,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注的重点问题,源自日本和美国的一整套奖励、表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正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全世界借鉴的遗产保护方法。与此同时,当遗产遭遇旅游时,如何理解与处理真实性问题,也成为遗产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空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遗产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大类型之一,至今在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中基本还是空白.文章分别从核心象征、核心价值观、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符号和主体等角度对文化空间作了深入剖析.并提出文化空间保护的一个崭新理念,即用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对其进行保护,这也是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化空间的保护打破了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碎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遗产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中国社会,"遗产运动"正如火如荼地铺开,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民众,都在忙于"遗产"的申报、评估、学习和保护工作.而在学术界,"遗产"虽已成为历史学、旅游学、地理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学术话题,然而真正有所建树的遗产理论却少之又少.因此,从人类学角度探讨"遗产"的本质及其与文化空间、族群认同、文化自觉等概念的相关性并结合国内遗产运动的现状进行辨析,就有其现实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