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人的虚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甄武 《东岳论丛》2007,(5):141-145
人性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并与动物相互区别开来的那些属性。人性是具体的,是一个不断面向未来生成开放的体系。数字化革命催生出虚拟实践,致使人的虚拟性得以充分彰显,成为人性中最耀眼的部分。虚拟性是指人所普遍具有的在超越现实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它从超越现实性的角度表现人的本质。人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存在物。虚拟性和现实性构成了人性的两极,缺少哪一极,都不是完整的人。从两极的角度看人性,不仅开启了人们对人性问题研究的新视阈,而且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全球网络技术在今天的迅速发展和日臻完善,给人的影响带来的最直接后果便是,把人类生存的广度和深度从物理世界引向一种网络化的虚拟世界,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虚拟生存方式.《虚拟生存论》一书将虚拟生存这一关涉人的发展的重大人学理论问题放到数字化时代这一语境中来展开分析,力图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数字化发展的二者结合,并通过对这种结合的研究,从生存的场域、生存的主体、生存的境界三个层面揭示了人的生存方式虚拟性转向的三重维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社会相较于现实社会结构,其人际关系呈现更多的虚拟形态.网络社会的平等性、虚拟性和自由性特点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相对多的人性关怀.但网络社会需要现实社会的制度规范和道德约束,方能使网络社会的人性关怀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4.
构建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化社会是人们的另类生存空间 ,网络主体的生存方式因数字化而表现出虚拟性、自主性、“非人性”等特征 ,这决定了其道德运行方式、道德评价方式、道德的功能机制等都有着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特点 ,因此有必要以网络主体道德活动方式的特点为依据 ,来寻求新的伦理原则 ,作为构建网络伦理的理性基础。根据网络主体道德活动方式的特点可知 ,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应当主要包括无害原则 ,自主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和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5.
信息网络化具有多元性、虚拟性、双向互动性、跨越时空性和快捷检索性,信息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以校园网络为载体的互动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开展健康、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6.
网络交往的泛化与精神文明的深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互联网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生存状态 ,以交互性、虚拟性、学习性为标志的运作模式 ,以多边性、全时性、共享性为标志的机制特质 ,使网络交往更加广泛化 ,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生产和生活。但网络交往在促使人们的全球意识、效率观念、信息知识、平等观念增长的同时 ,也难免产生网络垃圾、网络心理障碍、高科技犯罪等负面效应。因此 ,在网络交往发展的同时 ,如何促使精神文明的深化 ,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亟需解决的现实而又严峻的课题。一网络交往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往行为特征是不同的 ,在网络的虚拟化交往、多元化交性和平面…  相似文献   

7.
网络虚拟性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阻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红梅 《兰州学刊》2009,(11):62-64
网络具有虚拟性。这种虚拟性表现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行为主体身份的虚拟性、网络行为的虚拟性。网络虚拟性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对其起到了一定的阻抗作用。它造成了人的虚拟异化、人在交往中的人际信任危机以及人的思维模式化。消除网络虚拟性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阻抗需要构建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建设性关系、加强人的道德情操修养、提升主体的自我评判能力。  相似文献   

8.
网络交往是信息时代人类新的存在和活动方式,是传统交往方式的丰富和发展。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精神性、非理性和依赖性等特征。网络交往中的异化主要表现为资源使用的异化、人性异化、能力异化和角色异化。克服网络异化重在网络人文生态系统的建设,寻求网络、网络人以及社会的生态化。建设网络生态社会,需要培育健康的网络交往人文生态环境,强化网络主流价值观建设,防止思想极端化,遏止网络交往的去价值观倾向。  相似文献   

9.
网络下的西夏文及西夏文献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西夏研究的不断深入,将西夏文及西夏文献计算机网络数字化和文本化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利用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下对西夏文及西夏文献的处理进行研究,通过对已有的西夏字库、“夏汉电子字典”的修正和补充,进而建立新的西夏文网络字库和在线夏汉电子字典等数字化资源,同时研究西夏文献的数字化、网络化整理的解决方法和实现技术,最终将西夏网络数字化资源集成并整合为较全面的西夏学数字化网络资源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西夏文的网页显示、文献资源的快速更新与发布。通过该平台的建立进而探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计算机研究方法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相互结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元宇宙的兴起有其现实基础,是人类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生存的重要趋势和表现。与其说元宇宙是“数字化虚拟空间”,不如说是“社会现实的数字化扩展空间”,即它使社会现实本就具有的“虚拟性”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并满足了数字化时代人的现实需求。元宇宙在社会结构层面具有“强技术性”“拟空间性”和“拟时间性”特征,在社会行动层面具有“脱嵌性”“孪生性”和“跨阶层性”特征。社会学应立足于社会生活数字化的经验现实,“避虚就实”地理解元宇宙,在个体与社会之联结的意义上把握其特点及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网络文化形成的基本特点 :技术性、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和全球性、自主性、创造性 ;阐述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文化发展正负面的影响 ,指出了网络青少年文化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提出了推动网络青少年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浅析网络环境下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体系建设、数据库建设、作用发挥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问题。强调不能片面追求数字化、网络化,而扎实做好民族地方文献工作,培养与造就专业人才,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应走之路。  相似文献   

13.
网络沉迷行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网络个体的自身因素,是人的虚拟性的扩大化和人的精神心理需求的膨胀化表现。预防和缓解网络沉迷行为,应从调节网络个体的自我内心世界做起。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网络化发展、全球生产网络及因此形成的网络权力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即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全球和地方二维视角下产业的网络化发展入手,通过对产业网络的非均衡化发展以及全球网络与地方发展关系等相关研究基础的总结与回顾,系统地评述了网络权力的形成基础、概念内涵、运行机制及其对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影响等方面对现有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了已有研究成就,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为进一步深化网络权力研究的具体方向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与公共领域的衍生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京  陈旭玲 《江汉论坛》2003,1(11):46-48
网络的出现,使“公共领域”从广场扩展到了聊天室。相应地,我们每个人都将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数字化数据所构成的虚拟世界。在这两个迥异的生存空间,人们之间的行为交往也从交互主体性变成了交互活动性。网络活动的交互性、开放性、全球性、自由性和虚拟性等特征,一方面直接导致公共领域内面对面的交流机会缩小,公共领域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网络之被接纳到公共领域,拓展了公共领域研究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16.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网络中心主任赵海涛《试论年鉴数字化、 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一文,回顾了有关年鉴数字化、网络化宏观思路 及发展战略,指出实施年鉴数字化、网络化战略可能存在的误区,着 重论述了年鉴数字化、网络化的概念,实现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联 动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认为中国年鉴网必将会成为促进年鉴数字化、 网络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网络世纪 ,传统图书情报工作面临知识经济和网络化、数字化的双重冲击 ,网络技术将成为图书情报机构的内存结构 ,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形成 ,这就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信息化─网络化特点又使刚刚受到知识经济新浪潮冲击的图书情报业重新审视知识经济和现代信息环境对图书情报工作的要求 ,把网上文献资源建设和存取作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主导方式。现代信息网络正将一个分布式和竞争性信息交流环境及其广泛和众多的技术手段 ,方便灵活地带到用户面前。图书情报机构应紧紧抓住这次机遇 ,有方针、有重点地开发建设网络信息资源 ,并加…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 ,虚拟性实践在极大的影响着人的存在方式 ,但现实性实践仍是人类最根本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以现实性为根本 ,虚拟性为补充 ,是现实和虚拟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网络世纪,传统图书情报工作面临知识经济和网络化、数字化的双重冲击,网络技术将成为图书情报机构的内存结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形成,这就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信息化-网络化特点又使刚刚受到知识经济新浪潮冲击的图书情报业重新审视知识经济和现代信息环境对图书情报工作的要求,把网上文献资源建设和存取作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主导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