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环北部湾旅游圈广西区内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的分析,着重探讨了北海-钦州--防城港"小三角"地带的旅游资源、中越边境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环北部湾滨海跨国旅游圈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泛长三角旅游圈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区域旅游的合作步伐逐渐加快,泛长三角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泛长三角旅游圈逐渐形成。通过回顾泛长三角旅游圈的发展历程,从旅游资源互补、旅游市场共拓、旅游交通畅通、旅游教育协作和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分析了泛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泛长三角旅游圈一体化发展尚需进一步完善的诸多问题,为泛长三角旅游圈的长远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旅游阴影区理论为背景,分析了"大武夷旅游圈"面临的困境和旅游发展现状,进而研究了"大武夷旅游圈"突破阴影效应的方法,即旅游资源异质法、聚焦眼球打造亮点法、旅游合作法和旅游形象设计法等,从而实现"既突出武夷山,又突破武夷山",促进"大武夷旅游圈"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社会发展前所未有的位置。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旅游开发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从打造生态文明旅游产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普及生态教育、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的一些建议与对策,以期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及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用引力模型、首位度分析法和基尼指数等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海峡西岸旅游圈23城市近5年来的旅游规模分布、演变及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海峡西岸旅游圈是多中心布局结构,呈多点辐射状态;厦门和温州分别是海峡西岸旅游圈的旅游经济首位城市和游客首位城市;圈内旅游经济和旅游规模呈现趋散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背景下,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为例,就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作初步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具体对策,以期深化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研究,促进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相似文献   

7.
结合皖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现状及分布特征,构建有序的旅游"点-轴"开发结构,是优化皖北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皖北旅游区应积极实施"二极三轴五圈"的空间布局战略。结合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和旅游区位商,蚌埠、阜阳宜作为带动皖北旅游区发展的增长极城市,应大力培育;建议采用点轴发展模式,构建淮河旅游发展轴、"两淮一蚌"旅游发展轴、亳州-阜阳-淮南旅游发展轴,形成蚌埠禹文化与明皇故里旅游圈、阜阳水域风光观光休闲旅游圈、亳州药都与秦汉历史文化旅游圈、淮南八公胜迹与古城观光旅游圈、淮宿矿迹战迹寻访观光旅游圈。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兴山县与巴东县同属湖北西部地区的三峡版块。两县又与另一个核心版块神龙架相邻,可谓是同处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个大圈中的两个小环。既是同心的,也是相交的,既有相同的圈内大背景,即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又有不同的旅游文化资源,即昭君文化和纤夫文化。而搭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平台,再造民族村寨传统文化,使之进入大区域、大旅游文化建构的现代历程,是促进县域旅游经济与民族区域文化呈开放环境和蓬勃态势向前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9.
2003年湖南旅游界提出的"大湘西旅游圈"成为湖南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强劲增长点,如何充分发挥"大湘西旅游圈"旅游资源的优势,将其开发成我省新的极具竞争力的旅游精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了"大湘西旅游圈"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届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今后要加快推进区域合作发展。环黄海旅游圈是亚洲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世界旅游合作的重要区域。其中包括中国的天津和大连、日本的北九州、韩国的仁川等10个城市,其地缘临近、资源互补,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具有坚实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环黄海区域旅游合作应进一步开辟新旅游产品体系,进行联合促销,树立环黄海旅游整体形象,积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城市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滨湖地区有着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但对其开发还不够深入,旅游在湖区经济发展中还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西洞庭湖常德旅游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皆比较明显,树立新观念,强化特色,保护资源是该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2.
东湖风景名胜区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而且还是毛泽东同志在解放后除中南海之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必须依法整治东湖风景名胜区内的违法建筑和非法经营摊点,对东湖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实施依法管理,把东湖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3.
提高游客让渡价值是提升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本文利用泰安市576份旅游者的调查数据,从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景点、旅游宣传、旅行社服务、城市形象9个层面对游客的让渡价值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看,泰安市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并未显现,提高游客让渡价值的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4.
太湖流域是长三角的核心地区.太湖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环太湖城市的经济发展和长远未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治理太湖也应一体化.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文章指出要把治太一体作为环太湖区域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来认识,并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尽快实施。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树立大旅游观念拓展商旅结合道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都市商务旅游是上海都市旅游中最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之一.要发展都市商务旅游,必须树立大旅游观念,走商旅结合的道路.可以围绕大旅游观念,从开拓思路、紧贴市场、转变机制三个方面,改变上海都市商务旅游发展现状,摆脱误区.也可以运用区域联动、行业联动发展都市旅游.  相似文献   

16.
论国家地质公园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地质遗迹作为旅游资源,其吸引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国家地质公园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将国家地质公园的品牌效应最大化,将地质公园建设积极纳入到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统筹规划,理顺管理渠道,细分旅游市场,进行旅游产品创新,并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十二五”时期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期.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布局中提到,要全面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环鄱阳湖生态区精品线路,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为依托,突出赣鄱文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必须顺应潮流,结合鄱阳湖自然资源特色和文化内在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特色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文化.以鄱阳湖生态区独特的自然、人文优势为基础,分析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文化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巢湖流域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根据水体景观和功能,巢湖流域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分为三种类型:湖泊河汊区、滨湖平原区和环湖低丘台地区。分析流域水体生态旅游资源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不同开发模式:(1)湖泊河汊区湖光山色、水文化、水上运动开发模式,(2)滨湖平原区农家亲水生态旅游开发模式,(3)环湖低丘台地区康体、度假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巴州博斯腾湖生态旅游发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巴州博斯腾湖是新疆现存最大的湖泊,其巨大的水体景观与周围荒漠、戈壁景观形成较大反差,是干旱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优势得天独厚,但受限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经济条件,这里的旅游业还不发达,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速,这里的生态环境必将受到冲击和影响。如何保障生态环境不遭破坏,同时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上寻求可持续发展?对此,该文在分析生态旅游现状利弊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大坝135米蓄水成功后,三峡库区形成。新三峡是容颜不改的雄奇三峡与珠联璧合的数百公里辽阔水面,是三峡湖!发展新三峡旅游,要继续发展三峡游船观光游,开发游船度假休闲游,创新高峡平湖游;构建大三峡旅游圈,发展新三峡分段分片游,带动游船业、湖区特色经济、特色城镇建设、旅游商品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